-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作用于血液及造血器官 的药物 作用于血液和造血器官的药物 抗凝血药 抗血小板药 溶栓药 止血药 抗贫血药 促进白细胞增生药 血容量扩充剂 第一节 抗凝血药 定义:抗凝血药是一类干扰凝血因子,阻止血液凝固的药物,主要用于防止血栓形成和扩大,作为血栓栓塞性疾病的预防与治疗的药物应用。 复习:凝血过程(见右图) 抗凝血药物分类: 1、体内、体外抗凝血药——肝素 2、体内抗凝血药——香豆素类 3、体外抗凝血药——枸橼酸钠 一、肝素 作用特点: ①体内、体外均有抗凝作用; ②抗凝作用强大,快,但作用时间短; ③只作静脉或皮下注射,不能口服和肌注。 药理作用: ①抗凝血; ②降血脂; 作用机制:肝素+ATⅢ(抗凝血酶Ⅲ)→复合物,加速灭活凝血酶 (Ⅱa)及Ⅸa、Ⅹa、Ⅺa、Ⅻa等凝血因子灭活作用。强化或激活抗凝血酶Ⅲ。 临床用途: ①防治血栓栓塞性疾病 ②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 ③其他体内、体外抗凝:体外循环、血液透析、心导管操作等 不良反应: ①自发性出血;②过敏反应;③骨质疏松等。 预防:监测“部分凝血活素时间“,是正常值1.5-2.5倍. 对抗:鱼精蛋白(低分子、强碱性)与酸性肝素形成复合物。1mg中和肝素100u. 二、香豆素类——华法林 作用特点: 可口服;起效缓慢,维持时间久;体内有效。 作用机制:对抗Vk,并阻止其重复利用。 临床应用: 防治血栓栓塞性疾病,预防术后静脉血栓。 不良反应: 过量引起(颅内)出血;致畸胎;过敏、胃肠道反应。用药期间需测凝血酶原时间(控制于18-24h为宜)。发生出血立即停药,并注射Vk或输鲜血。 三、枸橼酸钠 作用机制:与血浆中Ca2+络合 用途:用于血库中贮存血液的抗凝 10ml2.5%等渗枸橼酸钠溶液+100ml血中 注意:输入利用枸橼酸钠抗凝的血液时,速度不能太快,输血量不超过1000ml。 抗血小板药 一、环氧酶抑制剂:阿司匹林 二、血栓素A2合成酶抑制药和受体阻断药 利多格雷 特点: 降低再栓塞、反复发作心绞痛、缺血性中风以及防止新发缺 血性疾病,优于阿司匹林;不良反应少,胃肠道反应较且易耐受。 三、磷酸二酯酶抑制药 双嘧达莫(潘生丁) ①抑制血小板PDE,激活腺苷活性(激活腺苷酸环化酶活性),增加细胞内 cAMP含量 ②增强PGI2活性,并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合成之 ③增加内源性PG的活性; ④ 轻度抑制血小板PG合成酶。 抗血小板药 凝血酶原抑制药 水蛭素: 以1:1分子直接与凝血酶结合,抑制酶活性,抑制纤维蛋白质生成,亦可抑制凝血酶引起的血小板聚集和分泌。可口服,体内、体外均可抗凝。 阻碍血小板活化药 噻氯匹定 纤维蛋白 解溶药和抑制药 第一代纤溶药:链激酶(SK)、尿激酶(UK) 作用机制: SK与纤溶酶原形成复合物后激活纤溶酶 原;UK直接激活纤溶酶原产生纤溶酶。 用途:治疗血栓栓塞性疾病 不良反应:过量出血,过敏反应,心律失常。 第二代纤溶药:重组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因子(rt- PA):激活纤溶酶原变为纤溶酶。单链尿激酶型纤溶 酶原激活物(scu-PA)。 纤维蛋白溶解制药: 氨甲苯酸 竟争性抑制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因子,使之不能转变为纤溶酶。主要于:纤维蛋白溶解症出血、手术出血上消化道出血、组织器官出血等。 止血药 一、促凝血因子生成药—Vk 作用:促进凝血因子Ⅱ、Ⅶ、Ⅸ、Ⅹ的活化, 参与凝血酶原的形成;Vk3有镇痛作用。 用途:用于Vk缺乏引起的出血,如Vk吸收障碍, Vk供应不足, Vk利用障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