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答辩.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五课 文化创新 第一节 文化创新的源泉与作用 第二单元简单回顾: 文化具有多样性 文化在交流中传播 文化具有继承性 文化在继承中发展 文化创新 阅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1、文化发展的实质是什么? 2、社会实践与文化创新有什么关系? 3、文化创新有什么作用? 4、如何正确进行文化创新? 1、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 文化在交流中传播,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都包含着文化创新的意义。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 一、不尽的的源泉 不竭的动力 继承 发展 创新 必要前提 必然要求 实质 中国的骄傲:屠呦呦和青蒿素 临危受命,在设施简陋和信息渠道不畅 条件下、短时间内对几千种中草药进行筛选,其难度无异于大海捞针。通过翻阅历代本草医籍,四处走访老中医, 甚至连群众来信都没放过,经历190次失败,屠呦呦终于在2000多种方药中整理出一张含有640多种草药、包括青蒿在内的《抗疟单验方集》。 (1)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思考: 从青蒿素的成功中,说说社会实践与文化创新有着什么样的关系? 一、不尽的源泉,不竭的动力 实践的含义 实践,作为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社会性活动。 1)动物的活动是不是实践? 2)主观意识活动(想)是不是实践? 3)个人的实践活动能不能离开社会? 1967年5月23日,针对由于恶性疟原虫对氯喹为代表的老一代抗疟药产生抗药性,全世界100多个国家2亿多疟疾患者面临无药可治的局面,死亡率急剧增高的情况,如何发明新药成为世界性的棘手问题。。   1969年,时年39岁的屠呦呦以中医研究院科研组长的身份加入“523项目”,开始征服疟疾的艰难历程。 思考:材料说明了么? (2)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 一方面,社会实践不断出现新情况,提出新问题,需要文化不断创新,以适应新情况,回答新问题; 另一方面,社会实践的发展,为文化创新提供了更为丰富的资源,准备了更加充足的条件。 1、文化发展的实质是文化创新 一、不尽的源泉,不竭的动力 (1)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2)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 ②社会实践为文化创新提供丰富的资源和充足的条件。 ①社会实践不断提出新情况、新问题,需要文化不断创新。 2、社会实践对文化创新具有决定作用 屠呦呦在最初的动物实验中,青蒿的效果并不出彩,屠呦呦的寻找也一度陷入僵局。在经历190次失败之后的1971年,屠呦呦课题组在第191次低沸点实验中发现了抗疟效果为100%的青蒿提取物。 材料体现了文化创新有什么意义? 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也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根本标准。 (1)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归纳:社会实践与文化创新的关系 1、社会实践对文化创新具有决定作用 (1)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2)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 2、文化创新对社会实践具有反作用 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社会实践 决定(源泉、动力) 反作用 文化创新 屠呦呦最引人瞩目的 成就是发现青蒿素,作为防治疟疾的一线药物,填补了华人十年未获此奖的空白,她以百折不挠的精神在中华科技史上书写下又一段传奇! “它每年在全世界,尤其是发展中国家,以“抗疟神药”拯救了成千上万的生命,并且在与疟疾这种致命疾病的持续战斗中产生了长 远的医疗福利。”拉斯克基金会如是说。 结合这则材料,请你说说文化创新的作用? 文化创新能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 (2)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失去了创新能力的文化是没有发展前途的。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 一方面,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另一方面, 文化创新又具有巨大的作用和深刻的意义。 二、巨大的作用,深刻的意义 归纳:文化创新的作用 ①、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也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根本标准。 ②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 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 没有群众的实践经验,不可能取得有价值的成果。 《离骚》《九歌》直接取材于远古时代人民群众创作的神话和传说,《水浒传》《三国演义》是在民间口头文学基础上加工整理而成的。我国北宋年间的“布衣”毕昇,是活字印刷术的创始人。明代药物学家李时珍来自社会下层,却写出了医药巨著《本草纲目》。法拉第是铁匠的儿子,出身于学徒,但在电磁学方面却做出了重大贡献。 思考:这段材料说明了什么? 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 2、人民群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我是自由职业者,从事文档的创作工作。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