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营龙煤矿
综合防尘安全技术措施
编制单位:通防区
编制时间:2016年6月22日
会审签字
会审时间:
地 点:
参加会审人员:
矿 长:
总工程师:
生产矿长:
机电矿长:
安全矿长:
综合防尘安全技术措施
一、防尘措施
1、综合防尘措施
为了改善井下劳动条件,保证井下工人的身体健康,在“预防为主”的综合防尘方面采取如下措施:
(1)在采掘工作面、工作面上下出口、装载点、卸载点、提升运输等井下作业地点,均设手动喷雾洒水装置。
(2)掘进工作面采用湿式凿岩机,掘进工作面后方、采面运输巷、采面回风巷、各条井筒均设置水幕净化空气,尽可能配备湿式除尘风机,防尘水幕架设详见图:
(3)及时调整和控制各巷道风速,防止因风速过小而不能及时带出空气中的浮尘和风速过大重新扬起落尘。
(4)本着“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生产方针,故矿井设置隔(抑)爆设施。
(5)及时清扫和刷洗巷壁上的煤尘。
(6)对井下采掘人员进行个体防护,配备防尘口罩和压风呼吸器。
2、个体防护措施
个体防护是综合防尘中一个重要方面,个体防护的防尘用具主要包括:防尘风罩、防尘帽、防尘口罩等,其目的是使佩戴者能呼吸净化后的清洁空气、又不影响正常工作。
采用经济实用的防尘口罩作为其个体防护的措施,对长时间工作在采掘工作面等产尘大的地方的工作人员必须佩戴。
定期对接触粉尘的作业人员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对在岗接触粉尘的作业工人,岩石掘进工种每2~3年拍片检查1次;混合工种每3~4年拍片检查1次;纯采煤工种每4~5年拍片检查1次,发现尘肺及时调离井下接触粉尘的岗位。
3、井下粉尘检测措施
1)煤矿严格按照国家规定对生产性粉尘进行检测,并遵守下列规定:
(1)总粉尘
①作业场所的粉尘浓度,井下每月测定2次,地面每月测定一次;
②粉尘分散度,每6个月测定一次。
(2)呼吸性粉尘
①工班个体呼吸性粉尘检测,采、掘工作面每3个月测定1次,其他工作面或作业场所每6个月1次。
②定点呼吸性粉尘检测每月测定1次。
(3)粉尘中游离SiO2含量,每6个月测定一次,在变更工作面的时候也必须测定一次;各接尘场所每次测定的有效样品数不得少于3个。
(4)作业场所空气中粉尘(总粉尘、呼吸性粉尘)浓度应符合表3—2—2。
表3-2-2 作业场所空气中粉尘浓度标准
粉尘中游离SiO2含量(%) 最高允许浓度/(mg/m3) 总粉尘 呼吸性粉尘 <10 10 3.5 10~<50 2 1 50~<80 2 0.5 ≥80 2 0.3 4、井巷风速范围和测风措施
(1)井巷风速范围
井巷风速范围必须满足《煤矿安全规程》第一百零一条之规定见表3-2-3。
表3-2-3 井巷中的允许风流风速
井巷名称 允许风速/(m/s) 最低 最高 主要进、回风巷 8 运输机巷,采区进、回风巷 0.25 6 掘进中的岩巷 0.15 4 其他通风人行巷道 0.15 (2)测风措施
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第一百零五条规定:矿井严格执行测风制度,每10天进行1次全面测风。对采掘工作面和其他用风地点,根据实际需要随时测风,每次测风结果应记录并写在测风地点的记录牌上。应根据测风结果采取措施,进行风量调节。
二、采、掘工作面除尘
依据国家煤炭分类国家标准(GB57571-86),区内2M、原煤为特低~低灰、低硫、特高热值的无烟煤。2M、煤层为黑色、亮黑色,条痕褐黑色,具有玻璃光泽、弱玻璃(暗淡光泽),参差状、阶梯状及菱角状断口,硬度2左右,容重1.40~1.5 t/m3,平均1.45 t/m3,具块状,粉末状、片状构造,性脆染手,燃烧时见短焰,弱烟,烧后结块。
我矿采用平洞加斜井开拓,矿井一个采区开采,通风方式为中央并列式,通风方法为抽出式,设计工作面采用走向长壁后退式采煤,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主斜井、副斜井和回风斜井三个井筒及井底水仓均布置岩层中,主要井筒均布置在煤层的顶板岩层中。
1、掘进工作面矸石运输:各掘进头采用人工装碴,调度绞车牵引,副斜井选用原有矿井设备JTK—1.0×0.8型单筒提升绞车提升矸石、材料及设备。
地面运输主要通过窄轨采用人工推运。
根据以上分析,回采工作面最大产尘点为放炮落煤、回柱及挂梁产生的粉尘,其次为各掘进头放炮和各转载点产生的粉尘。因此工作面防尘应将以上三点作为重点防治对象。采取的主要技术措施有:设置风流净化水幕、洒水装置等方法进行综合防尘。
根据《煤矿安全规程》(2010版)第十七条之规定,掘进井巷和硐室时,必须采取湿式钻眼、冲洗井壁巷帮、水泥炮、爆破喷雾、装岩(煤)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景观设计手法技术报告.ppt
- 景阳冈2016新版技术报告.ppt
- 竞价有点击无咨询-问题及解决方案技术报告.ppt
- 第二章-心理过程分析.ppt
- 竞争与合作二(合作)技术报告.ppt
- 敬业与乐业技术报告.ppt
- 第二章信息获取分析.ppt
- 第二章压弯杆件分析.ppt
- 静电培训-苏泊尔-顾长超-Changchao技术报告.ppt
- 辅导员心理调试讲座技巧.ppt
- 数据仓库:Redshift:Redshift与BI工具集成.docx
- 数据仓库:Redshift:数据仓库原理与设计.docx
- 数据仓库:Snowflake:数据仓库成本控制与Snowflake定价策略.docx
- 大数据基础:大数据概述:大数据处理框架MapReduce.docx
- 实时计算:GoogleDataflow服务架构解析.docx
- 分布式存储系统:HDFS与MapReduce集成教程.docx
- 实时计算:Azure Stream Analytics:数据流窗口与聚合操作.docx
- 实时计算:Kafka Streams:Kafka Streams架构与原理.docx
- 实时计算:Kafka Streams:Kafka Streams连接器开发与使用.docx
- 数据仓库:BigQuery:BigQuery数据分区与索引优化.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