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合肥皖智高考复读学校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半月考试语文试题.doc

安徽省合肥皖智高考复读学校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半月考试语文试题.doc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安徽省合肥皖智高考复读学校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半月考试语文试题

安徽省合肥皖智高考复读学校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半月考试语文试题 (时间:150分钟 分值:150分) 第I卷 题(共分) 下列不是围绕“艺术与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阐述的一项是(3分)( ) A.民生凋敝、社会苦难之际,文学等繁荣发展,并出现文艺高峰。 B.政治强盛,经济繁荣之日,或因沉浸在物质岁月中,文艺萎缩。 C.同一社会、时代、阶级可以有截然不同、彼此对立的艺术风格。 D.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的年代,建筑、工艺等等,要昌盛发达一些。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作者认为艺术与社会条件有联系。有人认为没有,如韦列克(renè wellek)持此观点。 B.社会动乱、生活艰难的时期,哲学思辨更发达一些,时代赋予它以前景探索的巨大课题。 C.每个时代都应该有自己时代的新作;而另一方面,继承性、统一性的问题。 D.古典作品中民族的审美趣味与今天人们的感受爱好相吻合,体现了作品创造的前瞻性。 3、综观全文,你认为作者所要阐述的主要观点是什么?请简要概括。(3分) 险。左将军卒正多率辽东兵先纵,败散,多还走,坐法斩。楼船将军将齐兵七千人先至王险。右渠城守,窥知楼船军少,即出城击楼船,楼船军败散走。将军杨仆失其众,遁山中十馀日,稍求收散卒,复聚。左将军击朝鲜浿水西军,未能破自前。  天子为两将未有利,乃使卫山因兵威往谕右渠。右渠见使者顿首谢:“原降,恐两将诈杀臣;今见信节,请服降。”遣太子入谢,献马五千匹,及馈军粮。人众万馀,持兵,方渡浿水,使者及左将军疑其为变,谓太子已服降,宜命人毋持兵。太子亦疑使者左将军诈杀之,遂不渡浿水,复引归。  左将军素侍中,幸,将燕代卒,悍,乘胜,军多骄。楼船将齐卒,入海,固已多败亡;其先与右渠战,因辱亡卒,卒皆恐,将心惭,其围右渠,常持和节。左将军急击之,朝鲜大臣乃阴间使人私约降楼船,往言,尚未肯决。左将军数与楼船期战,楼船欲急就其约,不会;左将军亦使人求间郤降下朝鲜,朝鲜不肯,心附楼船:以故两将不相能。左将军心意楼船前有失军罪,今与朝鲜私善而又不降,疑其有反计,未敢发。天子曰将率不能,前使卫山谕降右渠,右渠遣太子,山使不能剸决,与左将军计相误,卒沮约。今两将围城,又乖异,以故久不决。使济南太守公孙遂往之,有便宜得以从事。遂至,左将军曰:“朝鲜当下久矣,不下者有状。”言楼船数期不会,具以素所意告遂,曰:“今如此不取,恐为大害,非独楼船,又且与朝鲜共灭吾军。”遂亦以为然,而以节召楼船将军入左将军营计事,即命左将军麾下执捕楼船将军,并其军,以报天子。  左将军已并两军,即急击朝鲜。遂定朝鲜。   (选自《史记·朝鲜列传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夫晋,何厌之有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围之不继,吾其还也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 春 阴 [清]史台懋 积阴如梦暗春城,醉拥衾稠①睡不成。芳草隔帘寒色重,落花空院雨声轻。 谁家画阁和云启,野老乌犍破晓耕。明日新晴山下路,东风纨扇几人行。 【注】①稠:单被。亦泛指衾被。 8.对本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描绘春雨绵绵,醉酒而卧仍难以入眠的情状,写出春阴浓重。 B.颔联写芳草、落花、雨声,视听兼具,动静结合,描绘出环境的特点。 C.颈联写人们打开画阁向外张望,看到了农人们晨起辛勤春耕之景。 D.尾联虚处落笔,想象雨后天晴,山下路边几人沐浴东风踏春之景。 9.整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试结合有关诗句加以分析。(4分) 答: (三)名句名篇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6空,超过6空,按前6空评分) (1) (2) (3) (4) (5) (6) (7) (8)阅读下列文字,完成11~14题。 1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分)( ) A.这篇小说在鲜活的生活图景的展示中蕴蓄着耐人寻味的人生意蕴,是一篇出色的充满哲理与诗意的人生寓言,引发读者对现实人生的观照和思索。 B.全篇流淌着对大自然的赞美和讴歌,文字如行云流水,情节跌宕起伏,都围绕采浆果的人行进着。 C.本文不是仅仅依赖于大鲁、二

文档评论(0)

haihang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