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烫发:二硫键的破换与重新形成 头发中含有大量的胱氨酸(-S-S-),加入还原剂之后可以破换二硫键,通过机械作用使头发变形,最后加入氧化剂使二硫键恢复而定型。 还原剂:巯基乙酸、硫代羧酸酯、硫代乙酰胺 氧化剂:双氧水、溴酸钠 主要配方: 3.4 美发化妆品 烫发配方举例: 柔软剂:巯基乙酸铵、氨水、液体石蜡、油醇聚氧乙烯醚、丙二醇、EDTA-二钠、精制水 中和剂:溴酸钠、柠檬酸、精制水 3.4 美发化妆品 染发:对苯二胺的氧化 还原液:对苯二胺、2, 4-二氨基甲氧基苯、间苯二酚、油醇聚氧乙烯醚、油酸、异丙醇、氨水、抗氧化剂、EDTA-二钠、去离子水 氧化液:过氧化氢、稳定剂、增稠剂、pH中和剂、去离子水 3.4 美发化妆品 生物类型抗衰老化妆品 美白化妆品与纳米技术 基因型化妆品 3.5 化妆品的发展趋势 第三章 颜料和染料 颜料 2. 钙皂分散剂:使钙镁皂浮渣得以分散不沉淀的一大类表而活性剂。一般该类表面活性剂具有更强的亲水性。 脂肪酸甲酯磺酸盐 (MES) 椰子油脂肪酸二乙醇酰胺 洗涤剂中添加的助洗剂 2.4 表面活性剂的应用—洗涤剂 增溶剂:当表面活性剂的含量大于10%时,需要加入酒精、甲基苯磺酸钠、尿素、吐温-60或聚乙二醇等进行增溶 漂白剂:使用过氧化物或次氯酸钠进行漂白,如过碳酸钠和过硼酸钠 抗再沉淀剂:防止被洗掉的污垢沉淀在衣物上 洗涤剂中添加的助洗剂 2.4 表面活性剂的应用—洗涤剂 荧光增白剂:吸收日光中的紫外光 (波长在200-400 nm),发射出蓝色的荧光,以弥补衣物对蓝光和青光的吸收,使衣物看起来更白。 荧光增白剂一般为有毒物质,甚至具有致癌性 洗涤剂中添加的助洗剂 2.4 表面活性剂的应用—洗涤剂 柔软剂 香精 泡沫稳定剂 杀菌剂和抑菌剂 抗静电剂 其他助洗剂 2.4 表面活性剂的应用—洗涤剂 人体中的表面活性剂 生物膜结构—磷脂双分子层 2.5 表面活性剂与生命科学 酯粒 通过内吞作用,运输药物到细胞 2.5 表面活性剂与生命科学 第三章 化妆品 颜值不够,化妆来凑,教你一秒钟路人变女神。 化妆品是以涂搽、喷洒或其他类似的方法,散布于人体表面的任何部位(皮肤、毛发、指甲、口唇等),以达到清洁、消除不良异味、护肤、美容和修饰目的的日用化工产品。 清洁作用 保护作用 营养作用 美容作用 特殊功能作用:染烫发、脱毛、除臭、祛斑、防晒、去痘等。 3.1 化妆品的定义 乳剂类:雪花膏、清洁蜜、营养霜、香脂 水剂类:香水、花露水 油剂类:发油、发蜡、浴油 表面活性剂类:洗发水、护发素、沐浴露 块状类:粉饼、胭脂 膏状类:唇膏、眼影膏 笔状类:眉笔 3.1 化妆品的分类 成人的皮肤总面积约为1.5-2.0 m2,总重2.5-3.0 kg,平均厚度2 mm。 不同性别、年龄和部位皮肤厚度也不相同。一般男人皮肤比女人厚,眼睑的皮肤最薄,约为0.4 mm,臀部、手脚掌皮肤较厚,约为3-4 mm。 3.2 人体的皮肤 皮肤的构造 3.2 人体的皮肤 皮肤的附属器官 大汗腺:排泄管开口于毛根附近,在皮脂腺出口的上面,不参与体温调节。大汗腺分泌脂肪酸和蛋白质等,被细菌分解散发出酸腐的气味。腋窝处约有300~600个,容易引起狐臭等。 汗腺:又称小汗腺,排汗调节体温,柔化角质层和杀菌。 皮脂腺:分泌皮脂,用以润滑毛发和皮肤,还有一定的杀菌功能。 3.2 人体的皮肤 皮肤的生理作用 保护作用:避免机械性刺激、抵抗弱酸弱碱、吸收紫外线等。 感觉作用:通过冷热、触觉、痛觉等神经末梢,避免伤害。 调节体温:保温和散热。通过皮肤血管毛孔收缩和出汗调节。 3.2 人体的皮肤 皮肤的生理作用 分泌和排泄作用:分泌皮脂和汗液,防止干裂等。根据皮脂量的多少分为干性、中性和油性皮肤。 吸收作用:主要是通过渗透进行吸收,通过角质层进入皮肤,少量通过毛囊、皮脂腺和汗腺导管吸收。油性成分可以经过皮肤吸收,动物油脂植物油矿物油。 3.2 人体的皮肤 为什么会晒黑 黑色素 防止进一步激活酪氨酸酶,防晒,保持心情 多食用还原性食物,比如瓜果蔬菜等 黑色素可以吸收紫外线,保护皮肤,但是过多的黑色素会引起色斑等皮肤问题的产生。 3.2 人体的皮肤 防晒霜的SPF值 防晒系数(Sun Protection Factor),英文缩写为SPF,是指在涂有防晒剂防护的皮肤上产生最小红斑所需能量,与未加任何防护的皮肤上产生相同程度红斑所需能量之比值,简单说来,它就是皮肤抵挡紫外线的时间倍数。 防晒指数的数值适用于每一个人,其计算方法是:假设紫外线的强度不会因时间改变,一个没有任何防晒措施的人如果待在阳光下20分钟后皮肤会变红,当他采用SPF15的防晒品时,表示可延长15倍的时间,也就是在300分钟后皮肤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