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2015年高考福建卷 ) 6.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秋夜纪怀 ( 宋 )陆游 北斗垂莽苍,明河①浮太清②。 风林一叶下,露草百虫鸣。 病入新凉减,诗从半睡成。 还思散关③路,炬火驿前迎。④ ( 选自《四库全书》本《放翁诗选》 ) 【注】 ①明河:银河。②太清:指天空。③散关:即大散关。④炬火驿前迎:举着火把到驿馆前迎接。 (1)第二联写景精细,请简要分析。( 3分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三、四两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请简要分析。( 3分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景物描写。第二联以风吹树林,一叶飘落,露湿野草,百虫竞鸣,衬托出深夜的寂静,营造出一种凄清的氛围,为下文的抒情做铺垫。(2)本题考查理解诗人情感。理解诗人情感可通过“知人论世”的方法,陆游一生都想报效国家,即使年老体病,即使是在半夜无眠,诗人都在想着自己年轻时的英勇,在想着杀敌报国,淋漓尽致地抒发了诗人的爱国情怀。 【答案】 (1)要点:①上句写微风穿过树林,叶子悄然落下;②下句写露水沾湿秋草,百虫鸣叫;③全联细致地写出了秋夜的寂静,营造出一种凄清的氛围。( 其他看法,言之成理亦可。 ) (2)抒发了诗人的爱国情怀:诗人虽秋夜病卧,仍壮心不已,念念不忘昔年在大散关的战斗生活,还想重返战场,报效国家。( 意思对即可。 ) 【命题立意】 (1)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诗歌的形象包括人物形象、事物形象、景物形象( 意象 )。鉴赏意象的方法:①注意意象本身的特征。有一些意象在古典诗词中具有普遍意义,要积累一些常见意象的含义。②解读意象要结合诗意。意象往往与诗歌表现出来的整体意境、作者要表达的情感联系在一起,回答意象题,一般要回答诗歌表现出来的意境或表达的情感。(2)本题考查鉴赏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把握诗歌思想感情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看题目,弄懂诗词内容,清楚诗眼,把握意象特点,探究诗人的写作意图,明确诗歌的写作背景以及诗人的生平经历和思想。 1.了解鲍照及其作品,了解乐府诗歌常见的特点。 2.把握诗歌的景与情,感受品味诗歌的意境,并运用其解读古代诗歌、体味意境,学习比兴手法的运用。 3.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作品的深层意蕴。 3.走近作者 鲍照,南朝文学家,字明远。本籍东海( 治所在今山东郯城 );一说上党( 今属山西 ),可能是指东海鲍氏的祖籍。他的青少年时代,大约是在京口( 今江苏镇江 )一带度过的。宋文帝元嘉十六年( 439 ),鲍照20多岁时,为了谋求官职,去谒见临川王刘义庆,献诗言志,获得赏识,被任为国侍郎。刘义庆在这一年任江州刺史,他也在同年秋到江州赴职。元嘉二十一年( 444 ),刘义庆病逝,他也随之失职,在家闲居了一段时间。后来,又做过一个时期始兴王刘濬的侍郎,在刘濬和太子刘劭一起谋杀宋文帝之前,他已离去。 宋孝武帝刘骏起兵平定刘劭之乱后,他又出任过中书舍人、秣陵令等小官。孝武帝大明五年( 461 ),做了临海王刘子顼的幕僚,次年,子顼任荆州刺史,他随同前往江陵,任刑狱参军等职。孝武帝死后,明帝刘彧杀前废帝子业自立,子顼响应了晋安王子勋反对刘彧的斗争。子勋战败,子顼被赐死,鲍照亦为乱兵所害。 鲍照一生沉沦下僚,很不得志,但他的诗文,在生前就颇负盛名,对后来的作家更产生过重大影响。他的文学成就是多方面的。诗、赋、骈文都不乏名篇,而成就最高的则是诗歌,其中乐府诗在他现存的作品中所占的比重很大,而且多传诵名篇。最有名的是《拟行路难》十八首。这十八首诗,不是同时所作,所咏的内容亦非一事,但在艺术风格上比较一致,具有“文甚遒丽”( 《宋书·鲍照传》 )的特点,即感情强烈,很有气势,辞藻华美,在锻炼字句上很见功夫。其中如第四首( “泻水置平地” )抒发了寒门出身的正直之士在仕途中备遭压抑的痛苦。第四首比较偏于哀怨,“妙在不曾说破,读之自然生愁”( 沈德潜《古诗源》 )。 4.了解背景 泻水流淌照人生,鲍照生活的时代,正是门阀制度兴盛的时期。在门阀制度下,选拔官员并不依据才干品德,而是依据门第的高下,血统的贵贱。因此,寒门庶士极少获得任职高官的机会。于是产生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奇特现象。门阀制度成为阻挡寒门庶士通向仕途、实现人生理想的一堵难以翻越的高墙。鲍照出身低微,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