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南京政府: 新中国: 1931年发动“九一八”事变,占领东北 1932年发动“一·二八”事变进攻上海,同年,在东北成立伪满洲国 1935年制造“华北事变” 1937年“七七事变”全面侵华 抗战相持阶段,改变侵华策略,对国民党政府以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 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 建国后到70年代初,日本在政治、外交上追随美国,对新中国敌视、孤立 1972年中日关系正常化,同年建交 新时期的中日关系:阴晴不定、明暗交织 友好合作是趋势和主流 好莱坞揭开南京大屠杀旧伤疤? 《南京》 2007年5月30日至6月9日,李登辉再访日本,日本媒体表示大肆欢迎;对于李的演讲内容,日本政府还表示不作限制。 改革开放以来 经济: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政治;维护世界和平 促进共同发展 三、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外交 八十年代以来的国际环境和中国的外交方针 国际环境:这一时期发展中国家日益壮大, 世界多极化的趋势日益发展。维护和平、促进发 展成为世界的两大主题。 外交方针:邓小平提出了“两个重要转变”, 第一,在较长时间内,不发生大规模世界战争是 有可能的,维护世界和平是有希望的。从而改变 了原来认为战争危险很迫近的看法。第二,改变 了“一条线”战略,高举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 和平的旗帜,坚定地站在和平力量一边。 (一)国际交流与合作 1.原则——四项原则 2.表现 (1)扩大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技术合作 (2)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 (3)参与亚太经合组织活动(APEC) (4)推动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二)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1.发展同世界大国的关系,形成面向21世纪的全方位的外交格局 2.维护中亚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上海合作组织 3.积极参与联合国各项工作 20世纪80年代后中国在联合国的贡献 3、1988年,中国成为联合国维和特委会成员。1990 年首次向联合国维和行动派遣观察员。1993年,中国首次参加联合国在柬埔寨的维持和平行动。 中国军队已先后参加了10项联合国维和行动。 1、中国主张禁止和彻底销毁核武器、裁减常规武器和生化武器,先后签订《核不扩散条约》《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等条约。 2、1985年,中国单独裁军100万,1997年又单独裁军50万,为缓和国际局势作了真诚的努力。 这是头戴蓝盔的联合国的中国维和士兵 2007年1月12日,联合国对美国和英国提出的有关缅甸问题的决议草案进行表决,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王光亚举手投反对票,该决议草案未能获得通过。 ? 注意:大国“伙伴关系”不是结盟关系 中美:建设性伙伴关系 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中日:友好合作伙伴关系 中国与东盟:睦邻互信伙伴关系 中印:合作、共赢、互信伙伴关系 以上图片的内容都反映了国家的外交活动,请同学们思考:我国为什么会取得如此辉煌的外交成就? 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和科技迅速发展,综合国力提高,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提高。 ②实行了正确的外交政策。 中国是梅德韦杰夫正式就职后首次出访的非独联体国家。梅德韦杰夫也是中国发生地震后首位到访的外国元首。 2015年普京访华 附:中俄(苏)关系的风云变幻 晚清政府: 北洋政府: 南京政府: 新中国: 1858年《天津条约》1860《北京条约》 1895伙同德、法“干涉还辽” 强租旅顺、大连,划长城以北为势力范围 1900年参与八国联军侵华 《辛丑条约》 近代割占中国领土达150多万平方公里 策动外蒙“独立” 十月革命后,帮助中共建党,促成国共合作 二战中,援助中国抗日,同为反法西斯盟国 雅尔塔会议上要求维持外蒙现状 1949年 第一个承认新中国 1950《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援助 60年代末——80年代中期 中苏关系恶化、紧张 80年代末 关系正常化 解体后:中俄“面向21世纪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外交是智者的游戏,外交是妥协的艺术,外交更是一个国家实力强弱的晴雨表。那么,你认为影响一个国家外交政策的因素有哪些? 国家利益(决定性因素) 国家力量(决定性因素) 意识形态 国内外形势 …… 1867年,中国清朝政府派了一使臣出使美国、英国和俄国等欧美国家。这个使臣是谁呢?说起来着实令人可笑又可恨,他不是清政府的官员,而是美国人——蒲安臣。他去美国后,经同美国国务卿西华德一番策划,代表清政府同美国政府签订了所谓的《中美续增条约》,规定中美两国公民往来居住,悉听尊便,不得阻禁。它使美国政府用合法的手段来掩盖美国掠夺贩卖华工的丑恶本质。这是中国外交史上极为耻辱的事件。 新中国的成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