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 山门 圮(pǐ)于河, 沧州南面,有一座寺庙靠近河边,庙门 倒塌在河里, 二石兽并沉焉。 (门前 )两只石兽一起沉入了河中。(焉,兼词,“于之”,在这个地方。) 阅十余岁, 僧募金重修, 过了十多年,僧人募集前款,重修(寺庙), 求二石兽于水中, 竟不可得, 在河中寻找石兽,到底没能找到, 以为顺流下矣。 (人们)认为(它们)顺流而下了。(下,往下游去。)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 “尔辈不能究 物理。 是非木杮(fèi), 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 湮(yān)于沙上,渐沉渐深耳。 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 又笑曰: 一个老河兵听了这话,又嘲笑说: “凡河中失石, 当求之于上流。 “凡是沉在河中石头,应当从上游寻找它们。” 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 因为石头的特性是坚硬而沉重,泥沙的特性是松散而轻浮,(盖,表原因的发语词。) 水不能冲石, 其反激之力, (所以)水不能冲走石头,(但)它反冲的力量, 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一定会将石头底下迎着水流的地方冲刷成坑洞。 渐激渐深, 至石之半, 石必倒掷坎穴中。 (石下的沙坑)越冲越深,冲到石头(底面)一半时,石头一定会倒在坑洞中。 如是再啮,石又再转。 像这样再次冲击,石头又会再次(向前)翻转。 转转不已, 遂反溯(sù)流逆上矣。 不停地翻转,于是(石头)反而逆流而上了。 求之下流, 固颠; 求之地中,不更颠乎?” 到下游寻找石头,固然荒唐;在原地寻找它们,不是更荒唐吗?” 如其言, 果得于数里外。 (人们)依照老他的话(去做),果然在(上游)几里开外找到了(石兽)。 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既然这样,那么天下的事,只了解其一、不了解其二的情况太多了, 怎么能(只)根据某个道理就主观判断呢? 本文讲了一个什么道理?(用原句回答) 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五、用文言词语补充省略部分 1.一讲学家设帐( )寺中 省略句 2.求之( )地之中 省略句 3.( )棹数小舟 省略句 4.如其言,果得( )于数里之外 省略句 6.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 被动句 5.求石兽于水中(状语后置) 倒装句 于 于 僧 之 其他句式 总结四种寻找石兽的方法 寻找经过 人物 寻找的地点 结果 第一种 僧 第二种 僧 顺流而下 第三种 讲学家 原地沙下 第四种 老河兵 求之于上流 果得于数里外 失败 原地水中 不可得 无迹 文中讲到了寻找石兽的哪四种方法?他们各自的根据(理由)是什么? 第一种: 第二种: 第三种: 第四种: 在河中原地寻找两个石兽, 理由原地是石兽沉落的地点; 到河下游找, 理由是认为石兽会顺流而下; 就在原地沙下找, 理由是石重沙轻,石兽会渐沉渐深。 到河的上游去找,理由是由于河水冲激,石兽反而会溯流而上。 2、在寻找石兽的问题上,寺僧和讲学家犯了什么错误?为什么只有老河兵提出了正确的方法? 分别思考三个人物考虑到了哪些内容?思维存在哪些漏洞? 第一种 没考虑流水、石兽、泥沙的关系 第二种 只考虑了流水,没考虑石兽、泥沙 第三种 考虑了石兽和泥沙的关系,忽略了流水 第四种 既有理论又有实践,准确把握了三者的性质及相互关系 寺僧 以为顺流下矣。 讲学家 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 老河兵 石性坚重,沙性松浮……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 。 3、文中写了许多参与寻找石兽的人,结合文中相关叙述和描写,对他们做出评价。 毅力坚定但经验不足。考虑不周,代表不深思熟虑而盲目行动的人。 一知半解而好为人师。空谈事理,不切合实际,代表“据理臆断”的人。 有实际经验。综合各种现实因素,提出结论,代表实事求是的人。 人云亦云,不能根据实际情况作出判断的人。 文章最后一句运用了那种表达方式,有什么启发意义? 议论 许多自然现象的发生往往有着复杂的原因,我们不能只其一,不知其二,不能根据自己的一知半解主观作出判断。要根据实践情况做出判断。(全文的中心)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六章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重点.ppt
- 专题四、气体的制备(跨越考点较多的)讲述.doc
- “智慧运输数字运政”大数据中心综合系统建设规划_20140823-5讲述.doc
- 《电话留言》课件讲述.ppt
- “子墨课堂”人教版初一语文课外阅读理解练习附答案讲述.doc
- 《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自测题与答案讲述.doc
- 2-第二章电气化铁道基本知识讲解.doc
- 《电力电子及变频器应用》课程标准讲述.doc
- 2-第三节地图的阅读讲解.doc
- 〈教师事迹〉主题班会--讲述.ppt
- 吉林省吉林市事业单位招聘考试(职业能力倾向测验)题库含答案.docx
- 公共基础知识西藏昌都地区选调生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综合能力测试题汇编.docx
- 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事业单位招聘考试(职业能力倾向测验)题库汇编.docx
- 公共基础知识新疆哈密地区选调生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综合能力测试题附答案.docx
- 广东省肇庆市行政职业能力测验题库参考答案.docx
- 内蒙古伊克昭盟行政职业能力测验题库及答案一套.docx
- 吉林省通化市行政职业能力测验题库推荐.docx
- 2025年监理工程师之土木建筑目标控制题库500道附完整答案(有一套).docx
- 公共基础知识海口市选调生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综合能力测试题完整版.docx
- 吉林省松原市选调生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综合能力测试题及参考答案1套.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