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噪声污染及其控制讲述.ppt

  1.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噪声污染及其控制 1.1噪声污染现状 1.2噪声的定义及分类 1.3噪声污染的特点及危害 1.4噪声控制的基本途径 1.1噪声污染现状 噪声污染——环境污染四大公害之一。 例如:2010年,西宁市环境保护110指挥中心共接到2114起投诉案件。其中,噪声污染达1721件,占投诉总量的81%. 1.2噪声的定义及分类 一、噪声的定义: 1.从卫生学角度讲,凡是使人感到厌烦或不需要的声音都是噪声。 1.2噪声的定义及分类 2.从物理学角度讲,噪声是由不同频率和声强(振幅)的各种声音杂乱组合。 噪声波形图 乐声波形图 1.2噪声的定义及分类 3.从环保角度讲,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中规定,1997年3月1日执行。 ①环境噪声,是指在工业生产、建筑施工、交通运输和社会生活中所产生的干扰周围生活环境的声音。 ②环境噪声污染,是指所产生的环境噪声超过国家规定的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并干扰他人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的现象。例,寝室就寝,是噪声但非噪声污染。 1.2噪声的定义及分类 二、环境噪声的分类: 1.按声波传播介质分: ①空气声:纵波——媒质质点振动方向和声波传播 方向相同。 ②液体声:同上。 ③固体声:纵波或横波,媒质质点振动方向和声波传播方向可能相同,也可能垂直。 1.2噪声的定义及分类 2.按声级和时间关系分(按时间特征分类): ① 稳态噪声:在观察时间内,声级起伏可忽略不计的噪声,或噪声强度波动范围小于5dB的连续性噪声。 如:纺织(有梭织机100-105分贝)、制钉(强度)、电机等。 ②非稳态噪声:在观察过程中,声级变化很大的噪声或声强度波动范围大于5dB的连续性噪声。如:街道交通噪声,冲床的撞击声等。 1.2噪声的定义及分类 3.按声源发声机理分: ①机械噪声:机械设备运转时,部件间摩擦力、撞击力或非平衡力,使部件和壳体产生振动而辐射的噪声。 ②气流噪声:是一种气体动力性噪声,由气体流动过程中的相互作用,或气流和固体介质之间的相互作用而产生的。 ③电磁噪声:由电磁场交替变化而引起某些机械部件或空间容积振动而产生的。 1.2噪声的定义及分类 4.城市环境噪声: 据统计我国城市噪声构成是: 交通噪声:35% 社会生活噪声:38% 工业生产噪声和建筑施工噪声:27%。 ①交通噪声:水、陆、空,声源流动性大,影响面广。 ②工业生产噪声:各种生产设备产生的噪声,造成职业性耳聋的主要原因 ③建筑施工噪声:打桩机、混凝土搅拌设备、推土机、运料机等,打桩机100分贝左右,夜间禁止施工。 ④社会生活噪声:范围相当广,是城市噪声的主要部分,包括:商业、文化娱乐、体育活动等。 1.3噪声污染的特点及危害 三、噪声污染的特点: 1.感觉性:属感觉公害,受生理与心理因素的影响。 2.暂时性且无残留污染物 3.局限性 :指影响范围,噪声其在传播路径上通过折射、反射、能量转换等使声能逐渐减少,最后消失,传播距离有限。 4.分散性:指噪声源分布在各个角落。 —综上所述,噪声通常被冠以“无形的暴力”或“隐形杀手”等美称。 1.3噪声污染的特点及危害 四、噪声的危害: 1.对听力的损伤:——对人体最直接的危害 衡量听力损伤程度的物理量是——听力损失 听力损失:ISO规定,听力损失就是在500、1000和2000Hz三个频率上听阈较标准值升高的数值的算术平均数。 听阈:正常青年人的耳朵刚好能听到的声音。 听阈声级:0分贝;痛阈声级: 120分贝。 1.3噪声污染的特点及危害 听力损失 15dB 正常 15—25dB 接近正常 尚能完全恢复 25—40dB 轻度耳聋 1.5米外谈话会有困难 40—65dB 中度耳聋 1.5米外大声讲话都听不清 65dB以上 重度耳聋 大声喊叫听起来都有困难 1.3噪声污染的特点及危害 ①暂时性听阈偏移:从高噪声环境回到安静场所停留一段时间,听力还能恢复正常的现象。 ②永久性听阈偏移:常年累月地在强噪声环境中工作,长期不断地受高强度噪声的刺激,听觉就不能复原,内耳感觉器官会发生器质性病变而导致噪声性耳聋或永久性听力损失。 ③暴震性耳聋:在完全没有思想准备的情况下,极强的噪声会使人的听力一瞬间永久丧失。 如突然的爆破声或放炮声,导致而鼓膜破裂,内耳出血等(140分贝)。 极强的噪声(175dB)可以引起死亡。 1.3噪声污染的特点及危害 2.对睡眠干扰:理想睡眠环境,噪声级30分贝以下。 人的睡眠周期:瞌睡—入睡—睡着—沉睡 3.对交通、通讯、思考的干扰: 分散注意力,降低工作学习效率,使人烦躁不安,影响人正常休息和生活。 1.3噪声污染的特点及危害 4.对生理和心理的影响: ①大脑中枢神经系统 ②心血管系统 ③消化系统。此外视力和免

文档评论(0)

shuwk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