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桃花源记》原型考释
来源:《沧桑》2013年第4期
作者:左攀潘 龚凌子1
《桃花源记》问世至今1600年,引来无数文人心驰神往,那个美丽和谐的“理想国”究竟在哪里?史学大师陈寅恪指出:《桃花源记》既为寓意之文,那里寄托着陶渊明的政治理想和生活情趣;亦为纪实之文,是当时坞壁生活的真实写照。当时“武陵”有二,一为武陵郡,今湖南常德,一为武陵县,今湖北竹山竹溪交界处。
千年以来,人人皆以常德为武陵正宗,笔者结合陶氏家世信仰和政治态度综合考察,桃花源的真正原型,应该在今竹山竹溪交界的堵河流域上游一带。
“武陵郡”与“武陵县”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东晋时期“武陵”有二,一为郡,一为县,《汉书·地理志》记载:“武陵郡,高帝置,莽曰建平。属荆州。《后汉书·郡国志》武陵郡下注:“秦昭王置,名黔中郡。高帝五年更名。”实际上早在战国时期,秦蜀郡守张若,伐取巫郡及江南,为黔中郡,始皇统一六国,常德属黔中郡,西汉高祖时取止戈为武,高平为陵之意,改黔中郡为武陵郡,隶属荆州。东汉光武帝恢复武陵郡,三国早期为蜀汉所辖,关羽败走麦城后归属孙吴,仍名武陵郡,隶属荆州。两晋如故。武陵郡名延续千年,直到北宋徽宗时期才更名为今日之“常德”。
武陵县的建制,比武陵郡稍晚,这里崇山峻岭,交通不便,既非富庶之地亦非战略要冲,见诸史籍的只有星星点点的记载,顾祖禹总结武陵城的历史沿革:武陵城,县西五十里。汉县,属汉中郡。后汉废。三国魏时复置武陵县,属上庸郡。晋、宋、齐、梁因之,后周废。他的总结可以在正史中得到印证:汉中郡,秦置…县十二:西城、旬阳、南郑,褒中,房陵,安阳,成固,沔阳,钖,武陵,上庸,长利。二年,春,正月,宣王攻破新城,斩达,传其首。分新城之上庸、武陵、巫县为上庸郡。《晋书,地理志》列上庸统辖六县,分别是上庸、安富、北巫、武陵、上廉、微阳,直到刘宋时期,仍有武陵令的职位设置。可见顾氏之言,真实不虚。《华阳国志》列上庸县郡治,武陵榜上有名。说明从西汉到魏晋,确有一个“武陵县”与“武陵郡”并存,管辖范围在今天的堵河流域上游,其治所大概在今竹山、竹溪的某一地区。
由于郡治比县治级别更高,面积更大,产生的影响自然更深更广。陶渊明作《桃花源记》不久即与世长辞,他的文学价值被发现已是百年之后,因此众多文人误把武陵郡当成桃源所在地,如唐孟浩然的《武陵泛舟》、王昌龄《武陵开元寺黄炼师院》、五代王建《武陵春日》、宋梅尧臣《武陵行》、唐宋时期,“武陵郡”几乎成了桃花源的代名词。这些作品如同苏轼的“赤壁系列”,歌咏历史,却搞错了地方。其实他们犯下这种错误十分正常,北周时武陵县撤销建制,这些诗人生活的时代,天下只有一个“武陵”了。
陶渊明的家世信仰和政治态度
“治魏晋南北朝思想史,而不究家世信仰问题,则其所言恐不免皮相”。陶渊明生活在门阀政治最为盛行的东晋时期。能够与上流社会诗文唱和,主要得益于曾祖陶侃。陶侃出身贫寒,在两晋之交的风云变幻中,冲破门阀政治为寒门入仕设置的重重障碍,当上炙手可热的荆州刺史,成为东晋开国元勋。陶侃终身以建功立业为目标,常语人曰:‘大禹圣者,乃惜寸阴,至于众人,当惜分阴,岂可逸游荒醉,生无益于时,死无闻于后,是自弃也。他对当时极为盛行的清谈之风嗤之以鼻:“《老庄》浮华,非先王之法言,不可行也。君子当正其衣冠,摄其威仪,何有乱头养望自谓宏达邪!”其母湛氏也是恪守礼法的典型,陶侃一度做管捕鱼的小官,曾把一瓮鲞鱼送给母亲,湛氏不但不接受还写信斥责儿子损公肥私。可见陶氏家族在陶侃时代主要受儒家修齐治平的名教思想影响,对谈玄说理毫无兴趣,对蔑视礼法、抨击名教的行为深恶痛绝。
陶渊明祖父陶茂,官至武昌太守。父陶敏也曾是安成太守。陶侃九岁丧父,家道中落,孤儿寡母只好寄居在外祖父孟嘉家里。孟嘉是陶侃女婿,东晋名士,“行不苟合,年无夸矜,未尝有喜愠之容。好酣酒,逾多不乱;至于忘怀得意,傍若无人。”陶渊明的成长经历决定他的个性修养必然受到曾祖父和外祖父的双重影响,再加上时代思潮的涤荡,使他接受了儒家和道家两种不同的思想,培养了“猛志逸四海”和“性本爱丘山”两种不同的志趣。
青年时代的陶渊明也曾有“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的雄心壮志,还一度跻身官场,在桓玄幕下做了三年参军。但当他发现桓玄有篡位之心,毅然辞官还乡。后来桓玄果真反叛,他又离家投入刘裕幕下讨伐桓玄,桓玄兵败挟持安帝逃到江陵,正是陶渊明冒着生命危险乔装来到建康,才让刘裕获得这个重要的军事情报得以解救安帝。年轻时代的陶渊明并不是隐逸之士,他不仅继承了曾祖修齐治平的名教思想,还曾在政治实践中有所作为。
自太元十八年任江州祭酒到义熙元年因“不为五斗米而折腰”而辞去彭泽县令,陶渊明经历了十三年的仕宦生涯,目睹官场的勾心斗角,世间民不聊生,他渐渐心灰意冷,最终放弃“大济苍生”的凌云壮志,开始享受宁静淡泊、与世无争的田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宋代的城市生活》课件01讲述.ppt
- 《石油和煤++重要的烃》+课件3讲述.ppt
- 《孙子兵法》与领导管理艺术沂水培训讲述.ppt
- 《时间管理》-郑总(YZ·SZ-080605V1-V2-01)讲述.ppt
-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6单元四清课件讲述.ppt
- 物业保洁管理与实务教程演示重点.ppt
- 七年级上册语文课文《秋天》讲述.ppt
- 《他汀类药物防治缺血性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专家共识》修改讲述.ppt
- 《塔吊安拆工程安全监理》建设监理实施细则.dot讲述.doc
- 《太极图说》不合儒家义理讲述.docx
- 华为汽车业务核心竞争力剖析-2025-07-新势力.pptx
- 2025全球汽车供应链核心企业竞争力白皮书.pdf
- 2025粤港「组装合成」模块化建筑跨境贸易指南.pdf
- 3.1 做有梦想的少年(课件)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pptx
- 6.1友谊的真谛 课件-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pptx
- 4.1家的意味 课件-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pptx
- 3.2学习成就梦想 课件-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pptx
- 5.1走近老师 课件-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pptx
- 5.2珍惜师生情谊 课件-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pptx
- 1.1 奏响中学序曲 课件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