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三苏家风的内涵及发展
孙开中
严格来说,三苏是唐朝移民在眉山的后代。苏洵《族谱后录上篇》交代得十分清楚:“其子孙遂家于赵郡,其后至唐武后之世,有味道者。味道,圣历(698-699)初为凤阁侍郎,以贬为眉州刺史,迁为益州长史,未行而卒。有子一人不能归,遂家焉。自是眉始有苏氏。”到宋真宗大中祥符雨季年(1009)苏洵出生,日渐平民化和土著化的苏氏已扎根眉山土地三百余年了。
三百余年间,苏氏在眉山的业态和生态,按苏轼自己的说法为“余本田家(见《东坡题跋》卷五)和“世农”(见)《题渊明诗二则》)。其曾祖父苏杲(g?o)”“最好善,事父母极于孝,与兄弟笃与爱,与朋友笃与信,乡闾之人,无亲疏皆敬爱之……”(见苏洵《族谱后录下篇》)。由此可见,苏轼曾祖父苏杲本是当地一位非常讲究儒家孝、悌、信等道德观念的农民,他老实本分,乐于助人,不图虚名和回报,更不贪图意外非分之财,在当地很受人尊敬。
考察三苏的家风,由于角度不同,侧重点不一样,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笔者认为,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植根于农耕文明的家训家风,始终围绕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条主线而发展和升沉起落。考察一个家庭的家风,既看代表人物的历史,更看现实的表现和社会反响,以及对后人和后世的影响。成书于南北朝时期的《颜民家训》和成书于明末清初之际的《朱子家训》,可作为家风家训著作的代表。
三苏的家训家风不同的的时期有不同的侧重点和特色,但它又是一个相对统一的整体,相互融合贯通映衬和支撑。这就决定了三苏家训家风的丰富性和闪光点。兹分述如下:
一、家行仁孝
早在至和二年(1055)九月之前,三苏父子尚未赴京城参加科考和荐举,苏洵在眉山完成的《苏氏族谱》时族谱的功用说得非常明白:“鸣呼!观吾之谱者,孝弟之心可以油然而生矣。”几百年间,苏氏先辈和子孙,无论男女老思,都严格奉行了孝悌(tì,同“弟”)之道,这种宝贵的文化传统是尚处于民平阶层的苏氏家族的立身之本,应予充分肯定和传扬。
关于苏洵本人的作用,后来苏轼在他著名的诗作《异鹊并序》中高声赞美道:“昔我先君子,仁孝行于家。”很显然,在家庭生活中,苏洵是身体力行,说话管用的,他倡导“仁孝”,创立了苏氏族谱,以《苏氏族谱亭记》的文字里看出,他还主持过眉山苏氏宗族的祭祀活动。苏轼的诗作《异鹊并序》,客观上展现了三苏家风的内容和出奇的效果。“仁”的思想和学说本是孔整个思想体系的价值核心。孔子认为“仁”就是“爱人”,他强调:“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见《论语·学而第一》)孝于宗族长辈,就是忠于国家朝廷。苏洵提倡“仁孝”使苏氏子弟(包括作者苏轼),由爱人而延及爱物,主动饲鸟护鸟,获得鸟的信任而依恋不止,诗中苏轼委婉表示,有无爱心,是为官者作“循吏”或“酷吏”的分界线。
孔子认为,实毯子孝,也就是“为政”,实现了仁的基本要求。苏洵一生行事,时时处处讲究和坚持“仁孝”,让苏氏大家族都重要伦,讲道德,亲密合谐。从苏家的父子、兄弟、夫妇、宗族、邻里关系中,可以清楚地领略到这一点。有必要指出的是,“仁孝”正是宗王朝提倡的主流意识,皇帝赵祯便自名“仁宗”,苏轼兄弟当年参加科考的题目就是《刑赏忠厚之至论》。忠厚,实为仁厚。三苏“仁孝”的家风与朝廷宣扬的仁爱、仁政等观念高度契合。家风影响世风,反过来,世风也会影响家风。优良的家风形成以后,对家庭成员和后代子孙的思想行动一直会产生熏陶规范作用。
促使三苏一家由平民向官宦人家转化和家风重点转移的关键人物,无疑是苏轼祖父苏序。
苏序生于宋太祖开宝六年(973),逝世于宋仁宗庆历七年(1047)。他是苏杲九个儿子中唯一存活下来的孩子,活了七十五岁。
《昨非庵日纂》有言:“东坡祖端正道人,乐善好施。有一异人频受施舍,因谓曰:‘吾有二穴,一富一贵,惟君所择。’道人曰:‘吾欲子孙读书,不愿富。’于是,偕住眉山,指示其处。命服一灯燃之于地,有风不灭。道人以葬母。”如果去掉笔记中的迷信色彩,则表明苏序这位宋朝初年相对富裕的农民,除了继承和保持苏氏千百讲求孝道、乐善好施的优良传统之外,已经暗下决心,要把子孙不失时机地引上读书做官的康庄大道。用当时民间的一般说法就是舍富而求贵。
自唐朝后期藩镇割据、历五代十国,中原大地的战乱和分裂局面持续达百年这久,公元960年赵匡胤“黄袍加身”,建立了志在统一天下的宋朝。由于吸取了历史的经验和教训,赵宋王朝采取了一系列顺应潮流、争取民心的政策。在平定“二李之乱”(李筠、李重进)解决新王朝与后周旧臣的矛盾后,为避免分裂局面再次出现,即以“杯酒释兵权”的方式,收回了兵权,巩固了皇权。在政权建设方面,宋王朝建立之初,便大力推行隋唐以来推行的科举考试制度,鼓励知识分子参加政权,改善国家机器,扩大了统治的基础。客观地讲,这种由乱思定、由定思治的愿望成了北宋早中期不可抗拒的社会潮流。
一直热衷于读书做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静电场》单元测试题测试题﹙二﹚讲述.docx
- 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教案讲述.docx
- 第五节现代民主制度的形式重点.ppt
- 4.2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20160413讲解.ppt
- 第五课:接苹果游戏重点.ppt
- 第五课时2013年初三二模拟议论文训练重点.doc
- 三年级下册英语解说教材讲述.ppt
- 【步步高】2017版高考数学一轮复习第十二章概率、随机变量及其概率分布12.5独立性及二项分布课件理讲述.ppt
- 三年级下品德与社会课件-身边的“朋友”鄂教版讲述.ppt
- 4.3空间直角坐标系讲解.ppt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5211.9-2025颜料和体质颜料通用试验方法 第9部分:相同类型着色颜料耐光性的比较.pdf
- 《GB/T 5211.9-2025颜料和体质颜料通用试验方法 第9部分:相同类型着色颜料耐光性的比较》.pdf
- 《GB/T 37228-2025安全与韧性 应急管理 突发事件管理指南》.pdf
- GB/T 23724.3-2025起重机 检查 第3部分:塔式起重机.pdf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25163-2025防止儿童开启包装 可重新盖紧包装的要求与试验方法.pdf
- 《GB/T 25163-2025防止儿童开启包装 可重新盖紧包装的要求与试验方法》.pdf
- GB/T 16263.5-2025信息技术 ASN.1编码规则 第5部分:W3C XML模式定义到ASN.1的映射.pdf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16263.5-2025信息技术 ASN.1编码规则 第5部分:W3C XML模式定义到ASN.1的映射.pdf
- 《GB/T 16263.5-2025信息技术 ASN.1编码规则 第5部分:W3C XML模式定义到ASN.1的映射》.pdf
- GB/T 11349.2-2025机械振动与冲击 机械导纳的试验确定 第2部分:用激振器作单点平动激励测量.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