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国松和实验水墨的关系.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刘国松和实验水墨的关系

刘国松和实验水墨的关系 来源:n188066.html 刘子建 从具体案例研究刘国松在大陆的影响,一直是刘国松研究中的空白。“实验水墨”和刘国松实属中国新水墨运动中的两个重要的内容,它们之间究竟是怎样一种关系?就很值得研究。研究不仅有助于客观评价刘国松影响力的作用及意义,同时还能帮助我们加深对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国画创新运动的理解,对中国现代水墨画发展的历史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1996年我在《刘国松研究论文选》里面写过一篇文章,从大陆现代水墨画创新的几个截面看刘国松的影响,⑴ 不涉及刘国松和“实验水墨”的关系,那时“实验水墨”刚出来没几年,还不到谈个问题的时候。那之后,“实验水墨”渐成气候多了很多话题,人们在批评“实验水墨”时总要拉上刘国松,客观上就造成了这样的事实:谈现代水墨画绕不开“实验水墨”,谈“实验水墨”绕不开刘国松。在“实验水墨”的发展历程中,的确难再找到比刘国松关系更加紧密的人与必然的联系,吕澎在《20世纪中国艺术史》中就说:“就时间而言,大陆‘实验水墨’不过是五、六十年代台湾和香港抽象水墨的继续演绎,只是,对于一个传统背景更为深厚的国度来说,大陆‘实验水墨’对保守的传统观念构成了最后一击。”⑵ 一   刘国松是在1981年回大陆的,而“实验水墨”则迟至1996年才作为一个流派浮上来,按黄专最早使用“实验水墨”一词的时间1993年来算,中间隔了12年,如果按1998年皮道坚主编出版的《90年代中国实验水墨》,将“实验水墨”限于非具像范畴,这和刘国松的新水墨在大陆亮像,中间是17年。把“非笔墨”作为一个关键词来说,刘国松是“实验水墨”的先驱,而“实验水墨”则是刘国松之后必然的发生。   1983年开始,刘国松在大陆不同城市办画展、讲学,他的影响力复盖的是整个大陆的画坛,时过境迁,现在大陆再来谈刘国松的影响,则更多是把他的影响力定位在“非笔墨”的水墨画或“实验水墨”上。刘国松前后期影响力评价上的改变,凸现出大陆现代中国画发展的特点,这恰恰是刘国松的价值所在。   由官方邀请刘国松回大陆,事情本身说明大陆画坛有变革图新的愿望,只不过大陆封闭得太久,对外面的情况一无所知,艺术观念陈旧保守,创新苦于没有参照,这种局面急待有人来打破,但在大陆找不出这样一个人来,于是只能借助外力。这个人最好有一个国际化的背景,享有国际声誉,同时还须具备做领袖的素质。刘国松无疑是最佳人选。刘国松是五十年代台湾画坛最重要的现代艺术家之一,又有在西方生活和创作的经历,重要的是他宣称自己是一个现代水墨的斗士和传教士。   在官方的安排下,短短四年时间刘国松带着他的作品在大陆十几个城市巡回过了,所到之处,他不遗余力地鼓吹他的艺术主张,那些极富煽动和颠覆性的言论,让人觉得刺激和兴奋,如“我们这一代的中国画家,如果欲从中国绘画这一牛角尖或临摹的恶习中解救出来,就必须来一次惊天动地的革命。革谁的命,革中锋的命,革毛笔的命。”⑶ 就深受到中青年画家的追捧,他的影响力在大陆画坛迅速扩大,以“制作”为特征的现代水墨画大量涌现,这些作品对传统的保守派构成了极大的冲击。   “实验水墨”画家是那个年代的年轻人,他们无一例外地受到刘国松的影响,“画家有权利自由选择任何他需要的工具和技法”,刘国松的这类主张,开启了他们的思路,鼓舞他们在笔墨方式之外探索中国画的创新之路。这种启蒙铸就了他们面对水墨媒介时的开放姿态与自信心,每个“实验水墨”画家的个人经历证明了这种姿态与自信的无比重要,一场旷日持久的寂寞与坚持,考险了他们对自由的理解与意志的韧性。 二 1996年以后,大陆艺术界的情况较之‵85新潮美术时有所改变,谈刘国松对“实验水墨”的影响必须强调这种改变。随着中国开放改革国门洞开,越来越多的西方艺术涌了进来,在令人大开眼界的同时,越来越多的人认同西方标准而对本土艺术的现代化抱着虚无的态度,甚至有人公开说中国现当代艺术中有没有水墨无关紧要。大气候使然,只有很少的人还在坚持非具象水墨画的创作,因此他们的存在显得格外孤单,1989年的“中国现代艺术大展” 是这种改变的先兆,现代水墨画在这个展览上的分量之轻已是有目共睹。   随着形势的改变,1989年之后“实验水墨”的创作思路已从中国画创新步入另一条轨道,追求的是水墨语言的具体化,诚如王林在作“实验水墨”个案研究时针对拼贴或硬边所指出的那样:“在这里,印痕和拼贴不仅仅是一种技法,而且是具体的艺术语言和传达方式,可能针对实在的文化问题和当下的中国经验。拼贴,不仅是一种硬边的形式诉求,而是对水墨所代表的文化历史和文化现实的个人对抗,不仅有为什么拼贴的问题,而且有拼贴什么的问题。这正是使艺术生存个体化,艺术作品个别化的关键。”⑷ 正因如此,“实验水墨”才可能作为一种思潮崛起。   “实验水墨”对刘国松艺

文档评论(0)

haihang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