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今中外重大改革
古今中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
浠水实验高中高三历史组
【知识整合】中外历史改革,从社会性质方面来看,可分为奴隶社会的改革、封建主义改革、资本主义的改革和社会主义的改革三种主要类型。
(一)奴隶社会的改革:奴隶主贵族为实现富国强兵,达到某一政治目的而进行改革。如周文王改革,使商朝属国周到武王时成为本部强国;齐国的管仲改革使齐国很快成为东方强国;鲁国的“初税亩”促进土地所有制由国有制向私有制转变等。
(二)封建性质的改革:
1、目的:为了建立和巩固封建地主阶级政权。
2、确立封建制度的改革: (1)商鞅变法
(2)孝文帝改革
3、巩固和挽救封建统治的改革:(1)庆历新政
(2)王安石变法
(3)洋务运动
(三)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
1、目的:为了建立和完善资本主义制度
2、建立资本主义制度的改革:(1)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2)日本明治维新
(3)戊戌变法
3、巩固资产阶级统治的改革:(1)罗斯福新政
(2)二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四)社会主义性质的改革:
1、目的:摆脱苏联模式的弊端,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巩固社会主义制度。
2、改革:(1)苏联与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
(2)中国的改革开放
(五)20世纪三次重大的成功的经济改革
1、苏俄的新经济政策;
2、美国罗斯福新政;
3、中国的改革开放
【知识综合拓展】
一、如何全面认识中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或变法
1、认识改革的本质和目的
改革的本质:改革与社会进步相伴而生,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从本质上讲,改革是对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变革或调整。其背景是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不适应。从适应的程度来看,一般有两种情况。
(1)整体适应、局部不适应条件下的改革。这种改革是在不触动根本制度前提下对具体制度或政策的局部调整,是改良性的改革,如王安石变法、罗斯福新政、中国的改革开放等。
(2)整体不适应时,必须从根本上推翻旧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确立新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这种改革是革命性的,必然导致社会制度的根本性变化,如商鞅变法、俄国1861年改革、明治维新等。
改革的目的:建立或巩固统治
2、改革的类型(从阶级利益判断其阶级性)
(1)奴隶主阶级的改革:管仲改革。
(2)封建地主阶级的改革:商鞅变法(前356年)、王安石变法(1096年)、张居正改革(1581年)。
(3)资产阶级改革:俄国农奴制改革(1861年)、日本明治维新(1868年)、中国的戊戌变法(1898年)、美国罗斯福新政(1933年)、二战后欧洲各国的改革和日本民主改革等。
(4)社会主义性质的改革:苏联改革、南斯拉夫改革、波兰改革、匈牙利改革、捷克斯洛伐克的“布拉格之春”、中国的改革开放等。
3、改革与革命的区别
首先,改革所采用的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和平方式,相对于革命来说具有相对和平的社会背景。改革是国家、政府的行为,其根本目的是维护和巩固统治。而革命一般是由群众发动的,是自下而上的,革命中充满了暴力、斗争和激烈的矛盾冲突,其根本目的是推翻旧的社会制度,建立新的社会制度。
其次,改革与革命的目的不同。改革是统治者希望通过主动的政策调整来实现某种制度的自我完善,是在旧制度的基础上,对其中某些环节进行局部的改造,使其获得更好的发展,从而维护自己的统治。而革命则是对旧制度的根本改造,是新制度代替旧制度的斗争。
最后,由于革命采取的是暴力、流血的手段,因此必然要对国家机器等进行重建,所以要花费更多的人力、物力和时间。而改革由于采用的是平缓的、主动的方式,是对原有社会制度的完善与改进,因此往往不会对生产力造成破坏,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是有利于社会发展的。
4、改革的时代特点
(1)管仲改革:春秋争霸→加强军事。
(2)商鞅变法:建立新制度→内容深入、全面。
(3)辽、西夏的改革:顺应潮流→吸收先进文化,加快封建化进程。
(4)王安石变法和张居正改革:克服统治危机→缓和阶级矛盾,增加财政收入。
(5)俄国1861年改革、日本明治维新、中国戊戌变法:顺应资本主义潮流→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
(6)美国罗斯福新政:克服经济和政治危机→政府全面干预经济。
(7)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摆脱苏联模式束缚→计划与市场相结合。
5、改革原因
(1)旧生产关系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商鞅变法、俄国1861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华为TDFI对lte基站干扰排查报告v2.docx
- 呼圖壁县第四中学实验楼大门警卫室和家长接待室.doc
- 华为GSM网管日常基本使用使用指南.docx
- 华夏新明珠大酒店年度培训规划方案.doc
- 华兴学校2014年学业水平测试《生活与哲学》选择题精练.doc
- 华师大版历史中考中国近代化进程专题复习及练习题.doc
- 和特色農家菜评选活动实施方案.doc
- 华夏幸福基业工业地产(技术标).doc
- 华师11级燃烧热.doc
- 华夏幸福2014-2015财务报表分析.docx
- 基于IPD的研发项目管理(165页PPT).pptx
- 集团资源能力分析报告(133页PPT).pptx
- 华一世纪度经营计划书(65页PPT).pptx
- 怀柔家具广场市调(11页PPT).pptx
- 花官方旗舰店网络营销整合方案FINAL(96页PPT).pptx
- 执行案某著名企业盒子下半年新品发布整合营销方案(85页PPT).pptx
- 华一海氏评估法华一世纪版权所有(48页PPT).pptx
- 执行力赢在执行3(19页PPT).pptx
- 1.1 奏响中学序曲 教学课件 初中道德与法治统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少年有梦 第一课 开启初中生活.pptx
- 禁毒防毒主题班会完整ppt课件.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