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赵普》学案苏教版.docVIP

七年级语文下册《赵普》学案苏教版.doc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七年级语文下册《赵普》学案苏教版

《赵普》学案 【学习知识要点】 一、课本注释及译文、结构分析 文章共两段,主要写了赵普的两件事:刻苦读书,奏荐人才。表现了一个中心:赵普能以天下为己任。 ? 二、需掌握的字的读音 少(shào) 吏(lì) 寡(guǎ) 阖(hé) 箧(qiè) 薨(hōng) 牍(dú) 掷(zhì) 缀(zhuì) 龌龊(wò chuò) 忌(jì) ? 三、辨义 薨 死 两者都是“死亡”的意思,但用法不同。古代称侯王死叫“薨”,唐代二品以上的官员死也叫做“薨”。它反映了严格的等级制度。《礼记》中记载“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卒,士死不禄,庶人曰死”。“崩、薨、卒、不禄、死”都是古代对“死”的称呼。 ? 四、辨形 ? 五、疑难字词 少习吏事:年轻时熟悉官吏(应处理)的事务。少,年轻时。习,熟悉。吏,官吏,一般指低级别的官。事,事务。 寡:很少。 及:等到。 为(wéi):做,担任。 以:介词,拿,用。 手不释卷:手中不放下书本,指学习勤奋。卷,古代的书写在帛书或纸上,后代沿用下来指书籍的册本或篇章。 每归私第:每次(退朝后)回到自己的住宅。第,府第,大的住宅。 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关上门,打开书箱,拿出书,整天在读。箧,小箱子。竟日,整天。 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到了第二天办理政务时,处理决断很快。临政,处理政务。如流,像水向下淌,比喻快速。 则《论语》二十篇也:原来是一部《论语》。《论语》全书共20篇。性深沉:性情沉着。 岸谷:形容人严肃刚正。 忌克:对人忌妒刻薄。也作“忌刻”。 龌龊:这里形容人过分谨慎,拘于小节。 循默:按常规办事,不多言语。 明日:第二天。 牍:古代写字用的木片,后来称公文叫文牍。 卒用其人:终于任用了这人。 ? 六、多义词 ? 七、特殊句式 1.太祖常劝以读书。──宋太祖常劝他读书。直译为“宋太祖常拿读书这件事劝他”。 句子的特点是:劝”后省略宾语“之”,介宾短语“以读书”后置。 2.读之竟日。──整天读书。 句子的特点是:状语“竟日”后置作了补语。 3.普明日复奏其人。──赵普第二天又上奏章举荐那个人。 句子的特点是:“奏”后承上文省去“荐”。在现代汉语中不可省。 4.碎裂奏牍掷地。──把赵普呈上的奏章撕碎了扔在地上。 句子的特点是:“碎裂”是使动用法,按现代汉语应当用“把字句”来翻译,译为“把……撕碎”,而文言中没有“把字句”,“掷’后省略了介词“于”。 ? 八、相关文学常识 赵普(922~992),宋初谋臣,字则平。幽州蓟(今北京城西南)人,徙居常山(今属浙江),后迁洛阳。刚毅果断,多谋有略。后周时即为赵匡胤幕僚,累官节度掌书记。参与策划陈桥驿(今河南开封东北陈桥镇)兵变,拥立赵匡胤称帝,授右谏议大夫,充枢密直学士。建隆元年(960),从宋太祖赵匡胤平昭义节度使李筠之乱,建议倍道兼行,攻其不备,并自请从征,以功迁兵部侍郎、枢密副使。同年,又清速平淮南节度使李重进之乱。三年,任枢密使。乾德二年(964),任宰相。参与制定先南后北、先易后难的统一战争方略,并根据唐末以来藩镇权重,君弱臣强,兵骄逐帅的教训,提出强干弱枝、罢禁军统帅和节镇兵权,实行枢密院掌兵籍和发兵之权,三衙(殿前司、侍卫马军司、侍卫步军司)统兵,以文臣知州,置诸州通判,选精卒为禁兵等一系列重大措施,均被太祖采纳。对辽力主防御,反对以武力收复燕云十六州。后恩宠渐衰,出为河阳三城节度使。宋太平兴国初复相。后出为武胜军节度使。端拱元年(988),再次入相。淳化元年(990),又出为西京留守。三年,病卒。 他少时为吏,读书不多,相传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 ? 九、背景知识 《宋史》撰修于元朝末年,全书有本纪47卷,志162卷,表32卷,列传255卷,共计496卷,约500万字,是二十五史中篇幅最庞大的一部官修史书。 早在元初,元世祖忽必烈就曾诏修宋史,因体例未定而未能成书。元朝末年,丞相主张分别撰修宋、辽、金三史,各自独立,这一意见得到元顺帝的同意,于至正三年(公元1343年)三月开局,三史同时修撰。经过二年半时间,至正五年(公元1345年) 十月,《宋史》匆匆成书。 《宋史》是在原宋《国史》的基础上删削而成的。两宋时期,史官组织完备,雕版印刷术广泛应用,书籍流传和保存都较为便利,积累了大量史料。这就为元修《宋史》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但是由于《宋史》修撰者匆匆急就,在史料的裁剪、史实的考订、文字的修饰、全书体例等方面存在不少缺点,如一人两传,无传而说有传,一事数见,有目无文,纪与传,传与传,表与传,传文与传论之间互相抵牾等,这使它在二十五史中有繁芜杂乱之称。 尽管《宋史》存在不少缺点,但是它卷帙浩繁,仅《列传》就有2000多人,比《旧唐书·列传》多出一倍;叙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panguoxi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