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文学史课件
老舍与中国现代市民文学
——教案P113;讲义下P41
一、生平及创作
1、初期:1924—1929,旅英5年《老张的哲学》《赵子曰》《二马》
2、鼎盛期:1930—1937;《骆驼祥子》(1936)、《猫城记》(1932)、《离婚》(1933)《牛天赐传》(1934)《文博士》(1936—1937)。
3、抗战及解放战争时期:1937—1949:《火葬》(1944)、《四世同堂》(1944—1948)、《鼓书艺人》(1949)
4、建国后创作:1949—1966:话剧《茶馆》、《龙须沟》;小说《正红旗下》
二、老舍与北京文化
(一)北京文化的内涵——“官样”。
(二)独特的文化史观——眷恋与批判共存的复杂审美特征。
三、文化批判视野中的市民社会
(一)市民形象系列
1、老派市民形象系列。这是老舍小说中塑造得最好的,集中体现对北京文化与民族劣根性的反省和批判。《二马》中的老马(马则仁)、《离婚》中的张大哥。
2、新派市民形象系列。在批判传统文明落后面的同时,对外来的西方资本主义文明持非常谨慎以至排拒的态度。《离婚》里的张天真、《四世同堂》里的祁瑞丰等。
3、理想市民形象系列。探索文化转型时期 “如何塑造理想的国民性格”,这与鲁迅对中国国民性的探索是一脉相连的。《老张的哲学》里的赵四,《赵子曰》里的赵景纯等。
4、城市贫民形象系列。体现了老舍与下层人民的深刻的精神联系,对其不幸与同情。《骆驼祥子》祥子。
四、主要作品
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赵子曰》、《二马》、《猫城记》、《离婚》
中短篇小说:《月牙儿》
五、城市下层贫民的史诗——《骆驼祥子》
(一)思想内容
(二)人物形象——祥子、虎妞 、小福子
A、祥子形象:
总:是一位在旧社会受压迫受剥削的个体劳动者形象,也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个血肉丰满的都市个体劳动者形象。
1、小说对祥子悲剧命运的刻画,是通过他“精进向上——不甘失败——自甘堕落”的命运三部曲展开的。
2、祥子悲剧的成因——主观、客观、文化三重原因:
客观原因:
造成子悲剧的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
(1)把人变成鬼的旧社会的逼迫。
(2)车厂主女儿虎妞的诱骗。
(3)小福子的死,是导致他真正堕落的直接原因。
主观原因:
首先,祥子与生俱来的小农意识,狭隘的眼光,尤其是他的个人奋斗的思想,是造成他悲剧主观因素中最根本的一点。
其次,祥子有个人性格、心理上的弱点。
文化原因:在祥子的悲剧命运中,作者还进行了文化反思,展示了现代畸形的城市文明对美好人性的腐蚀。
B、虎妞形象:是一个亦正亦邪、内涵复杂的形象,是一个喜剧式的丑角,但同时又不乏悲剧色彩。
C、其它人物形象:下层社会的小人物群像:老马祖孙、二强子、小福子、绰号“白面口袋”的妓女等。
(三)艺术成就
1、在结构上,作品呈现出主副线交织的网状结构,情节集中、紧凑。
2、人物刻画细致、深刻,通过对人物的心理描写和细节刻画展示了人物性格的发展变化。
3、作品乡土气息浓厚,语言平易而极富北京地方色彩,是京味小说的代表作。首先,表现为取材的特色。其次,“京味儿”还强烈地体现在小说的语言上。
五、文化反思小说——《四世同堂》(1944-1948)P269
1、创作历程
老舍历时五年完成的长篇巨著《四世同堂》,是其作品中规模最大的一部长篇。全书共100章,80余万言,分三部完成。第一部《惶惑》、第二部《偷生》,写于抗战时期,并开始在报上连载,出版于抗战胜利之后,第三部《饥荒》写于抗战胜利后赴美国讲学期间,1949年曾在美国出版节译本,书名为《黄色风暴》,被誉为“好评最多的小说之一,也是在美国同一时期出版的最优秀的小说之一。”1982年才得以以全貌为中国读者所知。
2、思想主题——沦陷区人民的痛史;文化反思的代表作
从1937年七七事变到1945年日本侵略军无条件投降这八年间,北京城内、以老舍出生地小羊圈胡同为背景、以祈家为中心的十几户人家、100多人的心理和遭遇,真实再现了中华民族那段屈辱的历史,揭露了日本侵略者的罪行,透视了北平人由于长期受传统精神桎梏的束缚而形成的民族弱点,反映了沦陷后的北平市民由惶惑苦闷、忍辱偷生到逐渐觉醒反抗的漫长过程,倾吐了古都人民的亡国之痛、亡城之难和不可征服的民族魂。
3、人物形象分析
小说中的四世同堂,指的是小羊圈胡同的祈家:
第一代:祁老者;
第二代:他的儿子祈天佑;
第三代:长孙祈瑞宣(妻韵梅)、次孙祈瑞丰(妻胖菊子)、小孙子祈瑞全。
第四代:重孙子、重孙女小顺子和妞儿。
钱默吟是老舍作品中的理想市民形象;
祈瑞丰、冠晓荷、蓝东阳、冠晓荷的妻子大赤包、祁瑞丰的妻子胖菊子等汉奸的形象是作者讽刺的对象。
老舍继续着批判国民性的主题,他把抗战当作是一场严峻的考验,经过大浪淘沙,中国文化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房地产行业形势分析及信贷政策建议.doc
- 房地产开发企业信用档案表格-空白.doc
- 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六层单元设计图.doc
- 房屋检测与加固练习题A.doc
- 所有键盘快捷操作.doc
- 手持机升级作业信息导入.doc
- 國内青年旅舍发展现及未来走向分析.docx
- 手术室护士2014年2月份考试题.doc
- 房树人培训.doc
- 所有申根国个人短期旅游签证所需材料信息包.docx
- 2026届陕西省西安市西北工业大学附属中学高三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联考试题含解析.doc
- 2026届四川省绵阳东辰国际学校语文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联考试题含解析.doc
- 2026届四川省广元市万达中学、八二一中学语文高三第一学期期末监测试题含解析.doc
- 山东省惠民县第二中学2026届英语高三第一学期期末预测试题含解析.doc
- 湖北省四地七校考试联盟2026届高一上数学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doc
- 江苏省如皋中学、徐州一中、宿迁中学三校2026届高三英语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doc
- 2026届河南省鹤壁市浚县二中语文高三上期末经典试题含解析.doc
- 2026届湖北省武汉为明实验学校英语高三第一学期期末监测试题含解析.doc
- 陕西省西北工业大学附中2026届英语高三上期末达标检测试题含解析.doc
- 2026届浙江省杭州市第四中学高一数学第一学期期末联考模拟试题含解析.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