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第二节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讲义.ppt

第二章第二节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讲义.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节 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 一、意识的起源 二、意识的本质 三、意识的结构和对物质的功能的反作用 四、意识与人工智能 (一)意识的起源 1、意识的产生经历了一个长期的、复杂的物质运动过程 第一,从无机物的反应特性进化为低等生物 的刺激感应性; 第二,从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进化为高等 动物的感觉和心理; 第三,从动物的感觉和心理进化为人类的意 识。 动物感觉的物质基础是专门反应外界刺激的 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 感觉 心理 (二)意识的本质 意识从本质上来看: 1、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意识是特殊的物质——人脑的机能 意识是人脑在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 统的基础上进行的精神活动 2、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印象,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 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 2、意识是社会的产物 从起源上看,意识是社会性的劳动创造的 一个人只有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生活,学习一定的社会群体语言,接受这一群体意识的影响,才能形成自己的意识 狼孩的故事 从小被狼攫取并由狼抚育起来的 人类幼童。世界上已知由狼哺育的幼童有10 多个,其中最著名的是印度发现的两个。 1920年,在印度加尔各答附近的一个山村里,人们在打死大狼后,于狼窝里发现了两个由狼抚育过的女孩,其中大的年约7、8岁,被取名为卡玛拉;小的约2岁,被取名为阿玛拉。后来她们被送到一个孤儿院去抚养。阿玛拉于第2年死去,卡玛拉一直活到1929年。卡玛拉经过7年的教育,才掌握45个词,勉强地学几句话,开始朝人的生活习性迈进。她死时估计已有16岁左右,但其智力只相当3、4岁的孩子。 * * 无生命物质的反应特性和生命物质的反应特 性的区别和联系 2、意识不仅是自然界的产物,更是社会劳动的产物。社会生产劳动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一 劳动为意识的产生提供了客观的需要和可能。 二 劳动为意识的产生奠定了生理基础。 三 劳动催生了语言,使思维得以深入进行。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主 观反应 意识是主观形式和客观内容的统一 三、意识对物质的能动的反作用 (一)意识的能动作用 指人类意识特有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作用。主要表现在: 第一,意识活动具有主动性、目的性、计划性。 第二,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 第三,意识活动对客观世界具有改造作用。 第四,意识活动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控作用。 (二)如何正确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 1.一定要以承认物质决定意识为前提,必须从客观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首先,意识的能动作用的发挥离不开社会实践。 其次,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 2.尊重客观规律同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首先,意识的能动作用的正确发挥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 其次,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又必须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 再次,必须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 *

文档评论(0)

jiayou1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307011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