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流性食管炎的中医辨证体会.pdfVIP

  1. 1、本文档共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反流性食管炎的中医辨证体会.pdf

2002年第23卷第2期 云南 中医中药杂志 反流性食管炎的中医辨证体会 李 文 (云南省永胜县医院,云南永胜674200) 反流性食管炎是指胃内容物十二指肠液返流人食管所引 15g,苏梗log,厚朴15g,陈皮15g,权壳15g,获荃15g,苏子log, 起的化学性炎症。与中医学中的嘈杂、吞酸、噎VA、梅核气等症 郁金1飞,贝母1鲍,射干15g。见热者加黄琴、桅子。 有关。兹结合临床106例证治观察,谈谈个人的辨治体会。 脾胃虚寒10例,症见胸院不适,隐隐作痛,阵阵嘈杂,泛吐 1一般资料 清水、酸水,兼口淡无味,体倦乏力,面色无华,大便稀澹,舌淡 在106例中,男性58例,女性48例。年龄在 14一75岁之 苦薄白,脉细弱。此型见于久病者。治以健脾益气,和胃降逆。 间,其中经纤维胃镜检查确诊76例。所有病例均有程度不同 药用党参25g,白术15g,获荃15g,陈皮15g,半夏15g,积壳15g, 的胸骨后烧灼感或疼痛,或胃院嘈杂,酸性液体或食物从胃、食 甘草log。寒甚加干姜、肉桂、丁香;气虚明显加黄蔑。 管反流至口咽部,咽下梗塞感或疼痛等临床表现。发病原因以 脾胃阴虚10例,症见胸院不适,隐隐灼痛,阵阵嘈杂,灼热 饮食不节发病56例,情志不调发病34例,素体不足或它病致 欲泛酸,知饥不食,口燥咽干,便干,舌红少苔,脉细数。此型见 脾胃受损16例。 于久病者。当以养阴益胃,甘凉濡润为治。药用太子参15g,黄 参照1992年 《临床医师诊疗全书》的标准。 精20g,麦冬15g,玉竹15g,石解1飞,白芍15g,山药20g,佛手 诊断依据:胸骨后灼热感或疼痛,反酸或吞酸,吞咽如梗, 15g,积壳15g,瓦楞子20g, 胃院嘈杂。上腹部不适或疼痛,暖气、恶心呕吐、纳差、咳痰、大 3 治疗结果 便不调等。 106例中,临床症状消失,达到临床治愈74例;临床症状基 2证治分型 本消失,因饮食不节或情绪波动易复发,达临床显效26例;经 肝胃不和34例,症见胸院作胀串痛,嘈杂如饥,暖气吞酸, 治有效6例。经治疗效果差者6例,其中痰气交阻、脾胃虚寒、 咽中不适,不思饮食,常因情志抑郁或精神刺激而诱发或加重 脾胃阴虚各2例。 病情,舌质红,苔薄白,脉弦。治以疏肝理气,降逆和胃。药用 4 体会 柴胡12g,白芍15g,积壳15g,佛手15g,苏梗log,陈皮log,半夏 查阅历代医书有关记载,对本症颇多论述,散见于嘈杂、吞 15g,旋复花1鲍,代褚石20g。若郁而化热,出现胸骨后烧灼感、 酸、噎09、梅核气等症的论述中,认为痰湿、气郁、食积、热邪皆 嘈杂而泛酸、口苦咽干、心烦易怒,可加黄连、黄琴、瓦楞子、蒲 是致病之因。据临床观察,本病的发生是由于饮食不节,过食 公英等清泄郁热之药。 辛辣炙博、烟酒肥甘,或不易消化之物,日久积滞中焦,损伤脾 脾胃湿热34例,症见胃院嘈杂隐痛,胸骨后灼热灼痛,口 胃,痰湿内生,郁而化热,热阻中焦,胃失和降;平素优郁恼怒, 苦粘腻,暖腐吞酸,恶心纳呆,大便不调,舌红苔黄腻,脉弦滑。 肝失调达,疏泄不利,肝气横逆犯胃,致肝胃不和,气失肃降;脾 追问病史,多因长期饮食不节,嗜好不良所致。此型临床多见, 胃素虚,或后天脾胃受损,脾气不足,胃阴受损,中气虚馁,食少 病情极为缠绵,采用清热通降,芳香化湿之法。药用蕾香12g, 运迟,升降失常。其病因为饮食不节,情志失常,素体脾胃虚 佩兰12g,苏梗12g,黄连log,黄芬15g,苍术15g,陈皮15g,厚朴 弱。病位在食道和胃院。其本为脾胃虚弱,与肝的关系最为密 15g,竹茹1飞,半夏15g,瓦楞子20g。若兼见食积,加麦芽、莱蔽 切,涉及脾肺。以气逆、痰火、食积、湿热为标。其病理机制为 子;若寒热夹杂,可加适量吴英;热重于湿或湿重于热,调整清 肝气挟痰、湿、热、食浊上扰阻于咽喉胸隔。通过本组病例观 热药和芳香化湿燥湿药的剂量。

文档评论(0)

专注于电脑软件的下载与安装,各种疑难问题的解决,office办公软件的咨询,文档格式转换,音视频下载等等,欢迎各位咨询!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