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两弹研发
那些事
1945年的8月6日,美国一架B-29轰炸机将原子弹“小男孩”投放到广岛上空,让世人见识了具有核武器的巨大力量
1949年8月29日凌晨4时,“铁克瓦”(苏联第一颗原子弹命名)在大气层中试爆成功。自此,苏联打破了美国的核笼断,成为世界上第二个拥有可用于实战的原子弹的国家。
世界陷入了美苏构造的核恐怖之中
1960年11月5日,中国仿制的第一枚近程导弹发射成功,1964年10月16日15时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使中国成为第五个有原子弹的国家
这些喜人的成果背后,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故事
计划初启,俄方变卦
1955年1月,毛泽东主席主持召开中共中央书记处扩大会议,做出中国要发展原子能事业的战略决策。为了加强对原子能事业的领导,1955年上半年,中共中央指定陈云、聂荣臻、薄一波组成三人小组,负责指导原子能事业发展工作。
在毛主席、周总理的同意下,聂帅不失时机地率领中国政府代表团到莫斯科,同当时苏联政府谈判,并于1957年10月15日签订了“国防新技术协定”。在协定中,苏联政府答应在建立综合性的原子工业、生产与研究原子武器、火箭武器、作战飞机、雷达无线电设备以及试验火箭武器、原子武器的靶场等方面对中国政府进行技术援助。
1959年6月20日,苏联共产党中央致信中共中央。信中以苏联正与美国、英国在日内瓦谈判禁止核武器试验的协定和正赶上苏联、美国政府首脑会议即将召开为理由,怕“西方国家获悉苏联将核武器的样品和设计的技术资料交给中国”,“有可能严重地破坏社会主义国家为争取和平和缓和国际紧张局势所作的努力。”提出目前先不把苏联原子弹的样品和设计的技术资料交给中国,
原子弹曾经要被下马?
1961年夏天,在北戴河召开的国防工委会议上,关于两弹是下马还是继续干的争论达到高潮。
很多人提出要先搞常规武器,原子弹导弹这种尖端武器暂缓,
也提出让聂荣臻不要接手此事
钱学森说:“曾经一段时间有那么一些误解,认为搞两弹是个错误,花那么多钱,没有用来发展生产。这还不是个别人的意见。”(《追忆航天峥嵘岁月》,《瞭望》新闻周刊2009年第25期 )
在决定两弹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聂荣臻亲自签发了导弹、原子弹应坚持攻关的报告,直接上报毛泽东。这个报告简直就是军令状:导弹方面,争取三年突破中程导弹,五年突破远程导弹;原子能方面,争取四年建成一套核燃料生产基地,设计试制出初级的原子弹,五年设计试制出能装在导弹上的原子弹。
张爱萍、刘西尧、刘杰经过两个多月的调查得出结论:两三年内,即最迟在1964年我国爆炸第一颗原子弹是可能的
毛泽东最终下定决心。平息了两弹是否下马的讨论,使两弹得以有机会进行攻关。
相比之下,七八十年代我国自行研制的大型喷七客机运十就因类似的原因惨遭下马,导致中国的民航工业远远落后于他国。两弹能摆脱种种阻力,获得成功,实属不易
三年改造罗布泊
核试验基地第一次选址在敦煌西北,被否决后改在罗布泊。原先驻扎在朝鲜的第20兵团秘密调往罗布泊,基层官兵们在火车上一坐就是半个多月,下车后才发现,自己竟然到了大沙漠,沙粒打在脸上都是疼的。战士们随即就投入到机场、发电厂和铁路的建设中。
陈士榘上将出任特种工程指挥部司令员,负责主持靶场的建设工作,他问苏联专家盖杜柯夫:“盖将军,你看看,按我们这个搞法,试验场需要多长时间能建好,能打导弹?”盖杜柯夫想了想:“15年。”陈士榘向盖杜柯夫伸出3根手指:“中央给我3年!”盖杜柯夫听后使劲儿摇头:“搞科学光有激情是不够的。像这样原始的劳动,15年已经够快了……你们的脑子太热了……”,然而战士和专家们,正是用不到三年的环境,在极恶劣的环境下,圆满完成了任务。也为其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据说当时不许砍胡杨,因为胡杨是沙漠生命之树,但每死一个官兵,都可以取一截胡杨做墓碑,墓碑逐渐增加,和核试验中牺牲的战士墓一起形成了著名的马兰烈士陵园。
郭永怀之死
。
。
郭永怀(1909年4月4日—1968年12月5日),男,山东荣成人,中共党员。著名力学家、应用数学家、空气动力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近代力学事业的奠基人之一。[1]?
郭永怀长期从事航空工程研究,发现了上临界马赫数,发展了奇异摄动理论中的变形坐标法,即国际上公认的PLK方法,倡导了中国的高超声速流、电磁流体力学、爆炸力学的研究,培养了优秀力学人才。担负了国防科学研究的业务领导工作,为发展导弹、核弹与卫星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1968年12月5日凌晨6点左右,首都机场附近的村民听到一声巨大的轰响,,是一架小型飞机在即将着陆时突然失事,一头扎在了机场附近的玉米地里。
现场惨不忍睹,飞机残骸散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学校--以老带新”实施方案.docx VIP
- 2022《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推进作风建设综述》专题PPT.ppt VIP
- -IATF 16949质量管理体系培训 .ppt VIP
- 医美整形线上平台留客升单策略.docx VIP
- 高中物理力学——动态平衡问题处理方法.pdf VIP
- 一种可实时监控的负压引流系统及其使用方法.pdf VIP
- 2022年新版《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考试学习资料.docx VIP
- 2024-2025学年天津市南开区七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pdf VIP
- IATF16949质量管理体系模板或IATF16949质量管理手册.docx VIP
- 外研版八年级上册 Unit 1 单元测试卷答案及解析 新版 2025年新外研版八年级上册.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