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饮食的发展(旧石器时代)——萌芽时期
萌芽时期又称“火烹时期”,时间距今约50万年。
火烹法:把食物直接放在火上烧烤的直接加热法。
包烹法:间接加热法。即将食物包草涂泥再用火烧烤。
石烹法:即用石板、石子传热将食物制熟的方法。
在萌芽时期,烹饪原料只能依靠采集及渔猎,加工一般采用剖皮等粗糙的加工方法,加热时也无炊具。在这时期虽然已食用天然盐(海盐、 岩盐)、酸梅、野蜂蜜等原始调味品,但尚未发现有关烹与调同时进行的考古遗迹及文献记载,食物加工技法还十分原始、粗糙。
饮食的起源:烹的起源
“烹”,是指对原料进行加热,它表现的是原料由生到熟的过程。烹的起源以火的应用而标志。
考古依据:距今180万年前的山西省芮城西候度文化遗址中发现有灰烬和烧骨,这可能是人类最早的用火遗迹。
北京人遗址:发掘出5处较大的灰烬层,最厚处达6米,并在灰烬层中发现了许多烧过的骨头、石子、朴树籽及木炭。北京人已经能很好管理火,并已知用火熟食了。
饮食的起源:调的起源
调是指调和滋味,它表现的是食物富有美妙滋味的过程。调的起源以盐的使用为标志。由于火的应用,人类开始熟食,但开始时只是把食物烧熟而已,还谈不上调味。再经过若干万年的发展,有些靠近海滨的原始人偶然把猎物放在海滩上,猎物便粘上了海盐,人们发现这些沾过海盐的食物烧熟后的滋味更鲜美。再经过长期反复的实践和观察,人们才逐渐认识到那些呈白色晶体状的海盐,是由于海潮退后海滩的水分经日照蒸发而产生的物质。大约在距今6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我国东部诸侯中的风沙氏已掌握煮海水为盐的方法。盐是调和百味的基础,盐对人类的进化、
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是人类饮食发展史上继火的应用后第二次重大的突破。有了盐才有了调味的开始。
饮食的起源:调的起源
对火的应用和盐的使用,彻底改变了人类“茹毛饮血”、“生吞活嚼”的进食方式,在摄食以维持生存这一主要的生活方式上使人类正式区别于动物,它扩大了食物的来源和品种,使人们懂得了鱼类等水产品也可以食用,从而促进了人类人类从山上、树上、迁居到江河岸边,最终离开了与野兽为伍的生活环境。人类熟食后又逐步养成了定时饮食的习惯,并开始使用饮食器皿,进而懂得了生活上的一些礼节,这就开始了原始人类向文明人类的过渡。
形成时期——陶烹时期
人类在实践中发现被火烧过的陶土坚硬,且不漏水,可以长期反复使用,于是受了启发而创制了陶器。陶器一产生便同饮食连在了一起:或作炊煮加热器,如陶釜等。或作储水储谷的容器,如瓮等。或作食器,如陶钵等。或作切割器,如陶刀等。这一时期还相继产生了农业与畜牧业,并创造了陶制的灶具、杵臼、磨盘等。农业的产生使谷物大量进入人类的炊食,大约在5000前的大汶口文化时期,人类已开始用陶甑蒸制食物,用陶釜、陶鬲煮粥,以粮食为主食的格局自此形成。
发展时期(夏商周时期)
发展时期又称“铜烹时期”。人类在总结陶器制作经验的基础上,开始制作铜器,时间据今约4000年。经考古发现商代以后已有铜制的鼎、釜、鬲、甑、盘等大量使用。铜制的炊具耐高温,传热快,于是以油脂为传热介质的各种油烹法开始出现。在这一时期铜制的薄型刀具的出现逐步出现了原始的刀工技术。烹饪原料也形成了粮食、蔬菜、水果等植物性原料与牲畜、飞禽、水产品等动物性原料,共同组成了主配原料结构。调味品已具备辛、甘、酸、苦、咸“五味调和”的格局,还开始应用桂、椒、白芷等香料。
这一时期的饮食风尚:民间一般是饭粥菜羹,很少吃荤食,宫廷日常则食珍馐,祭祀时则有斋食。
养生观念
繁荣时期(秦汉至今)——铁烹时期
秦汉至南北朝时期,食物上出现了“熟食遍列,肴旅成市”的繁荣局面,主要表现在:
(1)烹饪原料来源扩大
(2)高温速烹新炊具开始应用
(3)烹饪技法向精细方向发展
(4)烹饪理论著作丰硕
繁荣时期(秦汉至今)——铁烹时期
隋至南宋时期
这一历史时期,我国菜肴形成“色、香、味、形、器”的特点。
(1)烹饪原料进一步增加。
(2)造型精美的工艺菜相当突出。
(3)饮食器具有了明显改进。
(4)饮食行业空前活跃。
繁荣时期(秦汉至今)——铁烹时期
元至明清时期
这一时期社会物质更为充裕,引进西方的食品,中外物质和饮食的大交流,以及多民族各种风味的大融合,使直到清代早期我国饮食业一直蓬勃发展。
满汉全席的出现,标志我国饮食业达到了封建社会饮食发展的最高水平。
繁荣时期(秦汉至今)——铁烹时期
元至明清时期
(1)烹饪原料更为丰富
(2)烹饪技法又有了新发展
(3)饮食行业极为兴盛
(4)筵席发展达到顶峰
繁荣时期(秦汉至今)——铁烹时期
清末至今:
(1)饮食业的发展重心起了变化
(2)现代烹饪原料进入了饮食
(3)高科技的厨具走进了饮食业
(4)烹饪教育科研事业全面发展
(5)21世纪我国餐饮业全面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