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QYC-2001
Q/YC
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Q/YC 3072—2007
三超耐久性试验规范
2007-09-30发布 2007-10-01实施
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发布
Q/YC 3072—2007
前 言
本标准是参照 Q/YC 3031-2004《发动机超速超负荷可靠性试验规范》和Q/YC 3032-2005 《超负荷耐久性试验方法》制订的。
本标准由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的主要起草单位:技术中心。
本标准的主要起草人:杨剑。
更 改 记 录
更改日期 更改通知单编号 更改标记 处 数 更改经办人 备 注 三超耐久性试验规范
1 范围
1.1 检查发动机的超常规耐久性和可靠性,评价磨损速率;检查零部件处在最大循环温度变化的情况下发动机的机械性能完整性,零部件同时还受超高温度、超大爆压、超大机械负荷和超大动态负荷的影响。
1.2 本试验是评价发动机及相关系统性能及排放的劣化性。
1.3 本标准规定了发动机在超转速、超负荷、超爆压条件下的耐久性试验方法。
1.4 本标准适用于增压或普通自然吸气的车用柴油发动机。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范的引用而成为本规范的条款。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3.7 所有发动机零部件应满足图样公差要求。所有总成的安装扭紧力矩及间隙应满足规定的设计值。
3.8 除非试验中有特殊要求,否则所有零部件应是预先没有使用过的。
3.9 按附录B中所列项目记录总成测量参数。
3.10 发动机应安装完整的进、排气系统零部件或其他等效部件,以给出正确的性能水平,以及在额定功率时的背压值(增压器压气机入口上游150毫米,涡轮出口50毫米)。
3.11 冷却和润滑系统应充满符合生产要求的冷却液及润滑油。发动机节温器应处于全开位置。
3.12 对润滑油冷却具有润滑系统内部循环冷却功能,发动机应在润滑油温度≤120℃下正常工作。润滑油温度通常在≥120℃时,应采取措施对润滑油外设辅助冷却。
3.13 必须带上风扇、空气压缩机、发电机,并且在加载的情况下进行试验。
4 仪器及装备
4.1 测量以下参数用的仪器及装备。
a) 温度,包括:
1) 进气口处的环境温度;
2) 中冷器入口温度(进气中冷柴油机);
3) 中冷器出口温度(进气中冷柴油机);
4) 进气总管温度;
5) 主油道油温;
6) 油底壳油温;
7) 冷却液入口温度;
8) 冷却液出口温度;
9) 排气总管温度(涡轮前和涡轮后);
10) 增压器压气机入口和出口温度(增压柴油机);
11) 喷油泵进口油温。
b) 压力,包括:
1) 环境压力;
2)中冷器进口压力(进气中冷柴油机);
3)中冷器出口压力(进气中冷柴油机);
4)进气总管压力;
5)机油滤清器前、后压力;
6)主油道油压;
7)冷却液出口压力;
8)冷却液进口压力;
9)排气背压;
10)增压器压气机入口和出口压力(增压柴油机);
11)曲轴箱压力。
c)其它,包括:
1)发动机转速;
2)发动机扭矩;
3)平均有效压力;
4)环境空气湿度;
5)通过空气质量流量计算过量空气系数;
6)漏气量;
7)燃油流量;
8)烟度值;
9)在需要的情况下测量(如排放等)的特殊参数。
4.2 以上参数应在每一循环步骤设置警戒限制进行全程监控,警戒限制的指导值为典型运转工况的
±5%。
4.3 测试台架至少具有以下功能:
a) 发动机测功机:
—— 额定功率与扭矩,超过发动机额定最大值+20%;
—— 最大速度能力,超过发动机额定功率转速+30%。
b) 测功机数据记录设备:
—— 警告报警限制和关闭报警限制在发动机运转时应处于工作状态;
—— 应设立一个至少带有180秒的滚动缓冲器的历史/关闭数据记录仪。该记录仪应在报警出意外事故时能记录最低限度的设备通道的数据。
4.4 连接一漏气量测量仪,所有的漏气流过测量仪然后排到大气。
4.5 若需要的话,可在漏气量测量仪前布置一个机油收集瓶。在计算机油消耗量时需考虑瓶中所收集的机油量(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