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制度的构成与制度的讲义.ppt

  1. 1、本文档共8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章 制度的构成与制度的起源 制度的内涵与制度的构成 制度的起源 制度的功能 第一节 制度的内涵与制度的构成 制度的内涵 制度的构成 一、内涵 定义 分类 内涵 1、定义 制度有两层含义。 1)宏观上“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各方面的体系。” 如,社会主义制度、资本主义制度 2)舒尔茨——制度是一种行为规则,这些规则涉及社会、政治及经济行为。 交通规则、选举规则、比赛规则等 制度是不断完善的 任何制度都不是先天就有的,它总是由人类经过主观努力而创造出来的,是多次博弈的结果。 动态的观点来看制度。 举例: 1904?年,美国圣路易斯堡举行了奥运会。比赛正常进行着,但在进行撑竿跳高比赛时,却发生了意外。? 日本运动员佐间代富士在试跳时,他从容不迫地慢慢走进沙坑,把手中的撑竿用力插到沙土里,把一端搭在高处的横梁上,固定好后,他顺着竿子往上爬,一直爬到最高处,然后越过横梁后,从另一边顺着竹竿滑下来。所有人看得目瞪口呆:怎么会有这样的撑竿比赛方法?全场嘘声一片。裁判们十分犯难。因为按照比赛规则,日本选手并没有违反规则,只不过他投机取巧了而已。经过裁判组的讨论,结果还是取消了他的成绩。? 日本选手据理力争,认为自己并没有违反规则,他可以这样做。于是裁判补充了撑竿比赛的规则,要求运动员必先有一段助跑过程。 日本选手在第二次试跳时,有了助跑动作。但跑到沙坑附近,他又抓住撑竿,顺着竿子往上爬。这一次他又取得了好成绩,这让裁判莫名其妙,又不得不承认他钻了规则的漏洞。于是,裁判组再次召开紧急会议,确定了撑竿比赛要有助跑,并且不能交替使用双手的动作。 这项规则确定下来之后,一直延用到现在。? 2、分类 第一,用于降低交易费用的制度 第二,用于影响生产要素的所有者之间配置风险的制度 第三,用于提供职能组织与个人收入流之间的联系的制度 第四,用于确立公共品和服务的生产与分配的框架的制度 3 、制度的内涵 制度与人的动机、行为有着内在联系 制度是一种公共品 制度与组织是不相同的 制度与人的动机、行为有着内在联系 从深层次来看,历史上的任何制度,都是当时人的利益及选择的结果。 比如:现在的失业率是多少?较高的失业率如何影响通货膨胀? 这些问题只有通过诉诸事实才能解决。 制度是一种公共品 公共物品——一个个人消费这些物品和服务不会有损其他任何人的消费。 为什么说制度是一种公共品? -- 制度作为一种公共规则,是就制度的最终状态来说的。可能开始不是为少数人制定的规则。 制度作为一种公共品与其他公共品的区别? 制度与其他公共品的区别? 无形---有形 一般公共物品不具有排他性,即在一定范围内人人都可享用;而制度有的可能具有排他性,如对多数人有利的制度可能对少数人不利。 制度与组织是不相同的 制度是游戏的规则,是人们创造的、用于约束人们相互交往行为的框架。 组织是由一定目标所组成,用以解决一定问题的人群。组织是社会玩游戏的角色。 二、制度的构成 非正式约束 正式约束 实施机制 意识形态及其重要性 意识形态(英语:Ideology)是指一种观念的集合。 意识形态—关于世界的一套信念,他们倾向于从道德上判定劳动分工、收入分配和社会现行制度结构。 马克思主义关心意识形态,强调其政治功能 新制度经济学家更关注意识形态的经济功能。意识形态是减少其他制度安排的服务费用的最重要的制度安排。 阿罗 雇员听从命令和市民服从法律的程度,远大于以控制机制为基础所作的解释。 解释 自愿学习与强制学习;企业文化的建设(华为);交通秩序的遵守 启示 意识形态具有三个特征:? 1.意识形态是个人与其环境达成协议的一种节约费用的工具,它以“世界观”的形式出现从而使决策过程简化; 2.意识形态是与个人对其所领会的关于世界公平的道德和伦理判定纠缠在一起的; 3.当个人的经验与他的意识形态不一致时,他会改变意识形态上的看法。实际上,他是试图发展一套新的、能更好“适应”其经验的合理解释。然而,重要的是要强调一下……在个人改变他的意识形态之前,必然有一个经验和意识形态不一致的积累过程 意识形态大多是因为它具有确认现行制度结构合乎义理或凝聚某个团体的功能。 确实,一个社会或一个团体,如果它成员中的大多数对系统的公正原则不具有相同的感觉,那么它就不能长久地存在下去。 一个社会不同阶级之间的意识形态差别如果足够大,那么有可能会引起革命。形成社会或组织可以开拓个人不可能获得的收益,但是,对个人行为理性的假设中也暗示着:任何大组织生来就受到搭便车问题的困扰。因此,成功的意识形态也必须能克服搭便车问题。 因为意识形态是一种节约认识世界的费用的工具,所以为了使意识形态有效率,它必须相当好地合乎个人对世

文档评论(0)

jiayou1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307011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