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田开发综合评价在油田二次开发项目后评价中的应用.(特fhl)技巧.doc

油田开发综合评价在油田二次开发项目后评价中的应用.(特fhl)技巧.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综合评价在油田二次开发项目后评价中的应用 李斌 龙洪波 刘丛宁 袁立新 房梦斋 中国石油冀东油田分公司 ,河北 唐山 063004 摘 要 后评价是项目生命周期最后和不可或缺的环节,但原方法操作过于繁杂且计算量大,故而执行起来有一定困难。现将油田开发综合评价方法用于项目后评价,其中的关键是设立既要满足项目后评价要求又要符合实现项目目的的评价指标体系,权重系数以及确立综合评价方法,并对可持续性进行了后评价及成功度计算。本文采用组合评价方法与经改造后的成功度法相结合,以油田二次开发项目为例对此进行了有益的探讨,并将其方法进行了编程。该方法具有简便可靠、可比性强、客观性强、可操作性强的特点,在非详细后评价中可使用此简易方法,便于推广应用。 关键词 综合评价;后评价;权重系数;二次开发;TOPSIS法;ELECTRE法 后评价是项目生命周期最后和不可或缺的环节。项目后评价是指在项目已经完成并运行一段时间后,对项目进行系统的、客观的分析和总结。19世纪30年代产生在美国,直到20世纪70年代,才广泛地被。]。 现以《高尚堡油田高5断块沙三2+3油藏二次开发方案》(油藏工程部分)项目实施后的后评价为例,说明运用综合评价体系进行项目后评价的过程与方法。 1.基本情况 高5断块是高深北部的主力含油断块,位于高北断层上升盘,由两条断层夹持的反向屋脊断块。断块内基本无断层,构造相对整装。从1982年投入开发至今已30余年,因层间矛盾突出,含水上升快,井网不完善,开发效果差,造成水驱控制程度低(55.4%)、动用程度低(33.7%)、标定采收率低(24%),为改善开发效果、提高采收率,调整了开发部署,进行油藏二次开发。按照二次开发的“三重”理念,于2010年1月编制了《高尚堡油田高5断块沙三2+3油藏二次开发方案》(油藏工程部分)?。于2010年4月开始实施方案1 [3]。时至今日已实施3年了,结果如表1所示。 2、后评价指标的设置 油田开发系统是开放的、灰色的复杂巨系统[4],它与外界有着广泛的联系。故指标的设立是将项目过程、项目效益、项目影响、项目持续性的后评价内容分解并归纳为地质、工程、管理、经济及社会影响分析、风险分析、可持续性分析等指标。编制调整方案或二次开发方案的目的在于在原基础上增加油气产量、提高油田管理水平、提高最终采收率和提高经济效益,即提高油田开发总体水平, 表1 方案1实施后生产数据表 年份 实施情况 油井数 (口) 水井数 (口) 核实年产油量(104t) 核实年产水量((104t) 核实年产液量((104t) 年均含水率 (%) 核实累积产油量(104t) 2009 实施前 27 11 1.69 14.03 15.72 89.26 54.00 2010 实施后 45 13 3.34 8.73 12.07 72.36 57.33 2011 44 16 4.52 10.50 15.02 69.88 61.86 2012 47 37 4.36 11.23 15.59 74.60 66.22 简言之为了实现“一增三提高”。二次开发项目后评价的目的应该是用实施后的生产数据对比设计方案的异同,从中总结经验教训,以利完善与修正原方案并实施项目监控,不断提高投资决策水平、管理水平和油田开发水平。因此,后评价指标的设置还应能反映设计方案“一增三提高”的目的。 根据确定综合评价指标的最基本原则即评价指标要适应需评价的对象[5],对二次开发项目后评价评价指标的设置主要反映“一增三提高” 4类二级指标及三级指标15项(图1)。最后确定为除储量动用程度(本例不易计算)、井网密度、经济增加值外的12指标[6]。方案1实施前后数据如表2所示。 表2 方案1实施前后评价指标数据表 指 标 年油气产 量 (104t) 累积产油量 (104t) 储量控制程度 (%) 年综合含水率 (%) 含水上升率 (%) 地质储量采油速度(%) 综合递减率 (%) 储采比 (无因次) 最终采收率 (%) 吨油成本 (元/t) 吨油利润 (元/t) 投入产出比(无因次) 设 计 数 据 2010年 4.57 58.57 78.0 70.2 -17.98 1.06 -44.38 31.92 26.58 1410 943 1.96 2011年 6.87 65.44 78.0 74 2.38 1.6 -44.44 20.57 42.50 1194 1245 2.40 2012年 6.19 71.63 78.0 80.2 4.31 1.44 12.6 21.72 47.26 1240 1978 3.05 实 施 数 据 2010年 3.34 57.34 82.0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我是自由职业者,从事文档的创作工作。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