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国论比较阅读技术报告.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由于作者立场、观点不同,观察问题的角度不同,所以同一历史事件在他们的笔下得出了不同的结论,但又都能言之成理,史论虽不全面却又都能持之有故,而且选材典型、论证周密,具有极强的说服力。 * * 各出机杼 异曲同工 ——苏洵、苏辙、苏轼《六国论》 比较阅读 战国后期,山东的齐、楚、燕、赵、齐、魏六国合纵,对抗函谷关西的秦国,当时无论是内在力量还是外表声势,六国都大大超过偏于西隅的秦国,但其结局恰恰是六国纵散约败,一个个被秦国蚕食鲸吞。公元前二二一年,嬴政终于横扫六国登上始皇帝的宝座。中国历史上这一引人注目的历史现象,一直引起历代学者的深思,他们纷纷探究其中的原因,力图对此作出正确的解释以作史鉴。 苏辙《六国论》第一段: 尝读六国《世家》,窃怪天下之诸侯,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发愤西向,以攻山西千里之秦,而不免于死亡。常为之深思远虑,以为必有可以自安之计,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 立论角度       写作目的        中心论点   轼论  辙论  洵论   人才 战略形势 外交政策 立论角度 借古讽今 民之秀异 各安其处  借古讽今 加强边备 御敌于外 借古讽今  改赂为战 救亡图存 写作目的  六国久存,在于养士  六国灭亡,战略失策  六国破灭,弊在赂秦  中心论点   轼论  辙论  洵论   二、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使秦国国力大增,具备了统一中国的实力。 从历史上说,六国被灭的原因主要有哪些? 一、六国的失败,主要是政治上保守,因循守旧,不重视改革,不能坚持“合纵”政策去对付秦国的“连横”政策,被秦国远交近攻的手段各个击破。 三、战国长期的战乱,民不聊生,由分裂到统一, 符合人们的愿望。秦国统一中国,是历史发展的 必然趋势。 探究结论 *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我是自由职业者,从事文档的创作工作。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