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化村小流域治理可研报告.doc

  1.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可行性分析报告建设是分析立项备案可研报告建议书范文格式模板范本建议书代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申请报告分析,策划方案申报书详细编制方案代项目建议书,建设工程新建改造改扩建拟建厂房生产线项目预可行性研究报告。

伊通满族自治县景台镇 绿化村小流域治理可行性研究报告 伊通满族自治县水利勘测设计院 二00六年六月二十六日 2006.6.28修改后按小流域设计 1 项目概要 1.1项目背景 1、项目背景 本流域地处伊通满族自治县西北部,属大黑山山脉的低山丘陵区,相对高差较大。虽然河流分布较少,但靠天然降雨水利资源比较丰富。而且山上有泉水分布,农业生产多数靠自然灌溉。因此枯水年造成干旱现象很多,而丰水年由于河谷发育良好,山高谷深等地理原因,每遇汛期,洪水来势凶猛,再加上没有拦蓄工程,不仅白白的浪费了水利资源,而且还造成水土流失和洪灾泛滥。人为的破坏滥砍滥伐等因素,也加重了土壤植被的破坏、土壤砂化等现象的产生。因此为改善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带动区域经济的振兴,确定对景台镇绿化村小流域进行综合开发和治理。 1.2项目范围、规模、内容与工期 建设范围:景台镇绿化村、刘家屯村、姚家屯西沟村、毯子房等4个村。 建设规模及内容:建设规模1万亩。其中:改造坡耕地种植玉米制种7400亩,旱田改水田200亩。建设塘坝1 座,修建田间排水沟5 km。 工期:一年。 1.3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根据《吉林省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建设费用构成标准》和《水利水电工程标准》编制规定。项目总投资 万元。 其中:国家投资 万元,地方配套 万元,群众自筹 万元。 1.4效益: 项目建成后、农业基础设施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农、副、鱼业效益将大大增长。农民收入增加,地方财力增强。不但提高了生态效益,也增强了社会效益。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并逐步趋向良性循环。 1.5组织领导和管理 为加强对项目的统一领导和协调,保证项目建设按计划有序开展,县成立项目领导小组。 组长:王辅(主管农业副县长) 成员:马新忠(县财政局局长) 王玉琢(县水利局局长) 黄有杰(县农业局局长) 马杰(县财政局副局长) 王福山(县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主任) 李胜(县林业局副局长) 赵品会(景台镇党委书记) 关海龙(县农业综合开发办副主任) 2项目区概况 2.1自然概况 2.1.1地理位置及范围 该项目区位于伊通满族自治县境内,地理坐标为北纬43°18′,东京125°23′。属长白山余脉—大黑山山脉的低山丘陵区。海拔高程在227m~538m之间,相对高度在100m~310m之间。项目区位于景台镇东部,距县城40km,距省城长春市的乐山镇仅4 km。项目区包括绿化村、姚家屯村、姚家屯西沟村、西大成号村4个村。 2.1.2水文气象 本区属温带大陆性气候。气温高于中东部地区,枯水年降雨较少,大黑山北部易发生干旱。气候特点为:四季分明,春季干旱风大,夏季炎热,秋季低温早霜,冬季寒冷漫长少雪。 以伊通气象站为参证站,统计各项气象要素,统计系列年限为1958年-2001年,近期未发生异常天气。多年平均降水量640mm,降水多集中在6月-9月份,占多年平均降水量的75.8%。多年平均水面蒸发量810mm(E601)。 多年平均气温4.7℃,极端最高气温36.8℃(1979年7月18日),极端最低气温-40.6℃(2001年1月13日)。多年平均风速3.0m/s,历年最大风速24.0m/s(风向SW)。 最大冻土深度1.67m,无霜期在137天左右。日照时数为2510.6小时。 2.1.3地形、地貌及土壤 本区属低山剥蚀丘陵地形。自中生代以来连续上升,形成断块地貌,但由于长期剥蚀,山体起伏较小,大部分丘陵较平缓,多为二级夷平面,山体呈浑圆状,山间谷地较发育。 该区土壤种类较多,地形比较复杂。但项目区位于比较平缓的河谷地带,主要以灰棕壤和棕壤为主。土层厚度在25-50cm,土壤质地为壤土。由于土壤中腐殖质含量偏低,土粘重透水性差,有机质转化率低,因此为满足生产需要,必须进行全面改土,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的透水透气性。 2.1.4水资源 项目区内地下水类型为碳酸盐类裂隙溶隙水和花岗岩风化裂隙水。该区地下水主要以泉水的形式出露地表,泉水最大流量为1.815升/秒,最小流量为0.003升/秒,通常为0.079-0.218升/秒,地下水量极贫乏。 2.2水土保持现状及水土流失情况 2.2.1水土保持现状及水土流失情况 水土保持现状:项目区的领导及广大人民群众高度重视,保护自然资源,多次对侵蚀沟、坡耕地进行治理。由于没有科学的规划及管理,边治理边破坏,致使治理成果没得到巩固和有效的保护。项目区仅存的水土保护措施也基本失去了预防水土流失、保护土壤的作用。 2.2.2水土流失情况 1、水土流失现状 项目区现有水土流失面积10000亩,占土地面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你好世界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