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目 录 1. 课题背景 2. 化石燃料环境友好的能源路线 3. 化石燃料环境友好的工业材料路线 4. 总结 1 课题背景 全世界每年向大气中排放CO2 340亿吨以上,其中约20亿吨被海洋吸收,陆地生态系统吸收7亿吨左右;人工利用量不足10亿吨。 显然, CO2排放量已经远远超过了大自然自身平衡的能力,降低化石燃料利用过程中的CO2排放,进而降低大气中的CO2浓度已成为全球面临的重大挑战。 1 课题背景 最近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达成了《巴黎协定》,奠定了全球气候治理的基础。它设定的长期目标是将全球平均气温比工业化之前的升高幅度控制在2℃之内。在本世纪下半叶实现全球温室气体的净零排放,并努力将气温升幅限制在1.5℃之内。世界各国在2020年前通报2050年低碳排放发展长期战略。 中国2014年二氧化碳排放量约100亿吨,超过欧盟与美国的总和,人均排放量也超过欧盟,中国面临的国际减排压力巨大,严重制约了我国未来发展空间!CO2的减排与利用既是政治问题,也是经济问题和科技问题。 因此绿色发展、低碳经济转型的核心是化石能源的革命,实现经济增长与化石能源消费及碳排放量的脱钩。 近年来我国严峻的环境污染事件特别是日益严重的大气雾霾问题也表明末端治理已不能完全解决环境问题,必须从源头控制。 1 课题背景 低碳技术 源头控制的“无碳技术” ---绿色能源技术 过程控制的“减碳技术” ---化石能源节能减排技术 末端控制的“去碳技术” ---封存利用二氧化碳技术(CCS/CCUS) 1 课题背景 1 课题背景 绿色能源快速发展受限 成本、环境、不确定因素 现有工业节能减排有限 例如:吨电解铝耗电不小于13000度 因此,发展封存利用二氧化碳技术(CCS/CCUS) 开发新的低碳工业路线 1 课题背景 我国能源工业结构以煤炭为主,全球其他国家的煤炭消费在能源结构中的占比是17%,加上中国,这个比例就变成了31%,中国一举抬高了全球煤炭占比14个百分点。所以,我国面临的二氧化碳减排压力最大。 因此,我们提出了基于二氧化碳减排的对环境友好的能源工业和材料工业路线。 2. 化石燃料环境友好的能源路线开发 传统能源利用方式有两大缺点: 一是化石燃料中的化学能必需先转变成热能再转变成机械能或电能,受卡诺循环及材料的限制,在机端所获得的能量效率只有33~35%; 二是传统能源利用方式给人类生活环境造成了巨量的废水、废气、废渣、废热和噪声的污染。 多年来人们一直努力寻找既有较高能源利用效率又不污染环境的能源利用方式。 2. 化石燃料环境友好的能源路线开发 将化石燃料碳氢化合物在一定工艺条件转化为CO2和H2,将H2利用燃料电池发电; CO2进行封存利用(CCUS),被认为是化石燃料对环境友好的能源路线: 图1.化石燃料环境友好能源路线示意图 2. 化石燃料环境友好的能源路线开发 氢燃料电池发电是具有能源革命意义的新一代能源动力系统,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能源,其能量转换率可达60%~80%,使用效率是普通内燃机的2~3倍。 另外它还具有排气干净、噪音低、环境污染小、可靠性强及维修性好等优点。对于解决“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这两大世界难题有重要意义 。 2. 化石燃料环境友好的能源路线开发 氢作为清洁能源可以利用再生能源进行转换,是解决“弃风弃光”的一种有效途径; 将化石能源转变为氢清洁能源进行工业利用是解决全球气候变化及环境污染一条可行工业路线。 氢可以通过不同方式(内燃机、燃料电池或其他方式)转换为电能输送上网。 但是,目前CO2的捕集封存(CCS/CCUS)在国内外仍处于研发和示范阶段,面临着高成本、高能耗、长期安全性和可靠性不确定等突出问题。 CCS要额外消耗能源,采用CCS技术增加了25%~40%的额外能耗,投资巨大且不具备经济效益。 虽然二氧化碳驱油是目前比较好的CCUS方法,但驱油所用CO2大约会有2/3回到地表,因此CO2驱油只是短时效的CCUS项目,不能当作长期性的CCUS封存方法。 2. 化石燃料环境友好的能源路线开发 CO2利用方式 所需原料 固碳理论比/kg/CO2kg 矿石封存 含镁矿石 1.8:1 含钙矿石 3.6:1 合成碳酸二甲酯 甲醇 1.45:1 合成聚碳酸酯 PC 环氧丙烷 1:1 合成甲醇 H2 H/C=3:1 目前在世界上也没有一条比较理想的CO2化学封存利用技术路线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