層次分析法算法文档.docx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層次分析法算法文档

层次分析法算法 及相关程序说明 项目负责人:程序编写:完成时间:2009年12月21日目 录1 引言32 层次分析算法的基本原理32.1 层次结构图32.2 构造比较矩阵42.3 相对权向量确定52.4 一致性检验52.5 计算组合权向量和组合一致性检验63 算法的具体实现流程73.1 算法流程图73.2 实现步骤83.3 数据准备与预处理84 层次分析算法程序实现94.1 程序使用说明94.2 程序源代码94.3 程序运行15参考文献16层次分析算法1 引言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会碰到很多决策问题,需要考虑的因素有多有少,有大有小,并且不同的因素对于决策的重要性、影响力以及优先程度都不同,并且这些因素的共同特点都是通常涉及到经济、社会、人文等方面的因素,故难以量化,人的主观选择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这就给用一般的数学方法解决问题带来本质上的困难。故引入层次分析法来处理这一类问题。该法由T.L.Saaty等人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这是一种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系统化的,层次化的方法。层次分析法的优点有系统性、实用性、简洁性等。但其也有缺点及局限性。它只能从原有方案中选优,不能生成新方案,其比较、判断直到结果都比较粗糙,不适合用于精度要求较高的问题。还有就是在给出对比矩阵时人的主观因素影响很大。2 层次分析算法的基本原理2.1 层次结构图层次分析法解决问题的基本思想与人们对一个多层次、多因素、复杂的决策问题的思维过程基本一致,最突出的特点是分层比较,综合优化.其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如下:(1) 分析系统中各因素之间的关系,建立系统的递阶层次结构,一般层次结构分为三层,第一层为目标层,第二层为准则层,第三层为方案层。(2) 构造两两比较矩阵(判断矩阵),对于同一层次的各因素关于上一层中某一准则(目标)的重要性进行两两比较,构造出两两比较的判断矩阵。(3) 由比较矩阵计算被比较因素对每一准则的相对权重,并进行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检验。(4) 计算方案层对目标层的组合权重和组合一致性检验,并进行排序。决策目标(O)准则1(C1)准则2(C2)准则m1(Cm1)子准则1(C1(1))子准则2(C2(1))方案1(P1)方案2(P2)方案n(Pn)子准则m2 (Cm2(1)) 图6-1:层次结构图利用层次分析法研究问题时,首先要把与问题有关的各种因素层次化,然后构造出一个树状结构的层次结构模型,称为层次结构图。一般问题的层次结构图分为三层,如图6-1所示。最高层为目标层(O): 问题决策的目标或理想结果,只有一个元素。中间层为准则层(C): 包括为实现目标所涉及的中间环节各因素,每一因素为一准则,当准则多于9个时可分为若干个子层。最低层为方案层(P): 方案层是为实现目标而供选择的各种措施,即为决策方案。一般说来,各层次之间的各因素,有的相关联,有的不一定相关联;各层次的因素个数也未必一定相同。实际中,主要是根据问题的性质和各相关因素的类别来确定。2.2 构造比较矩阵构造比较矩阵主要是通过比较同一层次上的各因素对上一层相关因素的影响作用。而不是把所有因素放在一起比较,即将同一层的各因素进行两两对比。比较时采用相对尺度标准度量,尽可能地避免不同性质的因素之间相互比较的困难。同时,要尽量依据实际问题具体情况,减少由于决策人主观因素对结果造成的影响。设要比较个因素对上一层(如目标层)的影响程度,即要确定它在中所占的比重。对任意两个因素和,用表示和对的影响程度之比,按1~9的比例标度来度量。于是,可得到两两成对比较矩阵,又称为判断矩阵,显然,因此,又称判断矩阵为正互反矩阵。表6-1: 比例标度值标度 含 义 1 与的影响相同 3 比的影响稍强 5 比的影响强 7 比的影响明显地强 9 比的影响绝对地强 2,4,6,8 与的影响之比在上述两个相邻等级之间 与的影响之比为上面的互反数比例标度的确定:取1~9的9个等级,而取的倒数(见表6-1)。由正互反矩阵的性质可知,只要确定的上(或下)三角的个元素即可。在特殊情况下,如果判断矩阵的元素具有传递性,即满足则称为一致性矩阵,简称为一致阵。2.3 相对权向量确定相对权向量的确定有多种方法,一般分为和法、求根法(几何平均法)及特征根法。在本次项目中我们采取的相对较为容易的和法来确定特征根。其具体算法如下:取判断矩阵个列向量归一化后的算术平均值,近似作为权重,即 类似地,也可以对按行求和所得向量作归一化,得到相应的权重向量。2.4 一致性检验通常情况下,由实际得到的判断矩阵不一定是一致的,即不一定满足传递性和一致性。实际中,也不必要求一致性绝对成立,但要求大体上是一致的,即不一致的程度应在容许的范围内。主要考查以下指标:(1) 一致性指标:。(2) 随机一致性指标:,通常由实际经验给定的,如表6-2。

文档评论(0)

haihang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