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章旧城区改造与更新的内涵
第一章 旧城区改造与更新的内涵
城市是以非农业产业和非农业人口集聚形成的较大居民点,一般包括区、工业区和商业区并且具备行政管辖功能。。长期历史发展中逐步形成的
1 旧城区改造的概念
在我国,近年来旧城人口数量不断增加,密度增大,加上城市本身建成已久,建筑质量、服务设施和环境的状况已经严重影响到了居民的生活。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我国房地产业蓬勃发展,各旧城区随之出现了大规模的改造浪潮。
改造是指着眼于满足新的功能需求,提高环境品质
2 旧城区改造的方式
根据待改造地区的不同情况,旧城区改造的方式也不尽相同。概括来说,旧城区改造主要有以下三种方式。
2.1 再开发
旧城区再开发是针对布局混乱、分区不明、城市功能丧失、环境质量差的城区所进行的较大规模的拆除改造,破坏原有结构,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建立城区规划布局,调整或重新对城市进行功能分区,合理规划城市土地利用情况,重整道路系统,新建较为完善的配套设施,使城市土地利用集约化,完善城区功能,提高城区的环境质量,满足人们生活需要,创建宜居环境。
2.2 整治
整治的改造方式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旧城区的原有结果。在城市功能较差或是城市环境质量较为恶化的区域,剔除与城市总体发展不相符的内容,拆除不适宜的建筑物和构筑物,新建部分建筑,完善必要的城市设施。对尚具有使用价值或具有保留价值的建筑物和构筑物等进行保护性修缮、改造,以提高城区总体环境质量。
2.3 保护
旧城区保护是指对那些存在现状良好,具有保留价值的建筑物、构筑物、街区等物质因素的区域内,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如进行保护性维护修缮等,在其附近区域内基本不做改变的小规模改造建设。
(二) 旧城区更新
旧城区更新是一种城市中已经不适应现代化城市社会生活的地区必要的、有计划的改建活动1975年C·亚历山大发表了《俄勒冈校园规划实验》。他在文中批评了“大规模推倒重建”的城市更新方式,探讨了用新的连续性的规划指导城市改造的可能性。彼得·罗伯茨和休·赛克斯认为:“城市更新是综合协调和统筹兼顾的目标和行动。这种综合协调和统筹兼顾的目标和行动引导着城市问题的解决,这种综合协调和统筹兼顾的目标和行动寻求持续改善亟待发展的经济、物质、社会和环境条件。”在国内,文国玮在《整治与更新、净化与进化——谈当前旧城改造与更新》一文中指出,“更新就是为适应现代城市生活的需要,在保留传统建筑风格特色的前提下,对建筑进行更新改建”。而张京祥在《小议城市更新》中提出,“城市更新、经济、社会空间结构变动与功能重组的持续性系统工程,有别于简单意义上的‘旧城改造与更新’,它的更新主体更为广泛:几乎所有的城市形成之时即伴随着有机体的更新;它的更新范围更为全面:从物质性老化的建筑空间到机能衰退的社会经济区域;它的更新内容更为深刻:从表象的景观环境到内在的社会文化网络;它的更新手段更为丰富:从单纯的保护或大拆大建到政策、法规引导下的更新改造”。
2 旧城区更新的内容与方式
旧城区更新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表现为层次多、要素多、功能复杂。从物质形态角度来说,包括城市中的建筑物、基础设施、绿地等;从非物质形态角度来说,还包括社会网络、区域文化等,因而,旧城区的更新应该包括以上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要对旧城区内的实体进行更新,包括建筑与设施等的改建、重建、功能重构或综合整治等,用相对较少的物质财富来促进城市发展,提升城市环境,提高居住质量等;另一方面还要对旧城区内的生态环境、人文环境进行改造或延续,提升公众社会福利,保护弱势群体利益等。
正如在《北京旧城与菊儿胡同》一书中吴良墉先生对旧城更新进行的定义:一是改造、改建或再开发,指比较完整地剔除现有环境中的某些方面,目的是为了开拓空间,增加新的内容来提高环境质量;二是整治,指的是对现有环境进行合理的调节和利用,一般指做局部的调整或小的改动;三是指保护,是指保护现有的格局和形式并加以维护,一般不许进行改动。扩展来说,旧城区更新落实到某一具体的街区或建筑物上,其更新方式包括保护、修复、改建、整治、拆除重建等。
2.1 保护
这种方式主要针对旧城区内具有很高保护价值的文物、历史建筑、历史街区等。更新过程中要坚持文化遗产保护的原则,对其保护与维修要“不改变原状”,包括其建筑立面、结构、形态、布局和肌理等方面。
2.2 修复
对于那些从使用或历史价值来讲,还具有一定保留意义的建筑或构筑物等进行保护性维缮。
2.3 改建
对于旧城区中的建筑或街区在原有的基础上加以改造,以使其适应城市发展的新需要。
2.4 整治
是指对旧城区的某一完整地段的综合治理与更新,内容包括改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改沿街立面、整治环境有建筑节能改造等,不改变建筑主体结构和使用功能
2.5 重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