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等离子体所实习报告
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实习报告姓名:王洋洋 班级学号:20101513052013年8月1概述早就听说“人造太阳”比“登天”还难,很想去中国的聚变基地去看一看,了解相关的情况,这个愿望最终得以实现。这次2013年7月8号到7月12号为期5天的实习。第一天上午主要是王青老师主持一个欢迎会和高翔老师作的一个受控核聚变研究进展的科普报告。第一天下午是对等离子体所进行了一个总体的参观了解,主要有低温工程与应用研究室、托卡马克物理实验研究室、直流脉冲发电机组、EAST全超导托卡马克装置、超导实验室和氦低温系统的研究室等。第二天之后我组主要是在余耀伟和张继宗两位老师的带领下,对托卡马克物理实验研究室的实习参观,其间进行的内容主要是了解诊断组和真空组的情况、参观相关的实验装置。阅读相关的文献。展开相应的讨论。围绕着大致三种实习目的,一是把我们所学到的专业基础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二是巩固专业理论教学的效果,培养我们调查、研究、观察问题的能力;三是使得我们更好地了解社会、了解将来可能从事的行业,为将来更快的适应工作打下基础。为此目的,这一行的实习开展了多种多样的实习形式,主要有:参观、讨论、听取报告、阅读文献、查取资料、同老师交流,学生间互相交流等,感触与收获还是蛮多的。这次实习收获很大,最重要感触是:核聚变的道路上可谓是困难重重,可是凭借我们的学识、眼光与能力,我们将逐渐解决各种困难,对于某些误入的死胡同,我们也会有大胆的假设,巧妙的构想,从而另辟新途,开创天地,从而在“人造太阳”的路途上更近一步。其实这也是对自己所学相关内容的一次深化,虽然聚变和裂变是有些差别的,不过在很多方面,它们拥有共同点,在总体的设计上,所遵循的能量转化方式是相同的,大致按照核能-热能-机械能-电能的方向走,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来看这件事,变得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对自己的想法也是大大的开拓,对于将热量导出来到发电的这一块,与裂变是非常相似的。最后是这次实习对自己阅历的丰富,眼界的扩展都有很大的意义,对于激发自己科研的兴趣,对知识进行获取和探索也有很大的激励作用。依据我的了解,虽然核聚变相关的研究工作已经开展了好多年,并且可能还要进行为期几十年甚至更长时间的研究,才能达到我们设想的受控核聚变的目的。从这一行实习,我看到有些研究条件是挺艰苦的,可是对于研究本身的兴趣还有对于人类、环境的方面责任会使我们的工作不断向前,同时这个过程也是人生价值的不断实现过程。2等离子体研究所概况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简称“等离子体所”,英文缩写为ASIPP)筹建于20世纪七十年代初,正式成立于1978年9月,其前身为“合肥受控热核反应研究实验站”。主要从事高温等离子体物理、磁约束核聚变工程技术及相关高技术研究和开发,以解决人类未来战略新能源——受控热核聚变能为目标。等离子体所是我国热核聚变研究的重要基地。先后建成并运行了三代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常规磁体托卡马克HT-6B、HT-6M,我国第一个圆截面超导托卡马克HT-7,世界上第一个非圆截面全超导托卡马克EAST。随着EAST辅助加热系统建设和装置升级改造,EAST将在国际聚变界上起到更加重要的作用,为ITER和我国下一代聚变堆奠定必要的科学技术基础。经过近35年的发展,等离子体所在高温等离子体物理实验及核聚变工程技术研究方面处于国际先进水平,已形成了广泛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与欧、美、日、俄、澳等近三十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稳定合作交流关系。成为“第三世界科学院开放实验室”和“世界实验室聚变研究中心”。在中国第一次以完全平等身份参加迄今最大的国际科技合作项目“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计划(ITER)”后,等离子体所成为ITER中国工作组的重要单位之一,承担了PF与TF导体、校正场线圈、超导馈线、电源与诊断等采购包。目前采购包研制进展已处于ITER合作方的前列。 2012年初,等离子体所筹建“淮南新能源研究中心”。中心目标是建立国家级的科研院所,建成国际一流的新能源研究基地;总体定位是面向国际前沿、面向国家战略需求,面向地方经济需求;发挥国家级科研机构的骨干与引领作用;实现从应用基础研究到产业化创新价值链的形成。未来主要承担聚变能源及新能源科学相关领域的研究应用、学术交流和人才培养等工作。等离子体所高度重视大科学工程项目派生出来的技术应用及其发展,积极开拓新的研究领域和交叉科学,确立了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在环境、新能源、化工、新材料等领域的应用研究。其中,太阳能材料与工程研究方面,建成大面积染料敏化太阳电池制作实验线,并在安徽省铜陵市建立了“染料敏化太阳电池中试生产基地”。等离子体技术应用方面,积极进行技术成果转化,2012年底与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签约建设“中科院等离子体应用技术中试基地”。3实习内容 我于2013年7月8号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