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风游寺道路改造项目工程
顶
管
施
工
专
项
方
案
编制:
审核:
审批:
江苏传力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2016年月日第一章 工程概况 4
第一节 工程简介 4
第二节 工程特点 4
第二章 方案调整及编制依据和原则 7
第一节 顶管的优点 7
第二节 情况分析 7
第三节 方案调整 9
第四节 顶管方案确定 11
第五节 顶管编制依据 13
第三章 施工总体部署和现场组织机构设置 15
第一节 施工目标 15
第二节 施工指导思想 15
第三节 施工组织机构 15
第四节 交通疏导 16
第五节 拟投入的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表 16
第六节 周转料计划表 17
第四章 工程施工方案与工艺 19
第一节 道路管线复核检测 19
第二节 顶管工作井施工顺序和工艺 19
第三节 顶管设备安装 25
第四节 顶管施工 26
第五节 顶管接收井砌筑 35
第六节 破路、雨水收水井砌筑 36
第五章 安全文明施工管理措施 38
第一节 安全施工措施 38
第二节 现场安全管理措施 40
第三节 文明施工及治安消防 42
第六章 质量保证措施 44
第一节 质量保证措施 44
第二节 顶管施工测量和方向控制 44
第三节 工作重点及难点 45
第七章 地下管线和周围构筑物的保护 46
第一节 工程施工中需采取的保护措施 46
第二节 施工过程中地面变形量控制措施 46
第八章 环境保护措施 47
第一节 水环境保护措施 47
第二节 大气环境保护措施 47
第三节 声环境保护措施 47
第四节 固废环境保护措施 47
第五节 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48
第六节 夏季和雨季的施工措施 48
第九章 应急救援预案 50
第一节 应急预案的方针与原则 50
第二节 应急预案工作流程图 50
第三节 明挖深基坑开挖存在的危险因素及预防、应急措施。 50
第四节 顶管施工中可能发生的问题及应急处理预案 53
附件:钢板桩支护计算书 55
工程概况
工程简介
本工程雨水排放位于秦淮区凤游寺道路上,该道路呈南北走向,北起集庆路,南至城墙南路,全长525m。雨水管渠设计采用重力流排水系统,根据片区规划情况,本条道路设计雨水管如下:
(1)汇水面积:本条道路北段设计雨水管汇水面积为4.88ha,南段设计雨水管汇水面积为2.76ha。
(2)排水方向:
K0+250~集庆路段敷设一根d600-d1000雨水管,收集路面及周边地块雨水,全长约248m,自南向北排入集庆路下现状d1200雨水管;
K0+280~城墙南路段敷设一根d600-d800雨水管,收集路面及周边地块雨水,全长约244m,自北向南排入城墙南路下现状d800雨水管。
沟槽开挖采用开挖施工。管道埋深≤3米的管道采用开挖方式,埋深>3米的管道采用钢板桩支护方式。地质特征拟建场地位于南京老城南门西地区,北起集庆路,南至城墙南路,场地现为正在使用的道路,现地势稍有起伏,呈北高南低趋势,勘察期间测得各钻孔孔口标高为11.85~16.49米,最大高差为4.64米。
拟建场地地貌单元为阶地~漫滩地貌单元。
根据野外钻探、原位测试及室内土工试验成果综合分析,拟建场区地基土自上而下可分为如下几层:
-1层杂填土:色杂,表层约20-30厘米的沥青路面,其下为以堆填的砖块、砼块、石子、瓦片等建筑垃圾为主组成,混夹粘性土少量,结构松散,堆积年代大于10年,场区普遍分布。
-2层素填土:灰黄色,黄灰色,灰褐色,可塑状态为主,局部软塑状态,湿,夹植物根茎及少量石子、青砖渣,含少量腐殖质,堆积年代大于10年,土质欠均匀,场区普遍分布。
层粉砂:灰黄色,饱和,稍密状态为主,局部松散,含少量有机质,矿物成分为石英、长石,级配一般,中压缩性,分布于场区南端。
-1层粉质粘土:灰黄色、黄褐色,以可塑状态为主,局部硬塑状态,中等压缩性,稍湿,含铁锰质氧化物,土质欠均匀,土切面稍有光泽,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无摇振反应。场区大部分地段分布。
-2层粉质粘土夹砾石:灰黄色,黄褐色,中等压缩性,湿,粉质粘土为可塑~硬塑状态,砾石含量约20~30%,自上而下含量增加,砾径为1~4厘米不等,个别>3厘米,稍有磨圆度,以石英质为主,该层土质不均匀,场区普遍分布。
-1层强风化泥岩:紫红色,岩体组织结构大部分破坏,矿物成分显著变化,该层强烈风化成土状,裂隙较发育,标准贯入实测击数皆大于50击,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级,属极软岩,浸水易软化。场区普遍分布。
-2层中风化泥岩:紫红色,块状构造,泥质胶结,主要矿物成分为长石、粘土矿物如高岭土等,岩芯采取率大于85%,岩体较完整,属极软岩,锤击声哑,易断,手不易折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