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水、电解质代谢紊乱
水和电解质广泛分布在细胞内外,参与体内许多重要的功能和代谢活动,对正常生命活动的维持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临床上常见的水与电解质代谢紊乱有高渗性脱水、低渗性脱水、等渗性脱水、水肿、水中毒、低钾血症、高钾血症、钙代谢紊乱、镁代谢紊乱等。
体液容量及分布
60%
细胞内液40%
细胞外液20%
血浆5%
组织间液15%
第三间隙液 (2-3%)
体液的电解质组成
电解质的生理功能
维持体液的渗透压和酸碱平衡。
维持神经、肌肉、心肌细胞的静息电位,并参与动作电位的形成。
参与新陈代谢和生理功能活动。
1. 钠
*细胞外液的主要阳离子,占90%以上
*主要由食盐获得,6-10g/日
*肾脏调节钠离子的代谢(多吃多排,少吃少排,不吃不排)
*正常浓度130-150mmol/L,平均 142mmol/L
2. 钾
* 细胞内液的主要阳离子,占总量的98%
* 主要从食物获得,2-3g/日
* 尿中排出
* 正常浓度3.5-5.5mmol/L
3.钙
机体内钙的绝大部分(99%)贮存于骨骼中,细胞外液钙仅是钙总量的0.1%
血钙浓度2.25~2.75mmol/L
45%为离子化钙,有维持神经肌肉稳定性作用
4.镁
约半数镁存在于骨骼内,其余几乎都在细胞内
正常血镁浓度0.7~1.1mmol/L
镁对神经活动的控制、神经肌肉兴奋性的传递、肌收缩及心脏激动性等方面均有重要作用
5.磷
体内磷约85%存在于骨骼中,细胞外液中含磷仅2g
正常血清无机磷浓度0.96~1.62mmol/L
核酸及磷脂的基本成分、高能磷酸键的成分之一,还参与蛋白质的磷酸化、细胞膜的组成,以及参与酸碱平衡等
水和钠的代谢紊乱
低
血钠 正常
多
低
体液 正常
多
低容量性低钠血症(低渗性脱水)
高容量性低钠血症 (水中毒)
等容量性低钠血症(SIADH)
低容量性高钠血症(高渗性脱水)
高容量性高钠血症(盐水中毒)
高容量正常钠血(水肿)
一.等渗性缺水(正常血钠性体液容量减少)
一.概念:又称急性缺水或混合性缺水,在外科病人中最易发生,水钠成比例丧失,血清钠在正常范围内,细胞外液渗透压正常。
病理生理:水与钠按其在正常血浆中的浓度比例丢失、血钠浓度仍维持在130-145mmol/L、渗透压仍保持在280-310mmol/L、细胞外液减少为主,细胞内液不变或稍减少,持续丢失可引起细胞缺水
二.病因
1.消化液的急性丧失:肠瘘、大量呕吐等
2.体液丧失在感染区或软组织内:腹腔内或腹膜后感染、肠梗阻、烧伤等
3.大量抽放胸、腹水等
4.新生儿消化道先天畸形如幽门狭窄,胎粪肠梗阻或胃肠瘘管等所引起的消化液丧失
三.对机体的影响:
尿量减少,血容量迅速而严重减少可导致休克
四.临床表现和分度
1.轻度:不口渴、乏力少尿、舌干燥、眼窝凹陷、皮肤干燥松弛
2.中度(5%、25%):脉搏细速、肢端湿冷、血压不稳定或下降(血容量不足)
3.重度(6%~7%、30%~35%):更严重的休克表现(酸性代谢产物的大量产生和积聚、胃液H+大量丧失)
五.诊断:
1.病史
2.临床表现
3.实验室检查:血液浓缩(红细胞计数、Hb、血细胞比容)、尿比重增加( 大于1.025 )、血钠正常范围波动
六.治疗
1.原发病治疗
2.静脉滴注平衡盐溶液或等渗盐水(含钠)
3.已出现休克:静脉快速滴注上述溶液约3000ml(按体重60kg计算),恢复血容量(静脉快速滴注时需监测心脏功能)
4.对血容量不足表现不明显:1500ml~2000ml,此外补日需水量2000ml和氯化钠4.5g
5.目前常用的平衡溶液:乳酸钠( 1.86% )和复方氯化钠溶液(1:2)、碳酸氢钠(1.25%)和等渗盐水溶液(1:2)
6.单用等渗盐水时,大量输注后:高氯性酸中毒
7.注意预防低钾血症:一般在血容量补充使尿量达40ml/h后,开始补钾
二.低渗性缺水
一.概念:又称慢性缺水或继发性缺水,失钠多于失水,血清钠浓度低于 130mmol/L,血浆渗透压低于280mmol/L,伴有细胞外液量减少。
病理生理:失钠多于失水,细胞外液低渗,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水在肾小管内再吸收减少,尿量增多;血容量不足后醛固酮分泌增多,肾减少排钠,增加Cl-和水的再吸收,尿量减少。
二.病因
1.胃肠道消化液持续丢失:反复呕吐、长期胃肠减压引流、慢性肠梗阻等(大量钠随消化液排除)
2.大创面的慢性渗液
3.应用排钠利尿剂时未注意补钠:氯噻酮
4.等渗性缺水治疗时补充水分过多
三.对机体的影响
1.细胞外液减少,易发生休克。
2.血浆渗透压降低,无口渴感,饮水减少;ADH分泌减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北京市--京价(房)字〔1999〕第373号.docx VIP
- 中文版transcad用户手册_22地理分析工具.pdf VIP
- DB21_T 1559-2018回弹法检测泵送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pdf VIP
- 汽车智能制造技术课件.pptx
- 中文版transcad用户手册18处理矩阵.pdf VIP
- 机械工程材料 全套课件.ppt VIP
- 大宗贸易居间合作协议书.docx VIP
- 计算机行业AI算力“卖水人”系列(3)-NVIDIAGB200:重塑服务器/铜缆/液冷/HBM价值.pptx VIP
- 电子线路陈振源主编.ppt VIP
- 中文版transcad用户手册_19列表和统计.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