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第五章分析.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交通运输方式的变化影响聚落空间形态的变化 (2)交通运输布局变化影响聚落发展速度 2.交通运输对商业网点分布的影响 (1)交通运输对商业网点选址的影响 (2)交通运输对商业中心形成与发展的影响 【考向预测】 考点 常考内容 交通运输对聚落和商业网点的影响 以交通线分布图为载体、考查交通对聚落分布、城市布局、商业网点的影响 以社会热点问题为背景考查交通对房地产发展和地理环境的影响 以城郊商业布局为切入点考查交通运输对商业网点区位选择的影响 (2014·天津)结合图文材料,回答下题。 【典例剖析】 [典例2] 某商城的位置示意图 上图所示的大型商城,以汇集国际品牌商品、价格优惠为经营模式。某地理小组学生实地考察了该商城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同学们经考察认识到,最利于该商城发展的区位条件是 A.靠近铁路、公路,货运成本低 B.位于大城市之间,顾客来源广 C.接近城市边缘,土地成本较低 D.远离城市中心,环境质量优良 [解读与获取信息] 【尝试解题】 从图中看出,大型商城位于北京和天津之间,交通便利主要是为了方便顾客出行,而不是为了降低货运成本,故A项错误。C项不是大型商城发展的主要区位条件,D项与大型商城的发展关系不大,C、D项均不正确。 【答案】 B 【典型图示】 解图表 · 突特色 24.交通运输布局示意图 1.影响跨海大桥建设的决定性因素和不利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大风、暴雨、大雾等多变的海洋气象;潮汐、风浪等复杂的水文条件) 2.上海在洋山建设新港的主要区位优势。(港区具备深水条件,距国际航线近;岛屿众多,港区发展预留空间大;腹地纵深广阔) 3.长江三角洲城际轨道建设的意义。(增强各城市间的联系与协作,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有利于实现资源合理配置与产业合理分工) 1.交通运输线区位选择的思维模型 【判读方法】 宏观决策 社会经济(人口、资源、城镇分布及经济布局) 资源开发与调配、促进区域间的经济联系、带动沿线地区经济发展、合理布局交通网等 决定性因素 自然因素(地质、地貌、气候、水文) 趋利避害,减少工程量,如尽量选择平原或河谷地形,避开陡坡、断层、沼泽等不利地形 影响选线 科技 克服不利的自然条件的制约 保障因素 微观选线 铁路、高速公路 线路平直 共同原则:方便快捷、少占好地、减少对居民区不必要的干扰 地方性公路 尽量多连接一些节点 管道 利用现有管道,充分考虑沿线油气供应地和消费市场,尽量避开山脉、河流 2.交通运输布局区位分析的思路方法 (1)求同存异构建思维模型 求同——交通运输线和站点的区位选择都受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和技术因素的影响,因此要用综合的观点观察分析区位因素。 存异——根据交通运输点、线区位选择的不同要求,构建相应的区位分析微观模型,如港口区位分析应重点考虑航运条件(港阔水深)、停泊条件(风浪较小)、筑港条件(地势平坦开阔)、腹地条件(广阔而经济发达的腹地)、城市依托。 (2)观图知地整合区位信息 区位分析类问题的解决多依赖于对所给图示信息的判断分析,因此要按照区位因素结构从图表中充分提取有用信息。以交通运输线为例:从区域图中提取地形、地质、河流等区位信息,分析比较自然条件对线路选择的影响。从图中整合资源、人口、城镇分布及经济发展水平等区位信息,对区域运输需求做出综合分析,说明交通运输建设的必要性。 (3)综合分析比较确定方案 交通运输建设方案的比较,既要看到自然条件的不同,又要重视社会经济效益的差异,以“低成本、高效益”为最佳选择。 下图中甲、乙两市之间的M跨海大桥2008年11月17日正式动工建设,拟2013年5月通车。据此完成(1)~(2)题。 【跟踪练习】 (1)建设M大桥的主导因素是 A.海洋气象     B.科学技术 C.环境保护 D.社会经济 (2)M大桥投用后,它将有利于 ①促进两市的经济联系 ②扩大甲市的服务范围 ③带动建材工业的发展 ④扩大乙市的服务范围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解析 第(1)题,影响交通线路建设的主导因素是社会经济需要。第(2)题,两地交通线的建设必然会促进两地的联系;另外,注意图中甲为副省级城市,乙为地级市,则甲市等级高于乙市,M大桥投用后会扩大甲市的服务范围,方便与西南部联系。 答案 (1)D (2)A [测双基·提能力] 本讲结束 请按ESC键返回 [练模拟·做真题] 第二部分 第五章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 高考总复习· 地理 菜 单 析要点 ·剖疑难 解图表 ·突特色 练模拟 ·做真题 夯基础 ·抓关键 测双基 ·提能力 第五章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 [2016备考导航] 明考纲 定方向 1.生产活动中地域联系的重要性和主要方式。 2.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我是自由职业者,从事文档的创作工作。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