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动物源性分析.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布鲁菌属 使人致病的有: 羊布氏杆菌(主要) 牛布氏杆菌(次要) 猪布氏杆菌 犬布氏杆菌(少见) 一 、生物学性状 1、 G—短小杆菌,无芽孢,无鞭毛; 2、需氧菌,初次分离需5-10%CO2,营养要求较高,生长较缓慢,5-7天微小灰色菌落,不溶血 3、生化反应 分解尿素(脲酶活性:猪羊牛) 产生H2S(产生能力:猪牛羊) 4、抵抗力强 波浪热 波浪热 免疫性 胞内寄生菌,以细胞免疫为主 三、微生物学检查及防治原则 分离培养与鉴定 急性期——血 其它期——骨髓 血清学试验(测抗体) 皮肤试验(超敏反应) 高危人群需接种减毒活疫苗 耶尔森菌属 属肠杆菌科耶尔森菌属,对人类有致病的主要有鼠疫耶氏菌(俗称鼠疫杆菌),小肠结肠炎耶氏菌和结核耶氏菌等。鼠疫耶氏菌是我国法定烈性传染病鼠疫的病原体。 历史:三次世界性大流行 目前:仍有散在及爆发(死亡率极高) 监控:是我国重点监控的自然疫源性传染病 所致疾病——鼠疫(黑死病) 传染源: 鼠类、或带有鼠疫杆菌的动物。 传播途径: 跳蚤、呼吸道。 分型: 腺型、肺型、败血症型。 临床特点: 淋巴结炎为主要特点,以寒战、咳嗽、咯血、呼吸困难、全身衰竭为主要表现,死者皮肤呈黑紫色。2—4d内死亡 生物学性状 形态、染色性: G-小杆菌两端浓染,荚膜(+),鞭毛(-),芽孢(-)。 培养特性: 营养要求:不高、兼性厌氧。 菌落:固体培养基上形成细小粘稠菌落、高盐培养基上呈现多形性,液体培养基中可呈现“钟乳石”状下沉。 抵抗力: 对理化因素抵抗力弱,但在自然环境中可长期生存。 变异性: 基因组容易发生变异。 所致疾病: 免疫性 抵抗力 对理化因素抵抗力弱,但在自然环境中存活时间长 三、微生物学检查及防治 专用实验室检测 警惕生物武器 检测动物鼠疫动态 灭鼠灭蚤 接种疫苗 抗菌素治疗 防治原则 预防: 消灭老鼠、跳蚤。 接种鼠疫活菌苗 一、生物学特性 形态与染色 G+ 粗大杆菌,为致病菌中最大者,两端平齐,呈竹节状排列;有芽胞 有氧条件下形成芽孢(空气中)、位于菌体中央宽度小于菌体,椭圆形 有荚膜——本菌特征(其它芽胞杆菌无荚膜) 无鞭毛 培养特性: 需氧或兼性厌氧(厌氧几乎不长) 营养要求不高,典型菌落为R型——卷发样菌落 串珠试验(+),在含微量青霉素培养基上,发生形态变异,为大而均匀圆球形,呈串珠状(以区别其它芽胞杆菌) 串珠试验: 挑可疑菌落 含青霉素的琼脂平板 抗原构造 结构抗原 荚膜多肽抗原 菌体多糖抗原 保护性抗原(芽孢抗原) 炭疽毒素——三种不同成分蛋白质组成复合毒素 抵抗力很强在室温环境中能存活20年;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致病物质 荚膜——抗吞噬,有利于细菌在组织内繁殖扩散 炭疽毒素——直接损伤微血管内皮细胞组织水肿、微循环障碍、血液呈高凝状态、引起DIC、感染性休克而导致死亡 所致疾病——炭疽(人和食草动物牛、羊、马等) 传染源:病畜、死畜 传播途径:多途径传播 临床类型 皮肤炭疽—微小伤口侵入,皮肤黑色凝固样坏死、焦痂,故名炭疽,占炭疽病的98%。常死于败血症 肠炭疽—经口感染(食未煮熟的病畜),呕吐、肠麻痹、血便常死于毒血症 肺炭疽—吸入芽胞,高热、呼吸困难等。死亡率高 病后可获得牢固免疫 三、微生物学检查及防治原则 标本 皮肤炭疽——病灶渗出液、脓 肠炭疽——粪便 均取血液 肺炭疽——痰 动物尸体严禁解剖,避免形成芽胞,必要时可取耳朵或舌尖组织送检 微生物学检查法 直接涂片镜检—G+竹节状大杆菌,结合临床症 状可初步诊断 分离培养与鉴定—卷发样菌落,串珠试验阳性等 必要时可做炭疽杆菌噬菌体裂解实验进行鉴定。 1.动物源性细菌、人畜共患病的概念及主要种类。 2.炭疽芽胞杆菌:形态染色、培养特性、抵抗力、致病性(致病物质及所致疾病)、免疫性、微生物学检查法(串珠试验)、防治原则。 3.布鲁氏菌属:生物学性状、致病性(感染途径、波浪热)、免疫性、微生物学检查法,防治原则。(略) 4.鼠疫杆菌:形态染色、致病性(鼠疫的传染源、传播媒介)。 培养特性 普通培养基 生长缓慢 24-48h 细小、透明、圆形中央而致密,边缘薄而不整R型菌落“破草帽” 液体培养基 混浊 24h 沉淀 48h 菌膜 下沉 “钟乳石”状 (具有鉴别意义) 流行环节 传播媒介 鼠蚤 传播途径 叮咬伤口、呼吸道 炭疽芽胞杆菌 炭疽芽胞杆菌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被发现的病原菌,为芽胞杆菌属主要致病菌 炭疽杆菌 蜡样芽胞杆菌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我是自由职业者,从事文档的创作工作。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