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原生物学第六次课消化道感染病毒合编.ppt

病原生物学第六次课消化道感染病毒合编.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71型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多发于5岁以下儿童,可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疱疹,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 个别重症患儿病情发展很快,最终可能导致死亡。 手足口病 1970年在美国加利福尼亚洲发现 1998年中国台湾,6-10月,共监测到129106例,重症病人405例,死亡78例(大多为5岁以下的儿童) 2008年3月底, 中国安徽阜阳,9700名儿童感染,26人身亡 2009年1月1日至4月7日,中国大陆除西藏外,30个省区共报告手足口病例115618人,其中重症773人,死亡病例已逾50人 2010年全球报告了约175万病例,其中包括905例死亡 2011年全球报告了160万病例,其中509例死亡 临床症状 患儿口腔内颊部、舌、软腭、硬腭、口唇内侧、手足心、肘、膝、臀部和前阴等部位,出现小米粒或绿豆大小、周围发红的灰白色小疱疹或红色丘疹 口腔内的疱疹破溃后即出现溃疡,常流口水,不能吃东西。 儿童发烧,手、足、口皮疹,病毒性脑炎,脑髓炎、肺水肿、肺出血 病原体 引起手足口病的病原体主要为: 柯萨奇病毒(Coxasckie virus) A组16、4、5、7、9、10型,B组2、5、13型; 埃可病毒(ECHO viruses)和肠道病毒71型(EV71), 其中以EV71及CoxAl6型最为常见。 传染源和传播途径 人是肠道病毒唯一宿主,患者和隐性感染者为传染源 肠道病毒主要经粪-口和/或飞沫传播,亦可经接触病人皮肤、粘膜泡疹液而感染 污染的物品、水或食物均可传播 发病前数天,感染者咽部与粪便就可检出病毒,通常以发病后一周内传染性最强。 免疫力 人对肠道病毒普遍易感,显性感染和隐性感染后均可获得特异性免疫力,持续时间尚不明确。 病毒的各型间无交叉免疫。 各年龄组均可感染发病,但以≤3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 鉴别 疱疹性口炎四季均可发病,以散在为主。一般无皮疹,偶尔在下腹部可出现疱疹。 疱疹性咽颊炎,可由CoxA组病毒引起,病变在口腔后部;如扁桃体、软腭、悬雍垂,很少累及颊粘膜、舌、龈。 鉴别 口蹄疫由口蹄疫病毒引起,主要侵犯猪、牛、马等家畜。 对人虽然可致病,但不敏感。 口腔粘膜易融合成较大溃疡,手背及指、趾间有疹子,有痒痛感 预防与治疗 消毒隔离 一旦发现感染了手足口病,及时就医,避免与外界接触,一般需要隔离2周。 用过的物品要彻底消毒。 房间要定期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新鲜、流通,温度适宜。 每天可用乙酸熏蒸进行空气消毒,避免继发感染。 预防与治疗 接种疫苗 已完成临床前研究 已批准生产使用 口蹄疫 Foot-and-mouth disease (FMD),也称为“五号病”或“W病” 。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偶蹄动物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主要侵犯偶蹄兽,偶见于人和其他动物。 临床症状主要为口腔粘膜、蹄部和乳房皮肤发生水疱。 口蹄疫 口蹄疫病毒属于小核糖核苷酸病毒科口蹄疫病毒属。 目前已知口蹄疫病毒在全世界有7个主要型CA、O、C、南非1、南非2、南非3和亚洲1型,以及65个以上亚型。 O型口蹄疫是全世界流行最广的血清型 我国主要以O、A、C三型和ZB型(云南保山型)。 临床症状 感染后2-3天快速高烧; 口中的水疱导致粘性或泡沫状唾液的过度分泌并流淌出口外; 足部的水泡有可能破裂并导致残废。 成年动物感染后可能会伴有数月无法恢复的体重减轻, 成年雄性动物睾丸肿胀,对于母牛,产奶量会明显减少。 虽然大部分动物得病后可自行恢复,但该疾病严重时亦可能导致心肌炎或死亡 口蹄疫的传播 口蹄疫的感染一般为地域性, 病毒通过直接接触受感染的动物传播给易感染动物, 通过被污染的畜舍或运输牲畜的货车。 动物管理人的外衣或皮肤,动物接触过的水, 未煮过的食物碎屑以及包含感染动物产品的饲料添加剂都可能是病毒的携带源。 另外,母牛可以通过公牛精液传染上口蹄疫。 传播特点 犊牛-牛-骆驼-绵羊-山羊-猪 流行快、传播广、发病急、危害大等特点 疫区发病率达50-100% 病畜和潜伏期的动物是最危险的传染源 病畜的水疱液、乳汁、尿液、口水、泪液和粪便中均含有病毒 病毒入侵途径主要是消化道,也可经呼吸道传播。风和鸟类是远距离传播的因素之一。 抵抗力 口蹄疫病毒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极强,在冰冻情况下,血液及粪便中的病毒可存活120-170天。 阳光直射下60分钟可杀死,85℃加热15分钟,煮沸3分钟即可杀死,对酸碱敏感,1%的NaOH,30%热草木灰,1-2%的甲醛均是很好的消毒剂。 口蹄疫感染人 人类可能通过接触受感染动物而患口蹄疫,但很罕见。 因为口蹄疫病毒对胃酸敏感,所以人类通常不会通过食用肉类感染口蹄疫病毒。 在英国,最后一次确认人类罹患口蹄疫是在1967年。 口蹄疫感染人类

文档评论(0)

希望之星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我是一名原创力文库的爱好者!从事自由职业!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