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测试技术在列车中的应用 目录 测试技术的定义 测试(measurement and test)是测量与试验的概括,是人们借助于一定的装置,获取被测对象有相关信息的过程。测试包含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测量,指的是使用测试装置通过实验来获取被测量的量值;二是试验,指的是在获取测量值的基础上,借助于人、计算机或一些数据分析与处理系统,从被测量中提取被测量对象的有关信息。测试分为动态测试和静态测试。如果被测量不随时间变化,称这样的量为静态量,相应的测试成为静态测试;反之为动态。 测试技术的定义 在现实生活中,处处都离不开测量。所谓测量就是借助于专用的技术工具通过实验和计算,对被测对象收集信息的过程。在自然界中,对于任何被研究的对象,若要定量地进行评价,必须通过测量来实现。在电子技术领域中,中肯的分析只能来自正确的测量。通过测量,我们由感性世界跨入了理性世界,逐步有了理性的分析,通过分析和归纳,我们才能得到规律性的知识来改造世界,科学技术才能得以高速发展。 在铁路的发展过程中,安全和高效是其发展永恒不变的两个重要目标。现如今列车的行走理念是高速和重载,随之而来的各类问题是我们绝不容忽视的,所以对于列车的测试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此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列车的测试技术进行介绍: 1、轨道检测列车 2、列车完整性检测 3、列车车轮磨损检测 轨道检测列车 轨道检查车 是检查轨道病害、指导轨道维修、保障行车安全的大型动态检测设备,也是实现轨道科学管理的重要手段,为此各国铁路都重视轨检车的开发和应用。 至今,轨检车的发展已有百余年的历史。 轨道检测列车 1877年第一辆轨检车诞生,至20世纪40年代,瑞士、联邦德国、美国、法国、日本都有了轨检车。这个时期的轨检车主要为接触式机械轨检车,测量速度低、项目少、技术落后、采用弦测法检测。50及60年代,轨检车向电气式转变,测试仪表电子化、项目增加、速度提高,并开始应用惯性原理检测方法。 轨道检测列车 70年代以来轨检车发展极快,欧美、日本等许多发达国家相继研究各种先进的轨道检测技术和新的测量原理,如:惯性原理、光电、电磁、电容等无接触传感器,伺服跟踪、自动补偿及修正技术在轨检车上广泛应用,车载计算机进行轨检数据处理,提高了检测精度和速度,增加了检测功能。 轨道检测列车 80年代以来,激光、数字滤波、图像处理等在轨检车上应用更加广泛。以计算机为中心,对轨检信号进行模拟及数字混合处理,保证轨检结果不受列车速度和运行方向的影响。采用数字滤波技术扩大了轨道不平顺可测波长的范围,改善了轨检系统的传递函数特性,大大提高了检测的精确性和可靠性。 轨道检测列车 日本轨检车发展 意大利轨检车发展 意大利轨检车发展 冲击有碴轨道列车时速新纪录的法国“V150”列车 轨道检测列车 轨检车的发展趋势 一是在高速铁路上,综合检测列车越来越受到重视,日本的East i、意大利的“阿基米德”、法国IRIS320和我国高速综合检测列车都为高速铁路、既有线提速区段的安全和高效运营提供保障。 二是综合检测列车技术思路,是保持各专业检测相对独立的同时,通过共享时间、里程和速度信息,实现检测信息时间和空间的同步。 轨道检测列车 三是检测内容越来越丰富,从工务道床、轨枕、扣件、钢轨、轨道几何、隧道限界,到电气化设备和通信信号设备,都开发了相应的检测技术及设备。四是激光和摄像检测技术获得了广泛应用,提高了检测速度、精度和可靠性。 轨道检测列车 随着我国铁路提速战略的实施,对列车的安全、舒适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运行速度的提高和重载列车的开行,对轨道的破坏作用加大,导致轨道状态的恶化加剧。因此,加强轨道动态检测力度,及时掌握轨道质量状态,正确指导线路养护维修,确保铁路运输安全,已成为铁路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 截至2004年,我国铁路现役轨检车按检测系统类型划分为四类:GJ-3型、GJ-4型、GJ-4G型、GJ-5型。 轨道检测列车 GJ-4型轨检车在美国T10型轨检车的基础上,采用惯性基准原理,应用“传感器—模拟信号处理—数字信号处理”组成的综合补偿系统对各种误差信号进行补偿修正,检测项目比较齐全,除评价线路质量状态的轨距、轨向、高低、水平、三角坑以及车体水平和垂直振动加速度等指标外,还可识别道岔、道口、桥梁等地面具有显著特征的标志物,方便工务人员查找轨道病害处所。 GJ-4轨道检测车外观 轨道检测列车 GJ-5型轨检车采用惯性基准法、非接触式测量方式,由基于摄像原理的轨距轨向测量系统取代光电伺服机构,所有传感器均安装在悬挂于转向架构架上的检测梁内,取消了轨距吊梁。由于经过一系列减震,检测梁工作时所受的振动和冲击大大降低,安全性显著提高,同时也消除了检测设备在特定检测速度下产生共振的可能性。由于不存在伺服机构的往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