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艺术的萌芽.pdfVIP

  1.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艺术的萌芽.pdf

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艺术的萌芽 ● 江西省社会科学院 I冻文华 人是社会动物,过着群居生活,彼此关系密切,无论是在生活中、生产中,还是交往中,都要 进行思想交流,表达一定的意思:或者在生产中传授经验、协调动作,或者男女之间表达爱慕、 交流感情,或者与外人的交往中需要交涉事务、表明意图,或者在狩猎、战斗中需要奋勇搏杀、 呐喊呼叫,等等,都需要有一定的音节来表达,于是就产生了语言。但是,语言受时间和空间的 局限,会很快消失,因此就产生了能够记录语言的文字。这其中尤以生产上的需要最为迫切, 因为生产是人们生存的基础,也是原始社会人们每日生活中最重要的内容。特j;q是当原始农 业发明、发展之后,人们在生产劳动中关系更为密切,思想交流更为频繁,对语言和文字的需求 也更加迫切,使之得到更快的发展。可以说语言文字是生产劳动的产物。同样,绘画、舞蹈、音 乐、雕刻等原始艺术的产生也都是和生产劳动密切相关,它们的起源,最初都是为了促进捕捞 渔猎和农业生产的丰饶服务的。 新石器时代的文化艺术萌芽包括语言、记号、文字、绘画、雕塑、音乐、舞蹈等项。这是人猿 相揖别的里程碑,也是人类在迈向原始文明历史进程中的重要标志。 一 . 语 言 据语言学家研究,人类语言产生于旧石器时代,首先出现的是手势语言,然后出现口头语 言。手势语言是借助手指伸屈或挥动手臂的不同姿势动作,来表达一定思想。但是手势语言 有一定的局限性,就出现口头语言,即通过一定的音节来表达思想感情。不过,手势语言和口 头语言都只能在一定距离范围之内使用,当人们彼此距离远到听不见和看不见的时候,就失去 作用。于是人们又借助于一些彼此约定的信号来传达信息。进入新石器时代以后,随着原始 农业的发明和发展,这些手势、口语和信号也更加完善和丰富多采。只是手势和音节无法保存 下来,我们至今很难了解当时的详细情况,至于信号,则只能从民族学方面的资料来加以推测。 如云南省西盟大马散卡佤族,当敌人偷袭村寨时擂击木鼓,青壮年闻声而动,立即奔赴战斗岗 位,准备迎击进犯之敌【1)。东北鄂伦春族出围时,在路口放置木棍指示方向。他们迁移时,在 住过的“仙人柱”中间的篝火位置上,斜插一根二尺长的木棍,棍尖上挂一块兽皮或绑一撮草, 使其指向迁移的地方,借以表示他们迁往何方【2)。鄂温克族人搬家,也有类似的标记。一般在 他们走过的山路两旁树上,砍口为记;或在住地附近的大树上砍一缺口,并用柳条做一圆圈,拴 在一根杆上,将其夹在树的缺口里。圆圈表示已去的方向,圆圈与树干之间的距离,表示搬走 的距离 )。云南省景颇族的青年男女,用他们熟悉的各种树叶,传递信息,向对方表示爱慕和 思念C4)。相信在原始社会时期,人们也会采用很多的信号来传达信息,表达思想。只是目前尚 +作者:陈文华,江西省南昌市。330077,江西省社会科学院江西省中国农业考古研究中心。 l06 未能发现有关的确切的实物证据。 . 。 二 . 记 号 为了帮助记忆,先民们发明了记事的方法,主要有结绳、刻木和刻划。 结绳 《周易·系辞指出:“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庄子·脓箧也说:上 古“民结绳而用之。”直至唐代,西藏的“吐蕃”,“其吏治无文字,结绳凿木为约。”只是目绳子容 易腐朽,至今尚未发现新石器时代的结绳遗存,不知当时的具体情况。不过从《周易集解引虞 郑《九家易的解释也许可以窥测到一点远古踪影:“古者无文字,其有誓约之事,事大,大结其 绳;事小,小结其绳。结之多少,随物众寡,各执以相考。”在我国少数民族当中,至今也还有结 绳记事的实例。如云南独龙族就以结绳的方法来记时间:小结为一天,大结为十天。独龙族人 远行,用结绳计算时间,每走一天,打一个结。若与朋友约定几天后相会,即在一根绳上打几个 结,每过一天,解去一结。结解完了,即去赴约( 。西藏倍人请人赴宴,事先给被请者送去一根 结绳,上面有几个结,表示宴会将在几天后举行。得绳者每过一天,割去一个结,结割完时就去 赴宴(6】。珞巴族也有用结绳来记事的,同时还用石子或谷物来计数。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