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人名艺术及英译方法浅探.pdfVIP

《红楼梦》人名艺术及英译方法浅探.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红楼梦》人名艺术及英译方法浅探.pdf

第 卷第2期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台科学版) vn1.34 No.2 2001年5月 Joumal 0fJ i Normal u 曲 (s口dal Sciences) May 2001 《红楼梦》人名艺术及英译方法浅探 李 涛 肖维青 (上海体育学院 大外部,上海 2004~) 摘蜜:1r雪芹培《虹接梦》人物命名的思路大致有三务;一、瞎名于音,顾音思意;二、寓意于名,顾 名思义;三、整齐排列,自成一套。掌握这三条对欣贵和比较《虹接梦)译本人名翻译有锕举日张的作 用 美羹词:虹接梦;音译;意译;寓意 中圈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l∞0_ (∞o1)0 J0109—04 人名作为一种文化载体,由于具有悠久深刻的形成历史,又为某一民族所特有,因此,具有 丰富的文化内涵。可以说,集中地体现了民族文化的特点。它们语源广,典故多,文化容量大, 且变异纷繁。研究专名文化及其翻译具有很大的理论及实践意义。中国人自古重视“名”,早 在春秋时期,孔子就强调“必也正名乎?”“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孔子这里指的是 名义、名分,但到后世,人们对名称、名字也因此而极为重视。苟子在著名的《正名》篇中,就详 细讨论了“成名”(确定名称)的重要性,提出“故王者之制名,名定而实辨,道行而志通,则填率 民而一焉”的重要观点。 有名有姓是东西方的共同特征,然而,姓、名的排列顺序却是相反的,这是不同的传统文化 在人名上的体现。中国人认为:“姓,人所生也。”(《说文解字》)故姓之作用为:“姓者,统者粗考 之所生。”(《通鉴。外纪》)它代表的是宗族、群体、血缘关系。中国传统文化强调的是共性至 上、三纲五常。在这样的传统文化氛围中,代表祖宗、家族、群体的“姓”比代表个性、个体的符 号“名”重要得多,尤其是对于已婚妇女,她们嫁到夫家后,多半只能保留娘家的姓氏,倘若嫁的 不是读书人,就沦落到被人称作“……家的”。《红楼梦》中有充分的例子。如“……嫡妻封氏, 情情贤淑…”(第一回)。从后文读者知道甄妻封氏的娘家是殷实大户,所以保留了娘家姓氏也 顺理成章。杨宪益夫妇的译文非常准确His wife,Nee Feng,w日s a worthy virtuous w0Ⅱlan……。而 霍克斯的译法则有些令人误解……and his wife Feng-shi,a kind,good w0Ⅱlan……。读者肯定会认 为甄妻名叫甄封氏,这岂不荒唐吗?又如“周瑞家的在内忙迎出来,……”(第五回),杨戴译文 为 : hurried outto see whoitw舾。而霍克斯似乎吝惜Rrs.直译为 : 迪 Ⅻ hurrying out and asked who it was。霍克斯的译法其实更切合人物的身份。周瑞家的不过是个有 体面的奴才罢了,称之为M .Zhou好像有些抬举;但是译到刘姥姥向后门上的孩子打昕周瑞 家的时候,霍克斯译为“1-eu ,sormy,is there a Rrs.Zhou Elg here7”,这里的M .用得很恰切, 较之刘姥姥本人的身份、地位,她是不可能,也不敢称周瑞家的为 Zhou Rui’8 wife,否则后面的 收藕日期:2000-11-08 作者简介:李诗(1973一)。女.江西南昌人,上海体育学院大外部教师。 11O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正 戏还怎么唱呢? 在中国古代至现代社会,人们对于取名很讲究,士大夫和文人学士尤甚,除在社会上和正 式场合使用姓名外,往往还有“字”,有的还有“号”。“人年三十,有为人父之道,朋友等类,不可 复呼其名,故冠而加字”。故“字”往往成为他人对冠字者的一种尊称,取英文 courteay tide之 oollItesv译出coarteay naⅡle,正好传达了“字”之内涵。而“号”则是指人除正名和字外的自称,并 且这种自称与文有涉。用literary rlⅢl∞或pen naⅡle译之非常精当。(曹明伦,1995)如《新韦氏 人名词典》中收集的“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就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