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年级物理知识汇总.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8年级物理知识汇总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1声的产生 声音由物体的振动产生,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声音不会消失,可以继续在介质中传播) 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声源。气体、液体、固体都可以振动发声成为声源。 例如:张紧的橡皮筋的振动,刻度尺悬空部分的振动,流水的声音,敲鼓时鼓面的振动(鼓面的小纸屑的跳动),音叉的振动(可以弹开靠近的乒乓球),说话时声带的振动。“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分别是气体、固体、液体在振动发声。 2介质 声音的传播需要物质,传播声音的物质叫介质。气体、液体、固体都可以传播声音。例:岸上的人说话惊动水中的鱼,是:声带的振动产生声音→传入空气(引起空气分子振动)→传入液体(引起液体分子振动)→被鱼感知。 真空没有介质不能传声。例:玻璃钟罩内正在发生的电铃,如果逐渐抽出玻璃钟罩内的空气,听到铃声逐渐减小,当空气完全抽出时将听不到玲声(若还能听到是因为固体传声)。 3声波 声音的传播形成声波。发声体振动带动周围的介质振动,振动的介质又带动较远的其他介质振动,使振动向外传播,形成声波。 4声速 V气﹤V液﹤V固 15 ℃时,空气中的声速为340m/s 。 5回声 声波遇到障碍物后会被反射,回声是声音的反射现象。反射回来的声波至少要比原声滞后0.1s到达人耳,人们才能把它们区分开,也就是人至少要离障碍物17m(340×0.1÷2=17)远才能听出回声。若与原声间隔小于0.1s,就与原声混合在一起,就会感觉到原声增强了。在屋子里讲话听起来比在室外讲话响亮就是这个道理。回声测距公式:S=vt/2 1.2 我们怎样听到声音 1人耳的构造与听觉的产生 耳廓、耳道、鼓膜、听小骨、半规管、前庭、耳蜗、听觉神经(注意图) 听觉产生的途径:空气的振动→鼓膜振动→听小骨、半规管、耳蜗→听觉神经→大脑 耳聋的分类与治疗:神经性耳聋(不易治疗)、传导性耳聋(容易治疗) 2骨传声 骨传声:声音可以通过头骨、颌骨直接传到听觉神经,再传到大脑。原理:固体可以传声。例如:贝多芬耳聋后把木棒一端顶住钢琴,牙咬木棒另一端听自己弹钢琴。 3双耳效应 双耳效应: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同,导致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间、强弱、步调等特征不同,这些差异可以让我们判断声源的方位,这就是双耳效应。 利用:双耳定位;可以录制、播放立体声音乐。 1.3 声音的特性 补充: 周期T:做重复性运动的物体,完成一次重复性运动所花的时间为一个周期。单位:秒 s 频率f:物体在单位时间(1秒)内完成周期性运动的次数叫频率。单位:赫兹 Hz 对于振动的物体,频率反映物体振动的快慢。 1音调 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频率越大,音调越高;频率越小,音调越高。 拓展:物体振动的频率与物体本身因素(长短、粗细、松紧等)有关。如在相同情况下琴弦越短、越细、越紧,振动的越快频率越大音调越高。刺耳的声音、女生的声音尖是指音调高。 管乐器:一般是靠管内空气柱的振动发声,调节空气柱的长度可改变音调。弦乐器和打击乐器是靠固体振动发声。 人耳能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20Hz——20000Hz, 蝴蝶翅膀振动频率低于20Hz,我们听不到;而蚊子、蜜蜂翅膀的振动频率大,我们能听到。 次声波与超声波:低于20赫兹的声音叫次声波,高于20000赫兹的声音叫超声波。 次声波与超声波的速度并不是比声音的速度变小或变大了,速度原理是一样的。地震、海啸、风暴一般会产生次声波,会引起介质的振动,不过人耳听不到,某些动物能听到。 2响度 振幅:物体振动时偏离原来位置的最大距离叫振幅。振幅代表振动能量的大小。 响度:声音的强弱叫响度。响度与振幅有关,发声体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形容响度的词:震耳欲聋、引吭高歌、大声喧哗、高声叫嚷、低声细语、窃窃私语。 3音色 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和特色。 音色由发声体本身的材料和结构决定。不同发声体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 我们可以靠音色辨别发声体。如:辨别不同乐器发声、辨别不同人说话。口技模仿的是音色。 枫桥夜泊(唐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包含的物理知识:乌啼、钟声到客船——振动发声、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音色。 1.4 噪音的危害和控制 1噪声 从物理学角度看:发生体做无规则振动发出的声音就是噪声。 从环境从环保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到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2噪声的等级划分与危害 90dB,会破坏听力; 70dB,会影响学习和工作; 50dB,会影响休息和睡眠。 0dB,是指恰恰能引起人听觉的最微弱的声音(不是没有声音) 3噪声的防治 根据人耳听到声音所经过的物理过程: 声源的振动 → 介质(空气)的振动 → 鼓膜的振动引起神经反应听到声音 ①

文档评论(0)

ktj82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