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06级预防医学专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otolaryngology)了解的新知识、新技术及新进展
1、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1)了解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的常见病“四炎一聋”,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的发展史,检查者和病人的位置,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诊查治疗综合工作台的基本结构和功能以及临床应用。
(2)掌握掌握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学习的内容及生理功能,常见耳鼻喉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方法,急重耳鼻咽喉疾病和耳外伤的处理,耳鼻咽喉治疗操作、手术及耳鼻咽喉的常用局部药物的使用方法。
(3)掌握下列常见病与多发病的病因、发病机理、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及防治:急、慢性鼻炎;急、慢性鼻窦炎;急、慢性咽炎;急、慢性扁桃体炎;急、慢性喉炎;急、慢性化脓性中耳炎;鼻出血;变应性鼻炎。
2、基本技能:
(1)了解显微手术技术,X线、CT扫描,磁共振成像等在耳鼻喉科的应用。
(2)熟悉通过接诊病人,完成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及常规的耳鼻喉科专科检查,初步拟定合理的诊疗方案,作好门诊病历的书写。
(3)掌握耳鼻喉常用检查方法:额镜和立灯的使用;外鼻检查法;鼻窦、颈部触诊;前、后鼻镜检查法;体位引流法;上颌窦穿刺冲洗法;简易嗅觉检查法;鼻腔与鼻窦内窥镜检查法;口咽检查法;外耳检查法;耳镜检查法。
三、学时安排
授课内容 总学时 理论学时 见习学时 备注 第一篇 总论 0.5 0.5 第二篇 鼻科学 4.5 4.5 第三篇 咽科学 3 3 第四篇 喉科学 4 4 第五篇 气管食管科学 1 1 第六篇 耳科学 7 7 耳鼻咽喉科基本检查法 1.5 1.5 鼻的检查法 1.5 1.5 咽和喉检查法 1 1 耳检查法 1 1 听力检查法 2 2 气管、食管镜检查 1 1 耳鼻咽喉的常用局部药物 1 1 特殊治疗方法 1 1 总计 30 20 10 四、考核
考核方式: 理论考试笔试,见习课采用考勤和书写见习报告评定成绩。
成绩构成: 理论考试90%,考勤成绩10%。
五、课程基本内容
第一篇 总论 理论0.5学时
第一章 绪论
[目的要求]
1.掌握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学习的内容及生理功能。
2.了解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的常见病“四炎一聋”。
3.了解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的发展史。
[讲课时数] 0.5学时
[教学内容]
1.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学习的内容及生理功能。
2.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的常见病“四炎一聋”。
3.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与临床医学的关系
4.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的发展史。
[教学方法] 讲授法
[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
第二篇 鼻科学 理论4.5课时
第一章 鼻的应用解剖学及生理学
[目的要求]
1.熟悉外鼻支架、外鼻静脉血循环特点,鼻腔各壁结构。
2.熟悉鼻窦分组及各鼻窦开口部位。
3.了解鼻腔动脉血供、神经分布、鼻粘膜分区。
4.了解鼻腔鼻窦与眼眶、颅腔和口腔的毗邻关系。
5.了解鼻的生理功能及其对机体健康的重要意义。
[讲课时数] 1学时
[教学内容]
1.外鼻支架、外鼻静脉血循环特点,鼻腔各壁结构(鼻前庭、固有鼻腔:内、外侧和顶、底四壁)
2.鼻窦分组及各鼻窦开口部位,前、后组鼻窦的划分,上颌窦,筛窦,额窦,蝶窦。
3.鼻腔动脉血供、神经分布、鼻粘膜分区。
4.鼻腔鼻窦与眼眶、颅腔和口腔的毗邻关系。
5.鼻的生理功能:呼吸功能;嗅觉功能共鸣;反射作用;鼻窦的生理功能。
[教学方法] 讲授法
[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
第七章 鼻腔炎性疾病
第一节 急性鼻炎
[目的要求]
1.掌握急性鼻炎的临床表现及治疗。
2.了解急性鼻炎与流感、变应性鼻炎、急性传染病的鉴别诊断。
[讲课时数] 0.5学时
[教学内容]
1.病因:病毒感染为首要病因,鼻病毒最常见。
2.临床表现:初期鼻干燥、灼热痒感和喷嚏;后期鼻塞、流涕、嗅觉减退、闭塞性鼻音;全身症状。
3.并发症:急性鼻窦炎;急性中耳炎;急性咽喉炎;气管炎、支气管炎;鼻前庭炎;其他感染。
4.鉴别诊断:流感;变应性鼻炎;血管运动性鼻炎;急性传染病;鼻白喉。
5.预防:
(1)增强机体抵抗力。
(2)避免传染治疗。
6.治疗(原则:支持+对症治疗为主,同时预防并发症)
(1)全身治疗:发汗;中成药;全身应用抗生素;其他治疗。
(2)局部治疗:鼻内用减充血剂;穴位针刺。
[教学方法] 讲授法
[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
第二节 慢性鼻炎
[目的要求]
1.掌握临床特点和治疗原则。
2.了解慢性单纯性鼻炎、肥厚性鼻炎的病因和病理。
[讲课时数] 0.5学时
[教学内容]
1.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生物必修3第五章5.4-5.5总汇.ppt
- 龙潭港区一期工程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总汇.ppt
- 风力发电箱变总汇.ppt
- 生物必修二第一章第一节总汇.ppt
- 风湿病和妊娠总汇.ppt
- 风湿热陈超若2014总汇.ppt
- 颅脑疾病CT诊断总汇.ppt
- 生物必修一前三章复习总汇.ppt
- 蜂蛰伤的急救与护理总汇.ppt
- 生物必修一全套(一)总汇.ppt
- 【语文】福建省南平市2025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试题(解析版).docx
- 【历史】2025届广东省汕头市高考二模试题(解析版).docx
- 【语文】湖北省宜荆荆恩四校2024-2025学年高三4月联考试题(解析版).docx
- DB21_T 4150-2025 水质 6种双酚类化合物的测定 固相萃取_高效液相色谱法_可搜索.pdf
- DB21_T 4151-2025 城镇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技术规程_可搜索.pdf
- TCHSLA 10008-2023 风景园林工程能力评价规范.pdf
- TCHSLA 10008-2023 风景园林工程能力评价规范.docx
- DB21_T 4159-2025 青少年足球技能等级划分技术规范(男子U7—U12).docx
- DB21_T 4159-2025 青少年足球技能等级划分技术规范(男子U7—U12)_可搜索.pdf
- DB21_T 4150-2025 水质 6种双酚类化合物的测定 固相萃取_高效液相色谱法.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