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修辞手法:修辞是对语言的调整与适用,也就是对语言进行加工使之表达更为鲜明、生动、有力的手段和过程,它针对的常常是某句话或某段文字。 《考试说明》明确规定的九种常见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设问、反问 此外,诗歌中常见的修辞还有:对比、映衬、连环、双关、反语 1、比喻 (1)比喻的特点 比喻就是“打比方”。即抓住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的相似点,用一事物喻另一事物。比喻的结构,一般应由三部分组成,即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作比方的事物)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构成比喻的关键:甲和乙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甲乙之间必须有相似点,否则不能成立。 (2)比喻的种类 ①明喻。典型形式是:甲像乙。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像、似、仿佛、犹如”等相联结。 例如:收获的庄稼堆成垛,像稳稳矗立的小山。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李白 《越中览古》) 湖上春来似画图,乱峰围绕水平铺(白居易《春题湖上》)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李商隐《无题》)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戴叔伦《兰溪棹歌 》) ②暗喻。典型的形式是:甲是乙。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没有比喻词,常用“是”“成了”“变成”等联结。 壮士心是剑,为君射斗牛。(孟郊《百忧》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刘禹锡《望洞庭》) 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 ③借喻。典型形式是:甲代乙。不出现本体,直接叙述喻体。但它不同于借代。借代取两事物的相关点,借喻取两事物的相似点。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陶渊明《归园田居》) 可怜孤松意,不与槐树同。(元稹《松树》) 一丝轻雷落万丝,霁光浮瓦碧参差。(苏轼《春日》) ④博喻。连用几个比喻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的相似点对同一本体进行比喻。 例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有羞涩的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天保定尔,以莫不兴。如山如阜,如冈如陵。《小雅·天保》 月色满床兼满地,江声如鼓复如风。(元稹《江楼月》) 2.比拟 (1)比拟的特点 根据想象把物当作人,把抽象的概念当作人或物,或者把人当作物、把此物当作彼物来描写。其形式是:事物“人化”,或人“物化”,或甲物“乙物化”。 (2)比拟的种类 ①拟人(把物当人来写)。 例如:软泥上的青荇,油油地在水底招摇。 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西洲曲》 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苏轼《春日》) 荷花娇欲语,愁杀荡舟人。(李白《渌水曲》) 春风复多情,吹我罗裳开。《子夜四时歌》 ②拟物(把人当物写或把甲物当乙物写)。 例如:我到了自家的房外,我的母亲早已迎了出来,接着便飞出了八岁的侄儿宏儿。 愿为双黄鹄,高飞还故乡。(《步出东门行》) 我有同心人,邈邈崔与钱。我有忘形友,迢迢李与元。或飞青云上,或落江湖间。(白居易《效陶潜体十六首》)(崔与钱:崔群、钱徽;李与元:李固言、元稹) 3)比拟的作用 正确运用比拟,增加了语言的生动和形象性,可使读者不仅对所表达的事物产生鲜明的印象,而且可感受到对该事物的强烈的感情,从而引起共鸣。 3.借代 (1)借代的特点 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事物的本来名称,而借用和人或事物密切相关的事物的名称来代替。 (2)借代的种类 ①特征代本体。例如:大胡子凶神恶煞地吼叫着。 ②材料代本体。例如: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③标志代本体。例如:谁料竟会落在“三道头”之类的手里呢,这岂不冤枉! ④人名代著作。例如:我们要多读点鲁迅。 ⑤绰号代本人。例如:“芦柴棒”,去烧火! ⑥专名代泛称。例如: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⑦具体代抽象。例如: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⑧部分代整体。例如: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 “青黄先后收,断折伛偻拾。”(李觏《获稻》 )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如梦令》) “终岁不闻丝竹声”。 (白居易《琵琶行》) “门前冷落鞍马稀”(白居易《琵琶行》) “何以解忧,惟有杜康。”(曹操,《短歌行》) “樯橹灰飞烟灭。”(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3)借代的作用 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以事代情。可以引人联想,使表达收到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具体生动的效果。 4.夸张 (1)夸张的特点 为追求某种表达效果,对原有事物进行合乎情理的着意扩大或缩小。要求使用时不能失去生活的基础和根据,不能漫天浮夸,要给人以真实感。 (2)夸张的种类 ①扩大夸张。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离骚》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白《秋浦歌》) 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王粲《七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