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大学生就业维权意识的培养策略分析.doc
大学生就业维权意识的培养策略分析
摘 要:大学生在实际就业过程中,常常会遇到用人单位损害其利益的情况,而由于大学生的维权意识不强,对相关的维权法律不够了解,导致他们的就业状况不佳、权益受到损害。本文对大学生就业维权现状进行分析,并对如何培养大学生就业维权意识进行探究。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维权意识;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一、大学生就业维权现状
1.签订劳动合同的维权情况
大学生在就业的过程中,首先会遇到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的问题。
笔者对学生就业维权情况进行调查发现,在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时,超过三分之二的大学毕业生认为签订劳动合同是很有必要的,不足三分之一的学生认为劳动合同不重要。而实际情况是,没有签订合同的毕业生的数量超过二分之一,学生就业维权情况不容乐观。
2.就业后的维权情况
就业后,由于受就业压力或是其他因素影响,在用人单位与大学生的就业利益发生冲突时,一般会出现大学生妥协或者是直接辞职的情况。
二、大学生就业维权意识的现状
1.大学生的就业维权意识淡薄
一些大学生在实际就业过程中,对自己的就业利益保护不力,对利益是否受到损害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还有一些人认为自己利益受损不大,不会追究,自身的维权意识比较淡薄。
2.对与大学生就业相关的法律法规了解不足
一些大学生对相关的就业劳动法律法规不了解,在就业时无法对自身的合法利益进行保护。学校在进行相关教育时,忽视培养大学生的维权意识,并没有设置相关课程,使得在校大学生接触到的维权案例较少,面对就业中的利益受损,不能有效维护自己的合法利益。
3.大学生缺乏实际的就业维权能力
大学生在遇到实际的就业权益受损害的情况时,常常不知道如何维权,在具体的维权行为上比较消极,实际的维权效果较差。
三、大学生就业维权意识培养途径
1.学校加强就业维权教育
学校应该设置相关的维权课程,对大学生进行维权教育,教育方式包括思想教育和法律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是要提高大学生的维权意识,就业中出现侵害权益的行为时能够主动维权。法律教育是学校主动提高学生对相关就业法律法规的认识,使学生在实际的就业中对侵害权益的情况做出正确的判断,有利于学生进行维权。
2.增强用人单位的法律意识
用人单位应该强化自身的法律意识,主动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要求合理聘用人才,尤其是对待刚进入社会的大学生,应该给予他们更大的帮助,对学生的合法权益应该主动维护。在实际的就业中,用人单位应该主动与大学生签订正式的合同,避免出现损害大学生合法权益的情况。
3.创造良好的社会就业环境
要维护大学生的就业权益,就要健全法律法规体系,加大相关法律的建设力度,对大学生的实际就业利益进行明确;对社会上侵害大学生的就业权益的用人单位应该严惩。建立的法规应该具体、细化,避免用人单位在聘用大学生时钻法律空子,社会应该关注大学生的合法权益,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提高大学生的就业水平。
4.提高大学生实际就业维权的能力
学校可以引导大学生参加就业维权服务活动、劳动案件纠纷活动或者是模拟就业权益侵害的活动等具体的实践活动,使大学生在实践活动中锻炼自身的能力。
培养大学生的维权意识,学校、家庭、社会要共同努力。学校要对学生的法律意识、法律观念进行培养,要加强就业指导,对大学生就业中的问题及时加以解决,使学生具有较强的维权意识,在面临利益受损的情况时,能够主动维权;家庭应该对学生就业的状况进行了解,加强维权教育;社会应该对用人单位加强监管,对损害大学生就业利益的情况进行惩罚,还要对大学生加强维权意识的宣传,提高大学生就业维权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郭 可.大学生就业法律问题探究[J].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2011(4).
[2]刁宁宁.大学生就业权的法律保护[J].职业技术,2011(3).
3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