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现存最早记载方剂的医书:《五十二病房》
2.最早将理、法、方、药融为一体的方书:《伤寒杂病论》
3.由国家颁布的第一部方典:《太平圣惠方》
4.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政府编制颁行的成药药典:《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5.历史上首次依据君、臣、佐、使剖析组方原理的专著:金·成无己《伤寒明理药方论》
6.我国现存古籍中载方量最多的方书:明·朱橚《普济方》
7.八法:汗、吐、下、和、清、温、消、补
8.消法与下法的鉴别:消法与下法均可治疗有形实邪。
下法所治病证大抵病势急迫,形证俱实,邪在肠胃,必须速除,且可从下窍而出者;消法所治,主要是邪在脏腑、经络、肌肉之间渐积而成,且多虚实夹杂,尤其是气血积聚而成之癥瘕痞块、痰核瘰疬等,难以迅即消除,必须渐消缓散。
9.臣药:药力小于君药(1)辅助君药加强治疗主病或主证的药物;(2)针对兼病或兼证起治疗作用的药物。
10.佐药:药力小于君臣药(1)佐助药:协助君臣药以加强治疗作用或直接治疗次症的药物;(2)佐制药:制约君臣药的峻烈之性或减轻或消除君臣药毒性的药物;(3)反佐药:病重邪甚,可能拒药时,配伍少量与君药性味或作用相反而又能在治疗中起相乘作用的药物。
11.方剂的变化:药味加减;药量加减;剂型更换。
12.桂枝与芍药的配伍含义及比例?
1:1。桂枝辛甘温,辛可发散,甘可调和,温可祛寒,既可入气分,又可入血分;既可走表,又可入里。芍药酸苦微寒,收敛阴气,补养营阴。桂枝与芍药相配,一散一收,散则去邪,收则和营。桂枝辛散而不伤正,白芍敛阴而不碍邪,其于解表中寓敛汗养阴之意,和营中有调卫散邪之功。
13.桂枝汤的用法?
微火煮取;药后啜热稀粥——助发汗,滋汗源;温覆取微汗;服药不可太过不及,以“遍身微似有汗为佳”;服药禁忌。
14.麻黄汤与桂枝汤的鉴别?
桂枝汤 麻黄汤 相同 风寒表证 主治 外感风寒表虚证(汗出恶风,发热,脉浮缓) 外感风寒表实证(无汗而喘,恶寒发热,脉浮紧) 病机 风寒束表,营弱卫强 风寒束表,卫闭营郁,肺气失宣 配伍 桂枝为君,芍药为臣,佐以生姜大枣,使以炙甘草 麻黄为君,桂枝为臣,佐以杏仁,使以炙甘草 功用 解肌发表,调和营卫,发汗力弱,为辛温解表之和剂 发汗力强,又能宣肺平喘,为辛温发汗之重剂 15.九味羌活汤中生地与黄芩的配伍含义?
防大队辛温燥烈之品及里热伤津;清兼证之里热。
16.银翘散中荆芥穗与淡豆豉的配伍含义?
辛温发散以助解表之力,二者在大队辛凉药的作用下,避其辛温之性,独取其解表之功,且二者虽属辛温之品,然辛而不烈,温而不燥,属药力缓者。
17.银翘散与桑菊饮的鉴别?
银翘散 桑菊饮 相同 风热表证或温病初起,都有连翘、桔梗、甘草、薄荷、芦根 不同药物 金银花、荆芥、豆豉、牛蒡子、竹叶 桑叶、菊花、杏仁 配伍 以清热解毒为君,臣以疏散风热之品,佐以辛温解表之品 以轻宣肺络为君,臣以宣利肺气之物,佐以疏散风热之品 特点 辛凉平剂 辛凉轻剂 功用 清热解毒,疏散风热力大 重在宣肺络之风热而止咳 主治证 温病初起,风热外感 风热客于肺络 症状 发热、微恶风寒——表证重,口渴——热重,咳嗽——肺气不利,病症重 身不甚热——表证轻,口微渴——热轻,但咳——以咳为主,病症轻 18.麻杏甘石汤中麻黄与石膏的配伍比例及配伍含义?
石膏:麻黄=2:1。
石膏用量为麻黄之二倍,使麻黄走表之性减,而偏入肺,重在宣肺;二者配伍,一宣一清,即“火郁发之”之意,麻黄虽辛温,然在石膏二倍的作用下,而不至助热,二者宣肺平喘,清肺泻热,而不留邪。
19.败毒散中人参的配伍含义?
补益人体正气;扶正以祛邪,祛邪而不伤正。
20.“逆流挽舟法”的代表方剂及含义?
代表方剂为败毒散。外邪从表陷里,湿滞不化而导致的痢疾,用此方外能疏散表邪,内能理气健脾化湿,使表气疏通,风寒外散,湿邪得以分消,内陷之邪从表而解,其痢自止。此种治法成为逆流挽舟法。
21.大承气汤的体现的治法?
峻下热结(急下存阴,釜底抽薪,通因通用,寒阴寒用)。
22.济川煎中枳壳与升麻的配伍含义?
枳壳理气宽肠,以助大肠之运化,升麻生发清阳之气,枳壳升麻相伍,二者一升一降,调和气机,使升者升,降者降,升降有序,大便自调,切有“欲将先升”之妙,升清降浊。
23.十枣汤中大枣的配伍含义?
解甘遂、大戟、芫花三药之毒;2)补脾之虚,补脾以制水;3)防止攻下伤脾;4)延缓药力。
24.十枣汤的用法?
甘遂、大戟、芫花三药为散,大枣煎汤送服;2)从小剂量开始,体壮者2~3克,较弱1~1.5克,下少,次日加量1克;3)凌晨空腹服药;4)得快利后,止后服,糜粥自养。
25.“增水行舟法”代表方剂——增液汤
26.少阳证(小柴胡汤证)的临床表现?
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目眩,舌苔薄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拔牙创的愈合过程每日一练(2015.3.17)精读.doc
- 河北衡水中学2015-2016学年度下学期第三次调考高二语文精读.doc
- 百饺园上杂(蒸锅)厨师作业指导书精读.doc
- 河北省保定市安国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精读.doc
- 百年中药名方记录五精读.docx
- 河北省保定市清苑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月考生物精读.doc
- 河北省成安一中、永年二中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精读.doc
- 版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高考热点集训()生物与环境-精精读.doc
- 河北省承德市第八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精读.doc
- 脑表皮样囊肿Microsoft_PowerPoint_演示文稿总汇.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