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孔矫形术治疗拇外翻畸形后籽骨复位效果观察.docVIP

微孔矫形术治疗拇外翻畸形后籽骨复位效果观察.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微孔矫形术治疗拇外翻畸形后籽骨复位效果观察.doc

微孔矫形术治疗拇外翻畸形后籽骨复位效果观察   [摘 要] 目的:观察微孔矫形术治疗拇外翻畸形后籽骨复位的临床效果,探讨其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77例拇外翻畸形患者,按照其拇外翻分级分别纳入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均实施微孔矫形术治疗,观察其手术前后拇外翻角(HVA)、第一二跖骨间角(IMA)、胫侧籽骨位置(TSP)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变化,评价该方案的临床效果。结果:不同分级拇外翻畸形患者术后6个月HVA、IMA、TSP均较术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分级拇外翻畸形患者术后6个月VAS评分均较术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患者临床优良率均为100.00%,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孔矫形术治疗不同等级拇外翻畸形均可取得良好的效果,对籽骨位置的改善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 微孔矫形术;拇外翻畸形;籽骨复位;效果   中图分类号:R68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5200(2016)06-074-03   DOI:10.11876/mimt201606028   拇外翻畸形好发于女性群体,以拇趾外翻畸形、疼痛、跖趾关节半脱位为主要临床表现,部分患者可出现第1跖骨内翻或拇囊炎,足部美观度及生活质量受到一定影响[1]。目前临床治疗拇外翻畸形的术式高达上百种,但仍未出现一种理想的手术方式能够避免术后复发[2]。   籽骨脱位被认为是拇外翻畸形发生发展中的关键环节,有学者发现,籽骨脱位的有效纠正及局部力学平衡的良好恢复能够大大降低患者复发风险,故胫侧籽骨复位效果是评价术后疗效的主要依据[3]。本研究就微孔矫治术治疗拇外翻畸形后籽骨复位效果进行了观察。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77例拇外翻畸形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拇外翻畸形诊断标准[4],   无手术禁忌证且要求微创治疗,排除足部外伤所致拇外翻畸形、既往有手术治疗史、合并结缔组织疾病及足部先天畸形者。77例患者中,男15例17足,女62例74足,年龄21~73岁,平均年龄(46.08±7.41)岁,患者均以第1跖骨头部疼痛、畸形为主要临床表现,部分患者伴有足胼胝形成、拇囊炎、第2趾锤状趾。   1.2 分组方法   按照患者拇外翻分级分别纳入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分级标准[4]:轻度:第一二跖骨间角(IMA)16°或HVA35°,合并跖趾关节全脱位,伴或不伴跖骨下疼痛、锤状趾畸形。本研究77例患者中,轻度42例,中度21例,重度14例。   1.3 治疗方案   患者均接受微孔矫形术治疗,术前拍摄X线片定位畸形位置,术中在电视监视下,于拇趾近节内侧上方作一3~5 mm微孔,使用削磨钻、小骨膜剥离器、小拉钩等微型骨科手术器械,实施拇趾近节内侧斜行截骨,将骨质增生去除并以中医正骨手法矫正拇趾脱位及畸形[5]。   术毕无需缝合切口,使用绷带、胶布将拇趾固定于5°~10°内翻位,冷敷4~24 h;术后常规应用抗菌药物,每隔3~6 d换药1次,促进截骨端愈合、避免粘连,嘱患者穿矫形鞋,术后定期门诊复查,持续6个月以上。   1.4 观察指标   1.4.1 影像学指标 分别于术前、术后6个月拍摄足部X线片,使用骨科专用量角器测量其前后拇外翻角(HVA)、第一二跖骨间角(IMA)变化,并参照美国足踝外科协会相关标准,观察其胫侧籽骨位置(TSP)[6]:①胫侧籽骨位于第一跖骨中轴线的内侧且不与其接触;②胫侧籽骨的外侧缘刚好与第一跖骨的中轴线接触;③介于②、④之间;④胫侧籽骨刚好被第一跖骨的中轴线平分;⑤介于⑥、⑦之间;⑥胫侧籽骨的内侧缘刚好与第一跖骨的中轴线接触;⑦胫侧籽骨位于第一跖骨中轴线的外侧且不与其接触。TSP判定为①则计1分,判定为②则计2分,以此类推。   1.4.2 疼痛及临床疗效 运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法,记录两组患者术前、术后6个月胼胝疼痛情况变化,于术后6个月时,参照文献相关标准评价该方案的临床治疗效果,评价标准[7]:优:拇外翻畸形纠正,可穿硬底鞋且不会出现鞋帮磨损,拇趾关节活动、趾力、行走未见异常,拇囊炎消失,HVA20°且IMA9°;良:拇趾内背仍存在麻木症状,关节活动趋于正常但存在第2、3跖骨头下疼痛,HVA 20°~25°,IMA 10°~12°;差:拇外翻畸形未得到明显纠正或HVA、IMA较术前增加。优良率=(优+良)/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分析   对本临床研究的所有数据采用SPSS18.0进行分析,性别、拇外翻分级、临床疗效等计数资料以(n/%)表示,并采用χ2检验,年龄、HVA、IMA等计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