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汉字
的
演变
之
路
此外
随着时代的发展
以前的路渐渐不能满足时代发展的需要
需要建设新的道路
如铁路 高速公路等等
路是人们走出来的
路走出来之后
人们隔一段时间就得修缮一次
修路相当于汉字的改革
而路渐渐自然变宽 变直 损毁 分支等变化
相当于汉字的自然流变
汉字的演变就像路的变化一样
汉字已经有6000多年的历史
从甲骨文以来发生了许多变化
其演变过程是
下面将详细介绍汉字的演变之路
修缮之后
路又渐渐发生一些变化
如变宽 变直 损毁 或者出现新的分支
需要再次修缮
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行书→草书
甲 骨 文
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时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
甲骨文主要指殷墟甲骨文又称为殷墟文字 殷契
是中国商代后期王室用于占卜记事而刻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
清末刘鹗著的铁云藏龟是甲骨文的第一部字典
后王本兴所著甲骨文字典使甲骨文与现代汉语有了真正意义上的接轨
甲骨文书法孕育
着书法美术的美
很值得欣赏品味
甲骨文于1898年被古董商金石学家学者王懿荣识别
目前发现大约15万片甲骨
含有4千多不同的文字图形
已经识别的约有2500多字
有很多书法大家
和从事相关工作
的人员用甲骨文
创造出不朽之作
19世纪末在殷代
都城遗址被今河
南安阳小屯发现
正是他们为后人留下了丰富的史料也留下了一份份珍贵的甲骨文书法作品
金 文
金文是指铸刻在
殷周青铜器上的
铭文也叫钟鼎文
金文的历史
上自商代的早期
下至秦灭六国
约1200多年
与甲骨文相比
甲骨文
笔道偏细 直笔多
转折处多 为方形
金文
笔道偏肥粗
弯笔团块多
最早的甲骨文随
着殷亡而渐消逝
金文取而代之成
为周代书体主流
金文的发展促进了书
法和美术艺术的发展
西周时期的金文是一
种很成熟的书法艺术
向为书法史家所重视
1985年容庚金文编
采用铭文3902件
收正文2420字
附录1352字
共计3772字
这也是今日可
见金文的总数
先秦文字资料不
限于金文 而金
文终究是主要的
它反映秦用小篆
统一文字前1000
多年间中国文字
发展变化的基本
情况
秦始皇一统天下后
诏令书同文
金文于四方立碑
所用之文字皆为
小篆不再刻铭文
于钟鼎之上
由是金文渐衰
金文可略分为
殷 金文
西周金文
东周金文
秦汉金文
小 篆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
推行书同文车同轨
统一度量衡的政策
命宰相李斯负责在秦
国原来使用的大篆籀
文的基础上进行简化
取消其他六国的异体字创制统一的汉字书写形式——小篆
由于小篆书写繁琐
直到西汉末年小篆
逐渐被隶书所取代
篆本是小篆大篆的
合称因为习惯上把
籀文称为大篆
故后人常把篆文
专指小篆
中国文字发展
到小篆阶段便
逐渐开始定型
象形意味消弱使
文字更加符号化
这也是我国历史上第
一次运用行政手段大
规模地规范文字产物
小篆产生于战
国后期的秦国
通行于秦代
和西汉前期
小篆
字体优美
笔画圆润
挺遒流畅
字体端庄
字形稍长
造型健美
始终被书法
家们所青睐
秦始皇在书同文
的过程中命令李
斯创立小篆后
也采纳了程邈整
理的隶书
隶 书
隶书亦称汉隶
是汉字中常见的一种
庄重的字体
书写效果略微宽扁
横画长而直画短
呈长方形状
讲究
蚕头雁尾
一波三折
隶书由程邈形理而成
在东汉时期达到顶峰
书法界有汉隶唐楷之称
隶书基本是由
篆书演化来的
主要将篆书圆转
的笔划改为方折
书写速度更快
小篆是象形体
古文字的结束
隶书是改象形
体为笔画化的
新文字的开始
西汉中期以来
隶书脱去篆体而独立
的形式已经完全形成
魏晋以后的书法
草书 行书 楷书
迅速形成和发展
隶书者
篆之捷也
起于秦
隶书的出现是中国
文字的又一次大改革
使中国的书法艺术
进入了一个新的境界
隶书是汉字演变
上的一个转折点
奠定了楷书的基础
隶书虽然没有被废弃
但变化不多而出现了
一个较长的沉寂时期
到了清代
在碑学复兴浪潮中
隶书再度受到重视
楷 书
楷书又称
正楷 楷体 正书 真书
是汉字书法中最
常见的一种字体
初期楷书仍残留极
少的隶笔结体略宽
横画长而直画短
正所谓
变隶书之波画
加以点啄挑
仍存古隶之横直
唐代的楷书亦如
唐代国势的兴盛
局面所谓空前
书体成熟
书家辈出
楷书四大家
唐欧阳询欧体
唐颜真卿颜体
唐柳公权柳体\\
元赵孟頫赵体
字形方正
笔笔分明
坚实有力
又停而不断
直而不僵
弯而不弱
流畅自然
其字形较为正方
不像隶书写成扁形
楷书仍是现代汉字
手写体的参考标准
此 乃
楷书也
楷书要求字正腔圆 必然会影响书写速度
为了弥补这一不足 行书由此诞生
宋宣和书谱
汉初有王次冲者
始以隶字作楷书
认为楷书是由
古隶演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小学科学新教科版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造房子教案(共6课)(2025秋).docx VIP
- 2025年广西公需科目第二套答案.docx VIP
- 设备供货配送方案.docx VIP
- 现代农业发展情况课件.ppt VIP
- 2025年广西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公需科目(二)答案.docx VIP
- 《急诊与灾难医学》全套课件.pptx
- 精通版五年级英语上册Lesson3_教学课件.ppt VIP
- 农村公路畅通工程质量检测方案(第三方检测及交工验收).docx VIP
- 《现代农业发展》课件.ppt VIP
- 2025广西公需科目考试答案(3套涵盖95-试题)一区两地一园一通道建设人工智能时代的机遇与挑战.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