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十一章水土保持研究方法
第一节 水土流失调查研究
一、水文(学)法
水文法(hydrologic method)是以实测的水文资料为依据,分析计算出某流域在某时段水土流失的平均、最大、最小特征值的方法。
我国各大河系均有多级水文站、网,气象、径流、泥沙观测资料较齐全,分布于各级水系上中下游。这些水文站、网控制各大江河的主要断面,为国民经济提供的水文资料有些已编成“水文资料年鉴”可供查找。
表1是黄河干流几个大站的来水、来沙情况。据此,可以计算出表2。从而可知黄河中、上游从兰州到包头径流逐渐减小,用于宁夏、内蒙河套平原的农业灌溉,总量超过55亿m3;土壤侵蚀在未进入灌区前为1695 t/km2,通过灌区落淤积泥沙减少,仅留1.3%。包头以下到三门峡(陕县站)径流、泥少急骤增加,其中径流占40.1%,泥沙占90.8%。(增加14.43亿t),尤其是山陕峡谷段,输沙模数超过6550 t/km2·a。
地段名称
流域面积
(km2)
年径流
(亿m3)
径流模数
(m3/km2)
年输沙
(亿吨)
输沙模数
(t/km2·年)
河源到兰州
216000
309.6
4.52
1.100
510.0
河源到青铜峡
276810
299.8
3.43
2.130
769.0
河源到玉包头
355940
253.6
2.26
1.470
414.0
河源到龙门
494470
322.4
2.08
10.500
2120.0
河源到陕县
684470
42.5
1.96
15.900
2320.0
表1 黄河干流上游来水来沙量
区段名称
流域面积
(km2)
年径流量
径流模数
(m3/km2)
年输沙量
输沙模数(t/km2)
(亿m3)
占陕县(%)
(亿t)
占陕县(%)
兰州-青铜峡
60810
-9.8
-2.3
-
1.030
6.5
1695.0
青铜峡-包头
79130
-46.2
-10.9
-
-0.660
-4.2
-
包头-龙门
138530
68.8
16.2
1.58
9.030
56.8
6550
龙门-陕县
190000
101.1
23.9
1.69
5.400
34.0
2840
2 黄河中上游径流泥沙分配表
二、淤积法
淤积法(Sedimentary method)是通过量测大大小小的水库、塘、坝以及谷坊等拦蓄工程的拦淤量和集水区的调查,计算分析土壤侵蚀量或拦泥量的方法。
。(一)有库、坝实测的设计基本资料
1、水沙量平衡法
某一时段内水库、坝的上、下游进库与出库(坝)的水、沙量之差等于该时段库(坝)拦蓄量。即:
W=W上-W下 (11-1)
2、地形图法
实测库坝的淤积状况的大比例尺地形图,分层量算水体积(方法是:量算每相邻两等高线所围面积的平均值,乘以等高距得水的容积),再从总蓄积库容中减去,而得淤积库容体积即:
W总蓄-W蓄水=W淤积 (11-2)
3、横断面法
对库区布设固定的横断面进行多次量测,并绘制各横断面图,利用相邻两断面的平均值,与断面距之积求容积的原理,计算出淤积体积。即:
V淤= (11-3)
式中:Wi、Wi+1为相邻两断面的淤积面积(m2),它由平均淤积厚度()和断面平均长()算出。
(二)无库区基本资料
通常调查的方法有:
1、断面法
方法同有库区资料的调查,不同的是常把第一次施测的各断面作为调查研究前的基础,尔后再施测,就可得到该时段的流失量。
2、测钎法或挖坑法
原理同断面法,不过把测深的方法改成用测钎量测(或挖坑量测)。一般适用于无水蓄积的坝、或少水的窖、池等,或淤积较浅的坝。通过量测淤积厚度,计算出某时段集水区的总泥沙量。
(二)无库区基本资料
3、地形类比法
是利用沟谷地形逐渐演变的相似原理,由已知形态推求淤积形态的方法。在黄土区的大切沟、冲沟中常有诸如过路坝、挡洪坝、拦泥坝等工程,这类工程发挥重要的水土保持作用,拦蓄效益十分明显,调查它们的拦蓄量可以补充重要的侵蚀资料。
有关地表径流量的调查,也可以利用此类工程进行。通常调查是在暴雨产流后的一段时期进行,利用蓄水洪痕(草屑、侵蚀痕迹等)量算得到。
三、测针法
测针法(Method of drilling iron or steel rods)将细长光滑的金属杆(测针或测钎)插入坡面或沟谷底(细、浅、切、沟)部,观测测针出露或埋淤的高(深)度,可以推出坡面,沟床冲、淤侵蚀状况。
测针法通常用于难以进行定量观测的陡坡或冲淤交替的地区(如沟床)。如泻溜面剥蚀观测、切冲沟床变化地区。在不受人为干扰地区可大范围布设,如沙漠、林区、草原、沟坡等,长时期观测能够得出非常有价值的资料。如科学院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4年10月27日云南昭通市事业单位选调笔试真题及答案解析.doc VIP
- 讲义总结岩土工程勘察讲义.ppt VIP
- 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地质风险评估.pdf
- 中职 图形图像处理(Photoshop CS5)PS(第7章)教学课件 高教版.ppt VIP
- 市政道路监理规划-范本.pdf VIP
- 2025海南省通信网络技术保障中心招聘事业编制人员12人(第1号)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飞机上应急医疗》课件——心肺复苏的流程.pptx VIP
- 中职 图形图像处理(Photoshop CS5)PS(第6章)教学课件 高教版.ppt VIP
- 抖音直播社区公约.pdf VIP
- 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施工技术规范 DB50_T 989-2020 重庆.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