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校园常见精神疾病的识别与管理 心理问题的分类 非精神病性疾病(心理障碍)是指初始反应就很强烈,且持续时间比较长,以及自身难以克服的精神负担。由于长期的精神折磨,有时伴有人格缺陷,这类人可出现明显的临床症侯,如惊恐、焦虑、抑郁、强迫症、躯体形式障碍等。病人常感到痛苦万分,迫切要求帮助。 精神病性心理疾病则是大脑功能失调,导致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等精神活动出现不同程度的障碍。病人常见幻觉、妄想,并且常常不承认自己的病态。拒绝求医。 二、强迫症的识别与管理 她拼命地洗手 自从那次学校肝炎流行以后,小娟每天放学回宿舍,第一件事就是洗手,每次洗手时间至少要用十几分钟,每次洗完还想洗,洗完以后一定要拿酒精棉球消毒一遍,总觉得手上的细菌洗不掉,冬天手都洗得发白了,冻疮都起来了,就是控制不了,还是要洗,她也意识到了自己的行为很奇怪,可就是无法控制它。 他怀疑门没锁好 刚开学时,有几个宿舍连续被盗,从此小王就有一种很不放心的感觉,上课时要把门反复锁上几遍,下楼后要再跑上楼来检查门锁好没有,自己也知道没有这个必要,但就不检查一遍就很不舒服,甚至到了教室以后,还是不放心宿舍的门,又从教室特意回宿舍检查一遍。 小王,总是反复地查看门窗锁好没有,其实在我们的工作生活当中,细心仔细是很必要的,但是没有必要去反复地检查,他明知自己锁好了,也已经下楼了,甚至已经到了教室却不相信自己,还要回来查看,把门打开、关上,打开、关上,这就是强迫性地让自己那么去做。 他总是要先迈左脚 小李是个在生活、学习上一丝不苟、追求完美的人,甚至在心里默默规定自己,出门时必须先迈左脚,如果哪次迈错了,他一定要退回来,重新迈左脚走出门去。他自己也很苦恼,但就是克制不了,有时候想死了算了。 强迫症的概念 以强迫观念和强迫动作为主要表现。以有意识的自我强迫与有意识的自我反强迫同时存在为特征,患者明知强迫症状的持续存在毫无意义且不合理,却不能克制的反复出现,愈是企图努力抵制,反愈感到紧张和痛苦。 病因和发病机制 生化因素:5-HT与发病机制有关; 遗传因素:患此病者的双亲有强迫症者约为5~7%,高于一般居民; 器质性因素:脑炎、癫痫、颞叶损伤; 人格特征:胆小怕事、优柔寡断、过于细致、古板; 心理社会因素:疾病的流行,对疾病的无知等; 判断标准 1 、以强迫思想为主,包括强迫观念,回忆或变现,强迫性对立观念,穷思竭虑,害怕丧失自控能力。 2 、以强迫行为为主,包括反复洗涤,核对,检查或询问。 3、 强迫症状反复出现患者认为没有意义,并感到不快,甚至感到痛苦,因此内心试图抵抗但不能奏效。 治 疗 药物治疗: 氯丙咪嗪、百优解、赛乐特、舍曲林等。 心理治疗方法 病程和预后 多缓慢起病。 精神创伤明显者,起病较急。 起病缓慢,强迫症状严重,性格缺陷突出者,预后较差。 起病急、诱因明显,强迫症状较轻者,预后良好。 校园强迫症的管理 1、积极的时间管理教育、行为控制技术教育,并制定相应的奖惩措施。 2、帮助其认识治疗疾病的可治愈性,使其树立积极的治疗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3、在生活、学习上予以相应的心理支持。 4、定期观察其焦虑、抑郁情绪,防止自伤行为的发生。 校园抑郁障碍的管理 病前管理: 1、入学时进行个性特征及心理健康评估,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2、全面的心理卫生教育,帮助师生自我识别异常的心理—行为。 3、开展多种文体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看到自己的优点,树立信心。 4、对有负性生活事件并出现抑郁情绪的学生进行积极的心理疏导。 病后管理: 1、出现抑郁症状后立即干预 ,及时转诊。 2、保护学生的隐私,遵医嘱给予休学、复学。 3、对稳定期患者做好定期随访,定期评估其焦虑抑郁情绪,防范自伤自杀。 4、对病情有波动的患者应加强监护,及时到医院复诊。 四、精神分裂症的识别与管理 邋遢的校花 肉麻的情书 恶毒的邻居 精神分裂症的概念 是一组病因未明的精神疾病,具有感知、思维、情感、行为等多方面的障碍,以精神活动和环境不协调为特征。通常意识清晰,智能尚好,多起病于青壮年,病程多迁延,有慢性化倾向和衰退的可能。 可能的发病机制 1.生物因素: 遗传因素、神经发育、孕期及产褥期损伤、内分泌异常。 2.神经生化异常: 多巴胺假说、谷胺酸假说、5-羟色胺假说、去甲肾上腺素假说。 3.社会心理因素: 生活事件(应激)、病前个性特征:孤僻、敏感多疑、好幻想、分裂样人格。 临床表现 一.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