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变函数西交大版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4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复变函数西交大版课件

Department of Mathematics 对 象 复变函数(自变量为复数的函数) 主要任务 研究复数域上的微积分。 主要内容 复变函数的积分、解析函数的 级数表示法、留数理论及其应用、 共形映射。 复数与复平面、解析函数、 前 言 学习方法 复变函数中许多概念、理论和 方法是实变函数在复数域内的推 广和发展,它们之间有许多相似 之处。但又有不同之处,在学习 中要善于比较、区别,特别要注 意复数域上特有的那些性质与结 果。 背 景  复数是十六世纪人们在解代数方程时引进的。为使负数开方有意义,需要再一次扩大数系,使实数域扩大到复数域。但在十八世纪以前,由于对复数的概念及性质了解得不清楚,用它们进行计算又得到一些矛盾,所以,在历史上长时期人们把复数看作不能接受的“虚数”。 直到十八世纪,J.D’Alembert(1717-1783)与L.Euler(1707-1783)等人逐步阐明了复数的几何意义和物理意义,澄清了复数的概念,并且应用复数和复变函数研究了流体力学等方面的一些问题。复数才被人们广泛承认接受,复变函数论才能顺利建立和发展。  复变函数的理论基础是十九世纪奠定的。 A.L.Cauchy (1789-1866)和K.Weierstrass(1815-1897)分别应用积分和级数研究复变函数,G.F.B.Riemann (1826-1866)研究复变函数的映照性质。他们是这一时期的三位代表人物。经过他们的巨大努力,复变函数形成了非常系统的理论,且渗透到了数学的许多分支,同时,它在热力学,流体力学和电学等方面也得到了很多的应用。  二十世纪以来,复变函数已被广泛地应用在理论物理、弹性理论和天体力学等方面,与数学中其它分支的联系也日益密切。 要 求 课前预习(平均每次课要讲1-2小节); 课堂认真听讲 ( 不完全按照书本讲 ) ; 课后复习,独立作业,多做习题; 请学习委员将作业交至八教3楼 课后答疑; 联系方式: E-mail:gshtang@126.com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教材: 《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复旦大学出版社 主要参考书: 《复变函数》, 西安交大(第四版) 《积分变换》, 东南大学(第四版) ……. 1. 复数的概念及运算 2. 复数的表示方法 CH1复数和复平面 §1复数 (1)复数 形如 ,其中x和y是实数,i是虚单位( ),称为复数。其中x和y分别称为复数Z的实部和虚部,分别记作: 两个复数相等是指它们的实部与虚部分别相等。 如果Imz=0,则z可以看成一个实数; 如果Imz不等于零,那么称z为一个虚数; 如果Imz不等于零,而Rez=0,则称z为一个纯虚数。 1. 复数的概念及运算 一般, 任意两个复数不能比较大小。 (2)复数的四则运算 复数在四则运算这个代数结构下,构成一个复数域 (对加、减、乘、除运算封闭),记为C,复数域可以看成实数域的扩张。 ---相当于代数中多项运算 z1=x1+iy1与z2=x2+iy2的和、差、积、商为: z1±z2=(x1±x2)+i(y1±y2) z1z2=(x1+iy1)(x2+iy2)=(x1x2-y1y2)+i(x2y1+x1y2) 共轭复数的性质 定义 若z=x+iy , 称?z=x-iy 为z 的共轭复数. (conjugate) (3)共轭复数 (1)点的表示 (2) 向量表示法 (3) 三角表示法 (4) 指数表示法 2 复数的表示方法 (1) 点的表示 点的表示: 数z与点z同义. (2) 向量表示法 o x y (z) P(x,y) x y ? 称向量的长度为复数z=x+iy的模或绝对值; 以正实轴 为始边, 以 为终边的角的 弧度数 称为复数z=x+iy的辐角.(z≠0时) 辐角无穷多:Arg z=θ=θ0+2kπ, k∈Z, 把其中满足 的θ0称为辐角Argz的主值, 记作θ0=argz。 z=0时,辐角不确定。 计算 argz(z≠0) 的公式 当z落于一,四象限时,不变。 当z落于第二象限时,加 。 当z落于第三象限时,减 。 P4 例1.1 o x y (z) z1 z2 z1+z

文档评论(0)

taotao0c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