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用)八年级政治下册 第四单元 第12课 第一框 正确认识从众心理与好奇心教案 苏教版.docVIP

(公用)八年级政治下册 第四单元 第12课 第一框 正确认识从众心理与好奇心教案 苏教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公用)八年级政治下册 第四单元 第12课 第一框 正确认识从众心理与好奇心教案 苏教版

正确对待从众心理和好奇心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既善于学习他人的智慧和经验,又能够逐步培养自己的个性,不盲从。 【知识与能力】 1、能够正确理解从众心理和好奇心等心理现象影响的辨证关系,提高自己独立思考和自我控制以及分辨是非的能力,学会在比较复杂的社会生活中做出正确的选择。 2、培养全面,辩证地看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能够正确认识从众心理和好奇心的影响。 教学难点:初步培养全面地和辩证地看问题的能力。 教学方法:情境体验、阅读感悟、合作探究、思辨归结。 教学过程: 一、【设境示标】 演示情境:《心理测试》(利用媒体展示,可用小品表演,可用语言描述)。 1、屏幕上打出三条线段abc(见示意图),请同学仔细观察,看看与左图中的标准线段x是否相等?(实验开始前几次判断,大家都做出了正确的选择) 2、稍后,依次找6位有威信的同学,上前仔细观察后回答:线段a\b\c与标准线段等长。 3、再请其他同学回答,连续多位同学回答a\b\c与标准线段x等长。 4、请认为a/b/c与标准线段x等长。 5、老师公布真相:刚才我们做的是心理小测验,其实a/c与标准线段x等长,线段b稍短些;上前观察的6位同学是老师故意安排的“托”。 6、采访任意两位认为a/b/c与标准线段x等长的同学。请他们谈谈前后的心理变化。 设疑导思:◆为什么有的同学会改变自己的观点? ◆这是一种什么心理现象? 畅所欲言: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分组讨论,合作探究,并直抒己见。 归结导入:其实,这是一种从众心理。从众心理人人都有,它是指个体在社会群体的无形压力下,不由自主地与多数人保持一致心理现象。例如生活中存在的“随大流”、“跟风跑”现象。有人认为从众是一个贬义词,一种坏习惯,事实是不是如此呢?此外好奇心又是怎么一回事呢?他对我们有什么影响呢?今天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学习第12课《面对诱惑 学会说“不”》的第1节《正确认识从众心理与好奇心》。(同时板书课题) 展读目标:教师可借助媒体等教具展示或语言直接陈述教学目标。 二、【探究交流】 从众心理 情境再现:《生活的点滴》 情景1:晨读课上书声琅琅,平时不怎么喜欢读英语的舟舟受到感染,不由自主地跟着念了起来。 情景2:小强发现自己做出的数学题与其他许多同学的答案不一致,不假思索地把自己的答案改了,结果却错了。 情景3:转学到七年级(1)班的芳芳,看到同学都有整理错题的习惯,也学了起来。 情景4:班里许多同学过生日大摆宴席,似已成风,后天就是张力的生日了,他心想:别人都这样过生日,我也不能例外,但是囊中羞涩------ 情景5:物理学家福尔顿因受从众心理影响,没有向科技界公布自己的测量结果,失去了原本应得的荣誉(文本P15)。 设疑导思:◆联系上述情景,谈谈从众心理对我们学习、生活的影响。 畅所欲言: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分组讨论,合作探究,并直抒己见。 归结板书:对待从众心理我们不能全盘否定,要辩证地看待,其消极的一面是抑制个性发展,束缚思维,扼杀创造力,使人变得无主见和墨守成规;但也有积极的一面,即有助于学习他人的智慧经验,扩大视野,克服固执己见、盲目自信,修正自己的思维方式等。 心灵透视:《逸飞的心态》 九年级学生逸飞在周记中写道:“人家在看、在谈,我不看、不谈,显得太傻冒。太老士;人家在买、在玩,我不买,不玩,显得太寒酸,太落伍了。同学们一起看,一起聊,我不关心,不加入,会跟不上时代;同学们在一起,大家说去买,说一起去玩,我不去,也显得太不合群了,所以---- 设疑导思:◆联系逸飞的周记,结合具体事例谈谈我们如何“成为我自己”? 畅所欲言: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分组讨论,合作探究,并直抒己见。 归结提示:生活中,我们要努力培养和提高自己独立思考和明辨是非的能力;遇事和看待问题,既要慎重考虑多数人的意见和做法,也要有自己的思考和分析,从而使判断能够正确,并以此决定自己的行动,克服盲目从众心理。凡事或都 “从众”或都 “反从众”都是不可取的。 诗文赏析:引导学生集体朗读,自主感悟,反复体味文本P15的小诗《你要成为你自己》 行为指导:结合文本P15的“知识链接”,给学生介绍克服盲从心理的相关途径。 探究提炼:指导学生观察列举并提炼填写文本P16中的“探究”题。 三、【感悟交流】 好奇心 环节过渡:有时从众心理和好奇心是相伴而生的。让我们一起欣赏一篇关于好奇心的佳作。 美文赏析:媒体配乐朗诵《好奇的思绪》 当第一条泥盆纪古鳍鱼过腻了在树上爬来爬去的生活而对陆地上平坦的生存环境感兴趣时,他便爬下树试探着走向林边的空地。这也是好奇。 是的,是好奇心让地球有了高级生命,让世界有了更高级的生命。 当第一个北京人从地上拿起被“天火”烧焦的野味,颤颤地把它放入口中时,他感到的不再是“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专注于电脑软件的下载与安装,各种疑难问题的解决,office办公软件的咨询,文档格式转换,音视频下载等等,欢迎各位咨询!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