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 学案)2017四川省米易中学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三导学案:《劝学》教师版.docVIP

(四川 学案)2017四川省米易中学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三导学案:《劝学》教师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四川 学案)2017四川省米易中学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三导学案:《劝学》教师版

荀子简介   荀况,即荀子,号卿。约生于公元前313年,死于公元前238年。战国时赵国(在今安泽一带)人。他是战国末期儒家学派中的大师,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象、教育家。李斯、韩非都是他的学生。荀况一生到过很多地方。曾在齐国游学,在稷下(今山东临淄北)学宫同各个学派的学者进行学术交流和讨论,并二次担任学宫祭酒(行礼时的首席)。后来又到过秦国、赵国。晚年在楚国任兰陵(今山东苍山县兰陵镇)令,著书立说,直到逝世。   荀况是新兴地主阶级的思想家。他的学问渊博,在继承前期儒家学说的基础上,又吸收了各家的长处加以综合、改造,建立起自己的思想体系,发展了古代唯物主义传统。现存的《荀子》三十二篇,大部分是荀子自己的著作,涉及到哲学、逻辑、政治、道德许多方面的内容。在自然观方面,他反对信仰天命鬼神,肯定自然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转移的,并提出人定胜天的思想;在人性问题上,他提出性恶论,否认天赋的道德观念。强调后天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在政治思想上,他坚持儒家的礼治原则,同时重视人的物质需求,主张发展经济和礼治法治相结合。在认识论上,他承认人的思维能反映现实。但有轻视感官作用的倾向。在有名的《劝学篇》中,他集中论述了他关于学习的见解。中文强调学的重要性,认为只有博学才能知助而无过,同时指出学习必须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学习态度应当精诚专一,坚持不懈。他非常重视教师在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认为国家要兴旺,就必须看重教师,同时对教师提出严格要求,认为教师如果不给学生做出榜样,学生是不能躬行实践的。   《荀子》的文章论题鲜明,结构严谨,说理透彻,有很强的逻辑性。语言丰富多采,善于比喻,排比偶句很多,有他特有的风格,对后世说理文章有一定影响。《荀子》中的五篇短赋,开创了以赋为名的文学体裁;他采用当时民歌形式写的《成相篇》,文字通俗易懂,运用说唱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政治、学术思想,对后世也有一定影响。苟况不愧为我国古代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杰出的文学家、教育家。 荀子名言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劝学》 神莫大于化道,福莫大于无祸。——《劝学》 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劝学》 言有召祸也,行有招辱也。君子慎其所立乎!——《劝学》 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惛惛之事者,无赫赫之功。——《劝学》 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劝学》 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劝学》 君子役物,小人役于物。——《劝学》 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劝学》 小人能,则倨傲僻违以骄溢人;不能,则妒嫉怨诽以倾覆人。——《不苟》 言无常信,行无常贞,唯利所在,无所不倾,若是则可谓小人矣。——《不苟》 自知者不怨人,知命者不怨天;怨人者穷,怨天者无志。——《不苟》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王制》 天地生君子,君子理天地。——《王制》 国者,天下之大器也,重任也。——《王霸》 国无礼则不正。——《王霸》 主暗于上,臣诈于下,灭亡无日。——《君道》 知莫大乎弃疑,行莫大乎无过,事莫大乎无悔。——《议兵》 天行有常,不以尧存,不以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天论》 不知其子视其友,不知其君视其左右。——《性恶》 文言知识积累 1、通假字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有,通“又”。 君子生非异也。生,通“性”,资质,禀赋。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知”通“智”智慧) 2、古今异义  博学 古义:广博地学习,广泛地学习。例: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今义:知识、学识的渊博。    参 古义:检验。例: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今义:加入。    假  古义:凭借,借助。例:假舆马者。   今义:与“真”相对。    金  古义:金属制的刀剑。例:金就砺则利。   今义:金子,黄金。    爪牙 古义:爪子和牙齿。例:蚓无爪牙之利。   今义:坏人的党羽、帮凶。   用心 古义:因为用心。例如:用心一也。   今义:读书用功或对某事肯动脑筋。   黄泉 古义:地下水,很深的地下水。例:下饮黄泉。   今义:指人死后埋葬的地方,迷信的人指阴间。   绳 古义:墨线。例:木受绳则直   今义:绳子,绳索。   用 古义:因为   今义:使用    跪 古义:蟹腿   今义:跪下 3、一词多义 生 君子生非异也(“生”通“性”,资质,禀赋,名词。)   蛟龙生焉(生长,动词) 于 寒于水 (比)    善假于物也 (介词,不译。引进作用) 取之于蓝 (从) 利 非利足也(敏捷,快,形容词)   金就砺则利(锐利,形容词。“蚓无爪牙之利”的“利”同此。) 而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转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smfjy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