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5年江苏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选修科目]模拟测试[二]地理试题附解析
2015年江苏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选修科目)
【注意事项】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第I卷(选择题 共60分)
一、选择题(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8小题,每小题2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图1所示照片是摄影师在夜晚采用连续曝光技术拍摄的,照片中的弧线为恒星视运动轨迹。读图回答1~2题。
1.据图1判断,摄影师拍摄的地点位于
A.低纬度地区 B.中纬度地区 C.北极附近 D.南极附近
2.图4中a恒星视运动转过的角度约为50°,据此判断摄影师连续拍摄的时间为
A.1个多小时 B.3个多小时 C.5个多小时 D.7个多小时
图2为北京市泥石流危害区域多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读图回答3~4题。
3.甲、乙两地多年平均降水量的最大差值可达
A.49毫米 B.99毫米 C.149毫米 D.199毫米
4.依据泥石流发生条件,推测乙地区
A.地势平坦,降水丰富 B.地形陡峻,降水丰富
C.降水丰富,植被茂密 D.地形平坦,植被稀少
图3示意1月、7月北半球纬向风的平均风向及风速(单位:米/秒)随纬度和高度的变化。读图回答5~6题。
5.图中风向和风速季节变化最大的点是
A.① B.② C.③ D.④
6.下列地理现象与图中风向、风速纬度分布规律相似的是
A.气温分布 B.降水分布 C.地势起伏 D.洋流分布
太姥山(最高峰海拔917米)位于福建省东北部,岩石为花岗岩,经长期地质作用形成各种形态的石景360多个。图4为太姥山花岗岩峰丛地貌景观图,读图完成7~8题。
7.图中“峰丛”形成过程的先后顺序最有可能是
A.岩浆活动一固结成岩一侵蚀、搬运 B.岩浆活动一地壳运动一风化、侵蚀
C.岩浆活动一变质作用一沉积、成岩 D.岩浆活动一地壳运动一搬运、沉积
8.该地区典型植被最有可能是
A.热带雨林 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D.亚寒带针叶林
素有“欧洲粮仓”之称的乌克兰在1992—2007年期间耕地总量减少2.78%,但人均耕地增加8.32%。据此完成9~10题。
9.1992—2007年乌克兰耕地的变化表明这一时期该国
A.人口数量减少 B.城市化率提高 C.土壤质量下降 D.粮食单产提高
10.1992—2007年乌克兰人均耕地增加最可能引起该国
A.人均粮食产量增加 B.农业生产投入增加
C.粮食进口总量增加 D.亩均农业产值增加
图5是某城市1990年和2010年人口密度空间分布图。读图回答11~12题。
11.下列四地单位面积人口数量,2010年较1990年增长最大的是
A.2千米附近 B.4千米附近 C.8千米附近 D.10千米附近
12.结合城市与城市化知识推断,图中人口密度二十年的变化是
A.城市化水平降低的表现 B.城市地租水平保持稳定的需要
C.城市等级提高的结果 D.城市内部空间结构调整的反映
板栗属于喜光、喜暖的落叶阔叶树种,是北京西山地区重要的经济林木。结合图文材料,回答13~14题。
13.图1中所示甲、乙、丙、丁四地,年降水量由多到少的正确排序是
A.甲、乙、丙、丁 B.乙、甲、丙、丁 C.丙、丁、乙、甲 D.丁、丙、乙、甲
14.在甲、乙、丙、丁四地中,最适宜大面积栽种板栗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中亚位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中部,中亚国家与我国之间已形成由铁路、公路、航空和管道等多种交通运输方式构成的综合运输体系。读我国与中亚部分地区略图(图7),完成15~16题。
15.我国与中亚国家之间大力发展铁路运输,体现其优势的是
①适宜长距离大宗货物运输 ②修建总成本低 ③运输快捷,灵活方便 ④受气象灾害影响相对较小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16.某贸易代表团7月从吐鲁番出发沿铁路前往中亚考察,有关沿线的自然环境描述正确的是
A.自咸海至阿拉木图呈现草原向荒漠的变化
B.在乌鲁木齐看到坡上有植被、顶部有积雪的山峰
C.锡尔河自上而下到河口水量不断增加
D.从阿拉木图往北走看到山地针叶林分布海拔高度不断上升
图8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5-2016年度高二人教版化学选修4练习册:3.3.1盐类的水解.doc
- 2015-2016年度高二人教版化学选修4练习册:3.4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doc
- 2015-2016年度高二人教版化学选修4练习册:3.2.2溶液的pH计算.doc
- 2015-2016年度高二人教版化学选修4练习册:3.单元测评三[A].doc
- 2015-2016年度高二人教版化学选修4练习册:4.1原电池.doc
- 2015-2016年度高二人教版化学选修4练习册:4.2化学电源.doc
- 2015-2016年度高二人教版化学选修4练习册:3.单元测评三[B].doc
- 2015-2016年度高二人教版化学选修4练习册:4.3.1电解原理.doc
- 2015-2016年度高二人教版化学选修4练习册:4.3.2电解原理的应用.doc
- 2015-2016年度高二人教版化学选修4练习册:4.4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