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的诞生于发展讲义.pptVIP

  1.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摄影术是由16世纪以来画家的写生使用的暗箱发展出来的。所谓摄影术的发明实际上是寻找最理想的记录影像方法的过程。 ?????? 1838法国物理学家达盖尔发明了摄影术。他在研究令影像保留在物体上的方法时,发现有一个影像留在了物体上。他于是将附近的化学物品逐一挪开,看看究竟是什么东西造成了这个现象,最后,他发现,大功臣原来是一支温度计打破后遗下的水银。摄影技术便从此诞生了。 法国画家达盖尔继尼埃普斯之后继续研究,改在铜板上制备感光物质碘化银:将镀银铜板放人容器内上方,镀银面朝下,容器下方置一个盘子,内放碘,升华碘蒸气与银发生化学反应在铜板银面上生成感光物质--碘化银。达盖尔的一个重要发现在于:当他把曝光5~40分后的镀银铜板放在热水银上方时,因水银蒸气熏蒸,曝光处吸收水银,曝光形成的影像得到了加强,曝光的潜影逐渐被水银蒸汽显影,景物‘显’现出来,成为可视影像。再将铜板浸人海波溶液中,未经曝光显影的感光物质碘化银被除去,已经显出的影像便被‘定’住了下来,从而获得永久性影像。 ??? 1837年,达盖尔的试验已经达到了实用的程度,法国政府对他的发明非常重视,没让他个人申请专利,而采取给他予国家津贴奖励的补偿,要以国家科技成果的形式予以公布,以显示法国的形象。1839年8月19日法国的巴黎~法国科学院和美术院召开联席会议,法国政府受命天文馆馆长—阿拉布向世人宣布达盖尔法名摄影术的经过。这一天被公认为摄影术的诞生日。 法兰西科学院终身秘书长阿拉果向代表国家收买下这一专利,然后免费推广到全世界。任何人学会了摄影技术,都可以免费使用,不必付专利费给发明人。法国政府则付给达盖尔每年6000法郎的终身津贴,付给尼埃普斯的继承人、他的儿子每年4000法郎。 这个数目分别相当于当时一个普通工人的120个月和80个月的工资。但是这个摄影发明专利中没有尼埃普斯的名字。我们却应该铭记他的名字:约瑟夫·尼舍福·尼埃普斯! 塔尔博特——由负像到正像,现代派摄影法的奠基人。    1835年研制出了第一张相纸负像。用来印制正像。1839年1月向法国和英国的皇家学院申报失败。而他的由负像到正像的发明却为现代负片工艺开创了新起点。 感光材料和相机的发展 1,摄影史上第一次大革新   1851年,英国雕塑家F?S?阿彻尔发现火棉胶是很好的胶合剂,可以将感光化学药品附着于玻璃板上,而不致象蛋白那样会变黄或干裂。这是摄影史上第一次大革新,也就是著名的火棉胶“湿板”摄影法。   湿版法的优点是光敏度高,感光快。拍风景约需10秒至1分种,拍人像只要2至20秒。再用蛋清相纸,便可以印出无限量永久性的照片,且影像、纹理清晰,层次丰富,景物优美真实,价格低廉。 2,第二次大革新——干板摄影普及的曙光    19世纪70年代,摄影在技术上又发生了一个重大变革。1871年,英国的一位医生马多克斯发明了另外一种以玻璃为感光版的摄影方法“干版法”,玻璃干版在感光能力上又有提高,质量很稳定,摄影时比“湿法”方便很多,在室外阳光下曝光时间可缩短到1/25秒。 3、第三次大革新——胶卷的发明   1888年,当时的伊斯特曼干板公司(现柯达公司)利用涂布机将感光乳剂涂在透明的软片片基上,用于拍照的胶卷由此诞生。与此同时,干板公司还研制出了使用这种胶卷的“柯达”相机,无疑,它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胶卷的相机。从此,照相底片以干板一统天下的格局被打破,感光材料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纪元。   1900年,柯达公司推出普及型照相机白朗尼。至此,摄影真正普及于老百姓。这是一次重大的技术变革,使用不同类型的胶卷相机开始充斥市场。相机的发展因此开始向小型化和轻量化方向演进。 1913年,德国莱兹厂的一位工程师巴纳克按35毫米电影胶片的规格设计出一种小型照相机,取名莱卡(Leica)。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直到1925年才问世,它标志着35毫米照相机(又称135照相机)的诞生。 4、第四次大革新——从银盐到电子数码相机的发展   早期产品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开始了“CCD芯片”的研究与开发,通过卫星系统从太空中向地面发送航天照片。 1995年世界上数码相机的像素只有41万;到1996年几乎翻了一倍,达到81万像素,数码相机的出货量达到50万台;1997年又提高到100万像素,数码相机出货量突破100万台 * 一:摄影的历史    公元前四世纪,我国的《墨经》一书就详细记载了光的直线前进、光的反射,以及平面镜、凹面镜、凸面镜的成像现象。墨子不仅发现了这个现象,而且对现象进行了科学的解释。   他认为光线象箭一样是沿着直线传播的。例如屋外站立一个人,他头顶的光线通过小孔射到墙壁的下方,而他脚部的光线通过小孔射到了墙壁的上方,因而人像是倒立的。这是人类对于光的直线传播原

文档评论(0)

jiayou1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307011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